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三年山海情,最恋读书声!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凯旋……

2022-07-28 08:18    青岛新闻网

“童心向党,童心向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近日,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美乡夏瑞村一所小规模幼儿园内,14名孩子排成两队,伴着欢快的歌曲跳起了舞蹈。

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站在一旁的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组领队刘存东心头百感交集。这所幼儿园正是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进藏后援建的28所小规模标准化乡村幼儿园之一。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开心快乐地生活,刘存东感觉这三年里的一切辛劳都有了回报,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7月25日,桑珠孜区举行了迎送青岛市援藏干部人才仪式,隆重欢送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热烈欢迎青岛市陪送团成员及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到来。

桑珠孜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普琼动情地说,三年来,青岛援藏干部人才真正做到了吃苦奉献、不负重托,舍小家、顾大家,忘小我、成大我,心无旁骛扎根高原、耕耘高原、奉献高原,为推动桑珠孜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洋溢奋斗激情、挥洒辛勤汗水、贡献智慧力量,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生的非凡业绩。

三年援藏行,一生高原情。回到青岛,他们难忘雪域高原上的日日夜夜,推动众多项目建设落地的点点滴滴,尤其忘不了孩子们那琅琅的读书声。

今年6月30日,由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投资兴建的日喀则市青岛小学正式揭牌。

德吉白玛和她的三个孩子

桑珠孜,意为心想事成的地方,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桑珠孜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贯穿东西,气候相对温和,具有明显的季风和干旱高原性气候特征。

在桑珠孜区江当乡雷贵村,村民德吉白玛生了3个孩子,在工作之余,她常跑到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做义工帮忙。这令幼儿园的老师们很感动,而对德吉白玛来说,她却非常感激幼儿园的老师们,如果没有这所崭新的幼儿园,孩子们也就没法接受这么好的教育。

当年,德吉白玛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只上了一年幼儿园,老二赶上了青岛援藏向桑珠孜区建议推出的政策,在村委会一间房子里上幼儿园,去年上了新的幼儿园了。最幸福的是老三,去年正赶上入园年龄,直接就在新幼儿园上学了。

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德吉白玛说,只有来幼儿园做点义工,才能表达自己的欢喜之情。

在桑珠孜区,这两年,很多儿童像德吉白玛家的孩子一样,在崭新的幼儿园里蹦蹦跳跳,享受着欢乐的童年。

而在之前,情况却不是这样。2019年7月,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自来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深入全区12个乡(街道)176个村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调研,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桑珠孜区乡村学前教育只有2年,且入园率相对较低;二是乡村幼儿代课教师基本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绝大多数老师国家通用语言薄弱;三是乡村幼儿园校舍破旧,设施设备不足;四是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升。

“我们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农牧民子女,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比较差,不仅语文成绩提高慢,还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个体系,孩子的通用语言教育一定要从学前抓起,从娃娃抓起,才能补上我们教学质量提升的这块短板。”桑珠孜区一中校长边巴旺堆在调研中表示。

如何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让孩子都能走进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了萦绕在大家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问题。

3-6岁儿童入园率达100%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就学方面实现全覆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关键中的关键。由此,青岛援藏组提出实施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目标,即3-6岁儿童入园率100%、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100%、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

幼儿教育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实现3-6岁儿童入园率100%,青岛援藏组和区教育局的同志到各乡协调,将老村委、村里闲置的老房子给幼儿园使用。青岛援藏还拿出专项资金为所有乡村幼儿园更新了设施设备。同时,对全区适龄儿童进行摸底排查。针对部分农牧民对幼儿教育不太重视,不愿把孩子过早地送到幼儿园的问题,青岛援藏组和区教育局的同志挨村挨户做工作,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

面对桑珠孜区因身体原因不能入园的十余名孩子,青岛援藏组会同区教育部门采取了一园包一人,责任到园、送教上门的办法,保证每位孩子都能享受到相应的学前教育。

2019年底,桑珠孜区在西藏率先实现了3-6岁适龄儿童入园率100%,乡村儿童入园人数由2131人增加到3558人,增加了1427人。

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100%

针对乡村幼儿师资匮乏的问题,青岛援藏组建议参照乡村振兴专干标准,招聘大学生到乡村幼儿园任教。桑珠孜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鼎力支持,拿出财政资金,招聘了125名大学生,保证每所乡村幼儿园都有1名大学生老师任教,实现了师资配备和大学生就业的双向突破。

受益于这项政策的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桑珠孜区江当乡郭加新村幼儿园教师朗萨卷巴,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没考上,还在家待业了一段时间,当时正犯愁,正好那时桑珠孜区政府招聘乡村幼儿园教师,很幸运地考上了。她表示,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边珍,则是满怀深情地到了偏远的桑珠孜区东嘎乡嘎瓦朗尺村幼儿园任教,“虽然这个地方很偏僻,但我觉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的很多师兄师姐也在偏远的地方任教。我想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或者能力带给这边的小朋友,让他们有更好的成长空间,成为更好的小朋友。”

