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1.gif (4197 bytes)ico2.gif (2549 bytes)

2001年1月8日 星期

ico3.gif (615 bytes) townee1.gif (155 bytes) |首页
| 即时 | 要闻 | 本市 | 百姓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文娱 | 情感 | 社会 | 图片 |
首页>>新闻网>>本市新闻
 
搭建信息化大平台
―――从电话市看农村信息化建设
(1/8 8:46)
2001年初,青岛所有县级市家庭电话普及率已超过60%。青岛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电话市,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领先地位。

  电话的普及是一个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们为这一成绩感到自豪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怎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青岛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推向更深层次,为经济的腾飞搭就一流的信息化大平台。

  一

  日前,记者随青岛电信局到我市的平度、即墨、开发区等地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了电话、网络带给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

  有这样一个例子值得一提。开发区薛家岛渔业合作社,社长顾清池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1992年为了做渔业生意,他在全村第一个装上了电话,装机费当时高达4600多元,可他认为值得,因为发展联系客户,电话是最便捷的手段。没过几年,他发展成了全村最大的养鱼大户。为了业务需要,他一口气配了6部电话,一部手机,外加一个传呼。现在,他还与周边几个村一起办起了网箱养鱼技术协会,每天用电话互相传递市场信息,把鱼苗一直卖到了广东、福建,最近还在联系韩国客商。

  目前,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已受到了许多县市的重视,并将其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如平度大泽山镇,该镇是全省首家信息网络镇,这个镇34个行政村的农民已自发购置了200多台电脑,平均每个村都有3台以上的电脑。同时,这里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都上了网。为了方便信息沟通,镇政府投资今年在农经网上一下子注册了两个网站,一个是商业网站,另一个是政府网站。事实证明了大泽山镇人的远见,这两年通过信息化带动战略,该镇已经培育起了果苗、旅游、石材三大特色产业,在网上推介自己,使大泽山镇的特色产业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营销网络。去年全镇人均收入4500元,在青岛各县市乡镇中名列第一。

  二

  从目前来看,青岛的网络硬件条件已经为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提供了过硬的网络条件。到今年,青岛电信的光纤传输已经普及到了青岛的每个乡镇,这个带宽达100兆以上的网络等于构造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宽带信息高速路。而在此基础上建成的高密度的电话网等于把网络的触角从乡镇又延伸进了普通农民的家庭。

  建网的目的是用网。怎样把这张网用足用好?关键是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对电话功能进行深度和多层次的开发。

  有关人士认为,第一个层次的开发应当实现的目标是:电话架到哪里,农民的信息源要传到哪里。针对农民电话消费与城市居民消费不同的情况,一些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一些农村特色的信息台。市农委已充分认识到了电话市的重要性,他们计划今年建立一个农业信息电话专线语音查询台,通过自动答录和人工服务两种形式,为农民及时发布农产行情、气象服务、农业科技以及农业政策等各类信息,形成“农业科技110”。

  深层次的开发则应大力拓展网络功能。从目前看,电话拨号上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农民上网的主要方式。电话市建成后,就对网络的服务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青岛除了农经网外,很少有农业特色网站。这些大大小小的网站可否利用这一条件,向农村信息市场拓展,多建一些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展台,继而尝试发展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

  三

  目前,许多县市都纷纷把信息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大事来抓。但是,农村信息化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可以这样说,它比城市的信息化进程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首先是观念问题。在县域经济中信息化建设对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举例说,如在农经网建设中农委要求每个乡镇必备的专用设备、人员,但有的乡镇至今没有落实,个别地区上网设备90%以上被挪用,还有9个乡镇至今没有电脑。

  其次是模式单一,缺少市场化的运作。我市农村信息化的推行基本靠政府财政支持,这样做的一大问题是资金严重匮乏。

  另外,农村话费与市话费比较,费用高且收费标准繁多也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按照有关规定,农话费是以乡镇为单位,镇内拨打为每3分钟0.22元,与市话标准一样,但是不同乡镇之间拨打话费即为每分钟0.5元,比手机费还高。这种不合理的收费势必会影响农民用电话和上网的积极性。

  正如市电信局有关负责人所言:对于青岛来说,农村信息化还只是一篇刚刚破题的大文章。农村电话市的建设恰恰给这个文章开了个好头,但仅有这个开头还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连接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TEL:(0532)2865859       Email:webmaster@qingda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