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三版
 
京沪3家企业首次跨区合作,计划3年内在京开办500家连锁店
中国商业:步入重组时代
[2月9日 2:37]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一则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西单商场、北京超市发、上海华联超市3家企业在京签约,计划3年内在京开办500家连锁店。面对国内外商品零售市场的风云变幻,我国连锁“巨头”首次实现跨区域联手合作。

  这一消息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反应。作为企业间的一种正常经营行为,这一纸签约为何引来各方关注?

  打开跨区域商业重组的突破口

  “这一步早该走了。尽管有点晚,但它毕竟来了。”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对南北两大城市商业企业“巨头”联手开店感慨万端。

  我国商业发展至今,历经垄断经营、快速发展、微利时代等阶段。多年来,国家流通部门一直在“撮合”各地商业企业跨区域合作,但商业重组的曙光迟迟没有显露。改革开放后,北京、上海的商业发展迅猛,早已形成一南一北两个重要的商业中心,但两地按市场资源配置的商业重组直至今天才得以实现。其它一些地方的商业重组更无从说起。

  黄海说,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传统商业大多以服务本地化为宗旨,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同时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跨区域的商业重组涉及部门、地方利益,以及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等原因,推进速度明显滞后于国际商业发展趋势。

  根据商业发展的规律,单店的销售增长有着一定的极限,企业要想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商业领域获取市场空间,必须通过重组,实施扩张战略来实现效益的增长,开办连锁店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美国“沃尔玛”去年新增销售300亿美元,全部来自兼并和新开的店铺。

  商海沉浮,不进则退。面对市场的挑战,北京、上海的商业企业“巨头”在新世纪的开端走到一起,共同开辟华北市场。对于这三家企业来说,也许只是发展战略中的一步棋,但它们的一纸签约,实现了我国跨区域商业重组的突破,将对我国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携手闯市场是唯一的出路

  这一纸签约背后有着深刻的企业和市场背景。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企业情况看,上海华联超市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连锁超市公司,年销售额达56亿元,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对广阔的华北市场有着强烈的开拓需求。华联超市负责人华洲尽管出言谨慎,但勃勃雄心难掩。北京西单商场拥有20多家连锁店,但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金。北京超市发门店数量达63家,但门店大多集中在海淀区,渴望外围扩张。3家企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需,因此一拍即合。

  从国内市场看,商业进入微利时代,薄利多销成为商业营销管理的“最高法则”。正因如此,各地连锁超市发展如火如荼。据测算,在未来几年内,连锁超市业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百货业。连锁超市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企业面临着相互间的竞争,与其苦苦争斗,不如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已成为商业企业的共识。

  环顾国际市场,“大商家通吃”的趋势日渐明显。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国际零售商对我国商业企业的压力绵绵而至。美国“沃尔玛”在全球开办连锁店达4000家,在我国开办的8家店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亿至40亿元。其它一些国际零售商如“家乐福“、“普尔斯马特”、“麦德龙”在我国开设的连锁店大都人气旺盛,销售火爆。这些“洋店”通过在国内市场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对我国市场规律和商业运作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零售业亟需整合规模,联手做大,闯过商业重组这一关。这次,京沪3家商业企业携手并进为我国商业发展开了个好头,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迎接国际零售商的冲击作出了实质性的反应。

  加入WTO后,我国商业企业只有三年的过渡期,时不我待,时不再来。京沪商业“巨头”联手开店拓展市场,为新世纪商业发展吹响了号角。携手走向市场是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唯一的出路。新华社记者贺劲松(据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