实现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100%的目标后,在调研中了解到桑珠孜区招聘的125名大学生幼儿园教师很多不是幼师专业后,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青岛援藏组还联系了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分期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培训。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校长王治玉是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听说第九批援藏同志们开展了乡村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他表示,一定对这项工作全力支持,青岛援藏一批接一批努力,更多助力桑珠孜区的教育振兴。

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

第三个100%是硬件建设,这也直接关乎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问题。虽然孩子们有学上了,但是很多幼儿园校舍依然破旧。有的幼儿园孩子们挤在十几平米的车库里上课,有的幼儿园校舍还是几十年前建的、当地藏族群众都不爱住的土坯房,墙皮脱落、屋角发霉更是常见现象。

按照国家标准,幼儿园建设最小规模是90人,建一所幼儿园要二三百万元。西藏地广人稀,几个村庄联合办园,适龄儿童也仅有20人左右。按照国家标准建幼儿园,投资大,资源浪费。为此,青岛援藏组会同桑珠孜区教育局编写了《小规模村级幼儿园建设标准》,六七十万元就可以建一所幼儿园,既保证了功能完备,又大幅度降低投资。

《标准》的制定使幼儿园建设成为可推介的公益性项目,吸引了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在青岛援藏组争取下,2021年5月30日,中铁十四局等捐建的28所幼儿园全部完工交付,桑珠孜区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的目标全面完成。

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村民常给工人献哈达、送酥油茶和甜茶。

今年7月14日,由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投资7300万元建设的西藏首座青少年科学院——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正式揭牌。

一项属于西藏首创的工作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当年5月30日,在第72个“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青岛援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28所小规模标准化乡村幼儿园正式完工交付,给孩子们送上了最好的儿童节礼物。这标志着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在桑珠孜区提出的实施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目标全面完成。青岛援藏争取中铁十四局等爱心企业为桑珠孜区捐建的这28所乡村标准化幼儿园是党和国家、全国人民心系西藏、造福西藏的具体体现,也是给桑珠孜区的学前儿童们送上的一份大礼。

教学“硬件”提升了,“软件”也不断加强。在桑珠孜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桑珠孜区各幼儿园还开展了5+x教育: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民族团结一家亲、孩子和家长“五个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身心健康养成。为了实现城区、乡村幼儿教育优质均衡,青岛援藏组提出并实施了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模式,规划市区、乡镇、乡行政村三级学前教育布局,在实现“三个100%”后,为切实提升乡村级幼儿园办学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幼儿教育优质均衡,提出并实施了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城区9所优质幼儿园分别与10所左右的乡村幼儿园组成学前教育集团。每个集团与青岛两到三所幼儿园签订合作帮扶协议。构建当地城区幼儿园、乡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纵向联合,与青岛两地横向协作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目前桑珠孜区基本形成以9所市区优质幼儿园为中心,14所乡小学附设幼儿园为支撑,61所村级幼儿园和33个村学前点为基本点,遍布161个行政村学前为支线的立体化学前教育集团格局,以城带乡,提升教学水平,推动实现桑珠孜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全覆盖。

三个100%的实施,得到了鲁藏两地各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支持,这项属于西藏首创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桑珠孜区学前教育基础薄弱、持续推进难的状况,也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以前要在家看孩子,现在孩子上学了就有空了,还可以出去干一些别的工作,多挣点钱。”江当乡雷贵村村民德吉白玛说。

十四五规划提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学前教育三个100%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必将对日喀则乃至整个西藏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从水准零点到海拔3860米,从黄海之滨到青藏高原,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组即将跑完援藏接力中属于他们的这一棒。

三年来,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组全面落实鲁藏两地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融入融合、深情深耕、自律自强”的工作理念,聚焦产业援藏、民生援藏、生态援藏、智力援藏开展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06亿元,实施了44类、385个项目,有力助推了桑珠孜区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各项工作。

(王建亮 巩合生)

附:青岛第九批援藏组建设重点项目

•西藏最大50兆瓦光伏+100兆瓦时储能项目

•西藏首创实施学前教育三个100%有效破解乡村学前教育难题

•西藏首座青少年科学院——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

•西藏首座少年军校——日喀则市少年军校

•西藏首座海洋科普馆项目

•西藏首座青稞博物馆项目

•西藏首座乡村振兴学院项目

•西藏首座黑颈鹤保护馆项目

•日喀则市青岛小学项目

•青稞全产业链基地

•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配套及周边生态绿化提升项目

•鲁藏百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

•生态林基地建设项目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三年山海情 最恋读书声!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凯旋……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云上诊室】有效预防蛀牙80%以上 窝沟封闭很有必要!青岛正在免费做……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青岛早知道|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3位!上半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公积金微信端网上营业厅上线"帮办专区"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探访山东最大的卡丁车运动主题竞技场 感受“速度与激情”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青岛时间|7070.35亿元!数说青岛经济半年成绩单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奋力打造宜居品牌之城的重要窗口

2022-07-23   

青岛时间|创新创业、业务办理……走在前的青岛 有这些“全国首创”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打卡哈舅家族秘密基地 千余款文创产品 总有一款适合你

2022-07-28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