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解码青岛式创新:五成来自这50家企业

2019-12-16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创新型企业海尔研发中心忙碌的工作人员。

海尔互联工厂。

“市场环境艰辛的这几年,海尔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近日,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专访时给出这样总结。据他介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秘诀是两个字:创新!与海尔一样,海信集团近两年营收也不断增长。其相关负责人说,海信基因就是创新,始终抱有做好产品的信念,这便是海信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驱动力。

日前,由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完成的 《青岛企业创新 50强评价报告(2019)》正式对外发布,专利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这份报告的主要依据。今年的报告对全市拥有专利的 1700家企业2016-2018年期间发明专利进行了分析,综合评选出青岛掌握核心专利、专利运用能力较强、对产业发展有较强影响力的50强创新型企业。创新50强虽然只占总量的3%,却贡献了 50%以上的专利产出,海外布局专利数量占全市的76.9%。

数据 50家企业贡献一半专利量

据了解,自2016年起,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每年都会做青岛市的专利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更加聚焦,把关注的对象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缩小到了企业的范畴,因而更加能体现专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本次报告采用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影响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度四个维度七个指标,组成专利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专利创新综合实力表现上看,企业创新50强2016-2018年期间发明专利申请合计约2万件,发明有效授权数量约为5000件,发明授权专利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布局(简称海外布局)专利数量为477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授权专利共2421件,发明授权专利被引超1万次。

企业创新50强分别占到全市1700家企业同期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47.40%、发明授权总量的55.6%、海外布局专利数量的76.9%、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量的48.9%、被引次数55.9%。

这也就是说,占全市拥有专利企业数量百分之三的创新50强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专利产出,特别是海外专利的布局贡献了近八成。创新50强企业是青岛创新的重要力量。

领先海尔、海信继续居榜首位置

与上一年度榜单保持不变的是,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持续保持50强前两位的位置,处于第一梯队,在发明公开专利、发明授权专利、海外布局专利、战略性新兴专利数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的专利公开数量、授权数量、海外专利分别占企业创新50强的71.4%、60.6%、52.1%及82.3%。

这两家企业仅仅是青岛企业创新发展的两个“样本”。在企业创新的背后是青岛的创新生态环境。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和青岛歌尔声学公司位列其后,两家企业的创新实力较为接近,在专利数量规模及海外布局方面均领先于排位靠后的其他企业,优势明显。

样本“掌握专利就有议价能力”

1997年,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看到汽车电磁元件质量参差不齐,就想着用好工艺来做这个产品。于是,他们开始涉足家电、新能源、汽车电磁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我们最开始特别注重产品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外观设计,追求的是产品差异化。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边界效应差不多用尽了,这时我们开始寻找新的优势,2014年投入试生产汽车微电子项目。”该企业创始人说。

对于创新变革中的云路新能源来说,每一次飞跃、每一个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默默付出的企业研发团队。通过自主研发,企业斩获市科学技术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成功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青岛市创新型企业、青岛市专利创新50强企业……

去年,仅科研队伍建设,公司就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占当年销售额3%。企业目前拥有研发人员170余名,占全体在册员工数10%;设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深圳研发中心等创新研究平台;先后与山东大学、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合作。

云路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说,整个公司的基因就是创新,始终抱有把产品做好的信念,才有了市场议价能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分析设备制造行业创新力最强

专利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此次报告显示,我市企业创新50强来自25个行业。

设备制造入榜企业为16家,排名首位,其次是化工入榜企业12家,再次是生物医药入榜企业8家。信息、建筑工程、食品烟草、交通电力分别入榜6家、4家、2家、2家。

其中,设备制造在有效授权专利数量、有效战略性新兴专利数量、海外布局专利数量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信息行业在平均权利要求数量、平均专利年龄指标上高于其他行业。

在青岛企业创新50强中,新兴产业企业是传统行业企业数量的1.5倍。新兴产业在专利各项评价指标上表现都优于传统行业。

企业创新50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共2421件,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申请企业的48.9%。

50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专利数量分别占全市企业该领域数量的66.8%、44.6%、33.4%、23.9%、44.4%、50.7%、52.9%、81.5%、4%。同时,5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领域的专利分布并不均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份额最大,相关服务业分量最小。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50强企业“各有所长”,如海信集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海尔集团公司在节能环保产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呈现专利数量较大且产业特色明显的特征,在相应领域的专利数量占其新专利总量60%以上。

纵深创新生态链上政府企业各司其职

“青岛的创新和产业结合得好,研发是面向市场的,市场需求什么就研发什么,产品经得住市场的检验。”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市不少企业面向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即国内的资源和国内的市场、全球的资源和全球的市场,所以在全球竞争中比较有竞争力。“现在遇到了全球技术的再转移,整个山东乃至国内都需要转型升级以寻找新的定位。”在他看来,青岛这些年经济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目前,青岛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效应不断显现,创新加快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青岛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纳入国家规划。而我市有创新的生态链,研发、政府、企业家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在创新的生态环境里各司其职。

“政府做好服务和金融支持,创造一个好的公共服务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人口流动。”该工作人员说,“有不少外来的研发机构,研发主要在企业,人才扎堆到企业里去了,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研发和人才结合的机制。”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薛飞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