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崛起新北川 ——汶川特大地震兩周年暨青島援建北川紀實 2008年5月22日,一支緊急抽調、由青島12個市直部門130余名干部和上千名施工人員組成的援建大軍,浩浩蕩蕩抵達曲山鎮和陳家壩鄉,拉開了為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序幕。從此,曲山鎮、陳家壩鄉、北川新縣城,處處留下青島援建者的腳步,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青島人民的愛傳遞給北川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兩年來,青島援建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推進農村、鄉鎮、新縣城、工業園區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援建任務,使北川迅速恢復再生功能,重現勃勃生機。 兩年來,青島援建者恪盡職守,團結拼搏,不畏艱險,不辱使命,用愛心和智慧,將島城800萬人民的愛心送到了災區人民的心坎上。 兩年前的今日,北川沉浸在痛苦中,無情的地震將大地撕裂,將道路擰斷,將城市摧毀,無數的家庭破碎了,相親相愛的人們瞬間陰陽兩隔。 大愛無疆。災區人民的安危,時刻牽動著800萬青島人民的心。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山東對口援建北川羌族自治縣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緊急部署,在第一時間成立了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閻啟俊,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向全市作出動員︰“一定要把災區人民當做自己的親人,舉全市之力,組建起最強的援建班子,派出最強的技術人員,提供最多的資金支持,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援建工作。要盡一切努力,幫助災區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青島特色”叫響北川 青島承擔著曲山鎮、陳家壩鄉援建工作,並參與北川新縣城和北川工業園區的建設。曲山鎮和陳家壩鄉在地震中破壞非常嚴重,青島的援建項目共計17個,包括中小學校、衛生院、文化站、市政道路和配套設施,總投資1.27億元,除此之外還要負責兩地民居建設的規劃和技術指導。由于在地震中遭受巨大的破壞,這兩個城鎮都要異地重建。為了給北川人民建設安全宜居的新家園,青島的援建者作了科學的規劃和高標準的設計。 北川羌族自治縣地處地質斷裂帶,青島援建規劃中特別強調了選址、民族特色和抗震三個特點。根據規劃,曲山鎮和陳家壩鄉的建築要建在遠離泥石流災害的位置,充分體現羌族特征,為白色碉樓式外形,內部結構上打破舊時農村住宅“三窄”(廚房窄、廁所窄、豬圈窄)設計,體現新農村住房要求。抗震等級上,一般建築要達到8級以上,公共建築標準更高。 在北川,青島的援建工作是最快的,以至于“青島速度”成了一個專用名詞,從修建板房到建設場鎮,青島的援建者給了北川人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指揮部為每一個項目安排了科學的計劃,倒排工期,每日調度。在資金撥付上,及時足額撥付,企業有資金困難,提前撥付保證工期。施工人員全面實行三班倒晝夜工作,保證進度。有人形容,青島的工地上永遠都是熱火朝天,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晚上挑燈干。“我想這就是青島特色”,青島駐北川工作指揮部總指揮趙興書說。 對于“青島速度”,曲山鎮小學校長陳勇感觸頗深。陳勇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曲山鎮小學,去年4月1日全面開工, |
上一篇︰英國首相布朗宣布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