本报讯近日,作曲家谷建芬毫不客气地指出,如今歌手中有几大“异类”:一为所谓“盒带歌手”,一旦有了几首“成名作”,就开始带着一盒歌带满天飞,到全国各地上晚会、赶场子,观众听到的,大多是“假唱”;二为所谓“录音棚歌手”,嗓子本来就不行,用录音切割技术一小节一小节地“粘”起来;三是“捧红歌手”,老板要你红,你准红……
一些专家认为,与多年前满足于小打小闹相比,内地歌坛的商业操作、包装意识、技术手段都有了长足进步,歌坛明星出笼的渠道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过,再漂亮的外包装、再热闹的炒作都离不开一个基础———歌手本身是不是具有不凡的演唱实力。一些“泡沫歌星”不断被“制造”出来,音像成品甚至成了某些歌手粉饰缺陷的“面具”。
对此,谷建芬等指出,除了唱片、盒带和荧屏,舞台永远是歌手“含金量”的真正试金石。国外乐坛许多高手的现场演唱并没有伴舞之类的包装,但效果一点都不逊色于唱片,就因为歌手的音色、音乐感觉等都得到了发挥。(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