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时下的荧屏打着“脱口秀”旗号的谈话节目比比皆是,但真正能让观众锁定遥控器的节目却是凤毛麟角。近日,有关专业人士认为:这些节目大部都是抄袭海外节目或是干脆克隆“实话实说”的现场形式,主持人缺乏现场机智,只会说话不会“秀”,水平多数不高。
“脱口秀”作为一种谈话形式的节目,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成为一股潮流。主要特点是主持人幽默机智,调侃的话题敏感尖锐,嘉宾多是知名人士,现场气氛热烈。虽然英达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档真正的“脱口秀”节目,但1996年推出的《实话实说》却被公认是中国的第一个“脱口秀”。在它的带动下,短短几年时间内全国各地电视台的“脱口秀”激增至近200个,这股热潮仍呈方兴未艾之势。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脱口秀”节目多为跟风而上的模仿之作,像煮不熟的“夹生饭”,有着相同的“症状”表现:形式克隆,话题无趣,主持死板。一个主持人、两三个嘉宾、四五个乐手加上围座的观众,这种《实话实说》的现场形式似乎成为一种“模式”,它千人一面地出现在众多的谈话节目中,“脱口秀”成了“模仿秀”,其中还不乏拙劣的模仿,让人大倒胃口。
现在大多的主持人都是只会说话而不会“秀”,“秀”是一种以主持人为主的机智的语言表演,是精心安排构思的,不是随便的交谈。一位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人认为,如果按照“秀”的标准衡量,国内的“脱口秀”节目不会超过5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