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走进三峡移民村
[2月23日 2:27]
在三峡百万移民中,我市将对接安置1000余人。这些移民的

  现状如何?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走进三峡移民村

  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跨世纪特大型工程,举世瞩目。做好库区百万移民工作,是搞好三峡工程的关键所在。

  2月13日至16日,我市接收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团,来到了重庆市忠县,就262户1012名移民将在8月上旬前安置到我市市郊五市的工作,进行了前期艰苦细致的对接工作,记者进行了随同采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工作,为了做好此次对接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接收三峡外迁移民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对接前的准备工作会议,编制了对接工作方案、对接工作须知、三峡移民接收安置工作手册和致忠县外迁移民的一封公开信,并准备了5种户型20种移民建房的设计方案等。我市工作团在忠县期间,不顾山高路险,克服种种困难进村入户,对拟安排到我市的外迁移民进行了户籍、社会守法行为、计划生育、健康状况、优抚对象、子女入托入学情况,及外迁移民家庭成员关系、随迁人员、生产和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复核和审查。来我市的这1012名移民将分别被安排在市郊5市21个乡镇的63个村中。安置移民的这些村庄,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3000元。每户移民将获得宅基地、新建房屋和可耕地。

  重庆市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万里长江穿境而过88公里。我市对口接收移民的井镇是忠县库区淹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损失最重、安置难度最大的一个镇。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当长江三峡的儿女们,即将离开世代生息的故乡时,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复杂的。

  皇华村位于长江主航线的皇华岛上,四面环水。待葛洲坝工程竣工后,按设计要求长江拦截后的水位上升至176米的水平高度后,皇华岛将成为长江中上游流域中,惟一的一个江中岛。这个岛现有2.5平方公里,1600余人。水位上涨后,将剩下1.2平方公里,迁出移民800余人。来到忠县的当天,由船老大摆渡,我们踏上了江中小岛皇华村。这是个无路、无自来水、无电、无通讯、无电视的村庄,全村年人均收入仅有600余元。雨后的山区羊肠小道,险滑难走。几个跟头,使我们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了初步的理解。当我们终于攀登到山头的村庄时,要迁移的村民听说接收安置移民的队伍来了,多数都躲藏了起来。我市工作团中平度市工作组走访了该村55户,家中有人的有12户,见到户主的只有3户。在入户的考察中,我们看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很艰苦,日常生活使用的是十分原始的工具,油盐酱醋还用鸡蛋换。在一间破院落中,几个妇女围上来询问情况:“你们那里下不下雪,我们怕冷。”“俺没坐过车,晕车怎么办?”“俺习惯吃大米,没大米吃咋办?”话语中透露着他们视野的闭塞和对已习惯了的生活的依恋。

  与此情况相反的是同一个镇的磨石村,这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村,村庄坐落在江边的山川中,这里盛产柑桔。我们工作团来到村庄后,村干部和老百姓都高兴地围拢上来,端上热茶,捧上柑桔。积极地配合工作团的同志们填表核查情况。村长熊安强说,这次迁移到胶南市的有122人,年龄最大的80余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虽然这个村的年人均收入已达1000余元以上,在当地也算中上水平了,但是大家还是踊跃报名要到青岛去。64岁的周成忠老人感慨地对记者说:“孙中山当年就提出要开发三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这一代人实现了,我高兴啊。我在电视上看到了,青岛是个开放的城市,美丽的地方,我想胶南也是个不错的地方。”老人全家6口人,他希望都能来胶南市。他的大儿子周康龙,在四川阳安地区经商,他动员儿子到青岛投资发展。他的大儿子也同意,并说走出大山寻求更大的发展。胶南市对口走访的磨石村,走访了52户,户主在家的49户,均十分高兴地同意移民胶南市。

  同是一方水土,鸡犬之声相闻的两个村庄,为什么会形成截然相反的移民效果呢?关键是移民的思想观念问题。由此,给我们做移民工作的同志和将要接受移民的市郊有关乡镇和村的领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不仅要做好生活保障、生产安排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思想观念的转变和适应。这,需要我们和库区移民当地的政府机关共同完成。

  据悉,3月上旬重庆忠县来我市的库区移民代表,将亲临市郊五市各移民安置村现场考察。本报记者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