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第一次到深圳,目的是对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有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不然老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期间,的确见识了不少,深圳的崭新和气势,也震撼了我。但是,一件小事,却总是占据着记忆,而且历久弥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因我要回青岛了,打算买点东西,长驻深圳的同事便陪我逛街。很巧,我们碰到了他的一位山东老乡,一位精干利索的小伙子。他自告奋勇地帮我们挑选、砍价,一个CD机,他硬是领我们转了好几个摊点,比我还认真,直到砍下不少的钱,他才满意地笑了。他说,他是深圳人,知道怎样砍价。闲聊中,得知他已来深圳好多年了,在一家小公司打工。谈起将来,他有些惆怅,不知他干活的那家公司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将来,或许换个地方打工,或者租个门头做点小生意。说实在的,当时我心里还真替他的前途担忧,觉得深圳是个移民为主的“乌合”城市,竞争激烈,生存很不容易,人人都在忙自己的,所以格外对他的好心相助表示感谢。他说,今天休息,所以到街头的采血车那里去献血了,反正没事,老乡见老乡嘛……我多少有点吃惊,“献血”?是有组织的吗?他说,不是,他自己去的。望着他表情平静的脸,心里顿时对他——一个孤身移民深圳的青年,同时也对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油然生出一股新的好感。
前不久,又走了一趟上海,除了办事,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30年没见的上海,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不然,对中国当前这片最引人注目的开放热土,也还是人云亦云。也许是经历多的人容易怀旧的缘故,我首先想去看的地方,是30年前在那里生活了一年的那个老上海的印象。观看了20世纪末中国最后一次股票上市的仪式,离开证券交易大厅,从陆家嘴山峰般耸立的楼群中出来,我便打听着向通往老市区的轮渡走去。一位地道上海口音的中年妇女听说我要去轮渡,便热心地说,她就是去轮渡,跟她走吧。她说她是位下岗女工,在陆家嘴一家金融机构里打扫卫生,每月六七百元。到了渡轮上,我独自站在船头,目不暇接地搜索着浦江两岸熟悉和不熟悉的景色,并没在意她在哪里,因为,往后我就不大需要问路了。将近靠岸,不知什么时候,她又出现在我的身旁,提醒我要下船了。上岸后,她又执意领我走到可以遥见上海大厦和外白渡桥的地方,才往她家的方向走去。
这件小事,不禁使我想起了30年前的上海,那时,向行人问路,如果他不能领你去,就会尽量多带你一段路,还常常在后面驻足注视着你,如果发现你走偏了,他(她)会在老远喊你,示意你纠正方向……尽管常听人们讥讽上海人“精明不聪明”,对上海人的“个人主义”倾向,也颇有微词,但我却始终在心底里,对上海人的素质,感到钦佩。上海在经济上的再次崛起,我总觉得与这一点具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这“两件小事”还使我想起一位同事说过的在德国遇到的“一件小事”:他们一行几个人正有说有笑地走在一条车辆稀少的马路上,突然,一位老太太拐杖捣地的“笃笃”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原来是老太太“管闲事”,示意他们要走人行道……对此,这位同事好一顿感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法治,也有赖于德治,德治也是重要的基础建设。在这一方面,个人的素质,又是基础的基础。个人的素质可以表现在多种方面,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常常能反映出个人的素质。如果没有社会群体中的多数人,在一些“小事”中、在所谓的“常德”中,有很好的“习惯”,那么,这个社会群体所在地的吸引力、凝聚力就不会高,它的经济发展,最终必然要受到制约和干扰。市场经济,其实更要讲“诚信”。上述两件小事的主人,不过都是经济大潮中芸芸众生里最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但他们都在负责任地向外来者展示他们个人和他们所在社会的“信用”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