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新海派文化
[2月26日 2:37]
两周前出台的《2001年度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将作为上海的新型支柱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将文化作为产业发展,提法已不新奇,但是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关键时期,一个被列为国内经济重镇的国际化大都市所作出的跨世纪决策总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索。

  由海派文化到文化产业

  海派文化总会给人诸多的遐想,诸如20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东方巴黎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波浪式发型的诞生(源自西方);20世纪60年代国内第一双尖头皮鞋的出现(源自西方);还有长江入海口处那喇叭型面向太平洋开咧的有些夸张的“口”……作为交通的要塞和开埠最早的港口,上海对于大洋彼岸的世界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忱和亲和力。引用一位上海作家的话说:“上海是一座西方人按照他们的理想和模式打造的城市。”海派文化的吸纳力量使上海成为国内受西方文化浸染最为普遍而又深透的城市。难怪有人曾将上海的城市文化与北京相比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北京的文化太“杂”而上海的文化太“洋”。

  这一“洋”字便突出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特质。难能可贵的是,这一特质一直延续至今:论上海的建筑,随便拿出几处名宅,无论是身披历史风尘的和平饭店、还是新建的金茂大厦、浦东机场,都保持有一份西洋味道的现代生动的创意;论上海的城市氛围,大约首先会令人想起的是衡山路上弥漫的浓浓的充满异国情调和市井气息的咖啡的醇香,而据上海诸媒体的引导:即使是这咖啡的品种与质地也直接与WTO搭上了关系,“入世”与否看来直接决定着上海人的生活品位,这绝不是笑谈,海派文化熏陶下的上海人总是具备最敏感而又前卫的触觉;论及上海的商业氛围,又怎一“洋”字了得,引用一段报刊的话:“当今排名世界500强的诸多大财团总裁认为,今后要想称霸世界,必先称霸中国市场,要想称霸中国市场,必先攻占上海市场。”潜台词是,上海是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而国内的一些老板也曾说道:得上海者得天下。

  也许正是得益于这一“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当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在寻找最佳的契合点时,上海跳了出来,而且跳得正是时候。一个曾经在上海一知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工作过的朋友在对上海、北京两大城市的期刊市场进行大量的调查之后,最终选择了上海作为他的创业基地。他认为和上海相比,北京的期刊市场启动较慢,定价便宜的报纸热火朝天,杂志则冷冷清清,而上海人能接受比较贵的期刊。当文化真正作为产品要供人们进行消费时,当文化真正作为产业而非事业欲与经济并轨时,上海十分从容地展示了它的消费观念和能力:随着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与外界交流的日趋频繁,上海白领阶层的数量已达到200万,再加之一大批民企老板和股市成功者,意味着上海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达到40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数字。北京的一家知名媒体曾将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消费能力作过形象的比喻:如果北京的消费能力结构是呈金字塔型的,那么上海则是梭型,两头小,中间大。

  根据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的计算方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居民从温饱走向小康的分界线,显然,正如《文化发展蓝皮书》中所提到的:上海文化产品市场的消费主体正在形成。

  由文化产业到海派文化

  上海社科院院长尹继佐教授在论及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时着重指出,文化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他说,像巴黎、伦敦、东京等一些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5%,上海作为中国未来的国际大都市,也需要依托文化产业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和丰富发展的内涵。

  历史与现实总是惊人的相似,百年前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始终将自己列为中西方合璧的经典之城,一百多年后,上海依然这样为自己定位。不同的是,原先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已经衍生为今天的目的性和规范性。正如尹继佐院长所提出的,上海要通过举办一些经常性的国际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吸引国际文化产业资源的能力。海派文化所表现的“兼容并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最佳演绎。

  去年一个又一个冠以“国际”名衔的文化艺术节的竞相出场,歌剧《阿依达》上海版与原版的遥相呼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思想者”的特别展示、双年展体现海派文化精神的“上海—海上”主题的深刻内蕴、上海大剧院多明戈跨世纪的动人歌喉,今年持续将达一个月之久的肖邦专题音乐节业已拉开了序幕,又将是中外艺术大师的一次情感交融。上海人始终在以海派的胸襟经营着自己的文化形象,即便文化完全冠以“产业”的名头,那么这一文化的内涵仍将是海派。

  然而现时依然持有海派作风的上海人是清醒的,在《文化发展蓝皮书》中我们还读到这样的句子: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下,我们对上海文化产业现时发展水平、产业构成、发展机理、社会作用必须有清醒、准确、科学、量化的把握。持海派作风的上海人为何会在“入世”临近时突然对于WTO对文化产业的侵染持谨慎态度呢?据悉,目前已有许多国外的知名媒体觊觎国内的文化市场,上海正在建设中的最大的影城便是由美国的柯达集团斥巨资兴建的。另外,国内的期刊市场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根据《文化发展蓝皮书》中所作出的分类,将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产品的制造业、零售业和服务业,显然文化产业的范畴已远远超出了类似书店之类的联想。而这些与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的文化产品“入世”后将面临来自国外的强势企业的强烈冲击。这对于保持相当经济开放度的上海而言将具有更大的挑战。

  一位国内的评论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海派文化的精髓不仅靠展览场地表面的亮丽、形式的国际化等这些外在的指标来体现,因为毕竟这些事物体现的只是上海的“海派”作风,而不是上海文化建设本身。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上海已决定在“十五”期间构筑上海自己的大文化体系,每年将拿出1亿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着力于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建设。或许可以这样说,过去上海独有的文化积淀的形成与海有关,而其未来

  将颇具实力的文化产业的形成亦与海相关。似乎与海无缘的上海实际始终在海上。本报驻沪记者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