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慧杰
尝鲜不易。一个新事物的初现,难免伴有波折。青岛第一家外资商业零售企业东泰佳世客在香港中路建立第一个购物中心时,也曾饱受争议。
进入访谈 陈索斌
199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的体制改革也开始步入正轨,青岛金王集团以2万元资金创业,从5个员工开始,制造一种普通的小商品——蜡烛。
进入访谈 李立明
别看现在的海滨,已是一家年工业产值和商品销售额均超亿元的大企业,现任青岛海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明刚接手那会儿,海滨还是个“大集体”单位。
进入访谈 李建铭
“海尔不在国内吃肉,却偏到国外啃骨头。”谈起海尔1999年去美国建工业园的事儿,时任青岛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副处长的李建铭记忆犹新。
进入访谈 徐恭藻
从商海一舟到联合舰队,从青岛老店到遍及山东走向全国,从普通小百货店到跻身商务部首批“金鼎百货店”并成功上市。
进入访谈 李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相应变化。律师,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非常典型的代表。”听明记者来意后,青岛市政协常委、山东万桥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勇由衷感慨。
进入访谈 马修·布鲁诺
“2002年,我来到中国,几年后,创立了青岛第一家服务外包企业——优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现在,优创成为青岛市规模最大的服务外包企业,员工2500余人。”优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修·布鲁诺在青岛迎娶了美丽的中国妻子,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进入访谈 林向峰
“大学毕业那会儿,去哪个公司哪个公司倒闭关门,一连好几个,后来我就决定自己干了。”林向峰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开头一句话,就把在场的记者逗乐了。
进入访谈 胡敦欣
1982年,胡敦欣决定回国前,美国教授们问他:“你们中国的科研、生活条件都比美国好?!”他回答:“绝对不是。我们国家花那么多钱让我们来美国学习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春天来了,需要科研人员,我们应该回去为中国的科学春天服务。”后来,胡敦欣成为中科院院士。
进入访谈 朱健
朱健是第24批中国援坦医疗队队员,2015年8月离青,2018年8月回青。而且,朱健还“一不小心”创造了一项纪录:中国援坦史上援助期限最长的医生。
据青岛市卫计委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青岛共有102人次医务人员援助坦桑尼亚。
进入访谈 齐继光
“如今,行走在青岛汇泉湾畔的海滨风景线上,你会看到两座充满厚重历史感的中国古建筑,一座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另一座古色古香、庄重典雅。这便是被蔡元培先生称之为‘吾国第一’的青岛水族馆和青岛海产博物馆……”于青岛海洋科技馆馆长齐继光而言,青岛海底世界就像自己的孩子,他见证了海底世界20多年来的成长。
进入访谈 刘洪滨
“2009年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经过全省上下近两年的努力,顺利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给山东和全国沿海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海上山东”的发起者之一,回顾起青岛海洋开发30年来走过的历程,青岛太平洋学会会长刘洪滨感慨万千。
进入访谈 邱振亮
“改革开放前,青岛没有美术学科。如今,仅设立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大学就有十几所,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3000左右……”说起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美术教育的发展,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邱振亮感慨良多。他与美术的故事,也因改革开放而改写。
进入访谈 黄舰
“1993年,听说青岛要开工建设地铁,我从原单位辞职,到地下铁道办公室工作。”青岛地铁集团总工办主任黄舰见证了青岛地铁从规划、到筹建、到试验、到首条线路正式开通的全过程。
进入访谈 李明
海湾集团前身是青岛化工总公司,历史上青岛化工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在业界有“上青天”的美誉。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青岛化工受市场、环境、区域及发展空间的影响,逐渐衰落,一些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进入访谈 孙琪
孙琪是215路线的一名驾驶员,她的妈妈冷志贞,是新中国成立后岛城第一批女公交车驾驶员,母女两代人见证了青岛公交的发展。
进入访谈 赵炳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炳来,亲身体会到这些年来青岛市的科普“海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活、越做越新。如今,海洋科普名城已成为青岛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进入访谈 吕祖利
1999年首届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20年来经过数次升级,海洋论坛已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洋领域学术论坛。
进入访谈 张丽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岛城供热‘白手起家’,经过26年的探索创新,迄今已实现供热面积1.15亿平方米,供热市场遍及岛城七区三市,供热方式实现以燃煤为主向绿色清洁能源的转变……”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党群部副部长张丽君,陪伴青岛热电事业一起成长。
进入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