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瞄准2000亿 新能源车驶入“快车道”

2019-12-13    青岛早报

逆势而上。这4个字是对今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注解。受宏观经济下行、国际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步入下行区间。 2019年,汽车产业仍然延续低位运行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也疲态尽显。今年7月份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趋势愈加猛烈,从7月份的同比下滑4.7%,到10月份降幅已达45.6%,新能源汽车市场由“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行业进入了争分夺秒的“淘汰赛”阶段。

面对这样的产业大背景,青岛并没有退缩。在2018年我市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率先提出了“把青岛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而后发布的《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中,又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倍增”列为重要攻坚目标。为了实现目标,我市出台了史上最大力度的支持政策,氢能等数个新能源大项目相继落户,三级联动让汽车生产企业产值下滑的态势得以扭转,一场关于青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攻坚战打响。

北汽新能源生产车间。

车主:

一辆新能源汽车一年省油万元

“我保证,开过新能源汽车你就会爱上它。”提起新能源汽车,市民李龙显得非常兴奋。“80后”李龙坦言,当初决定购买国产新能源汽车也纠结了许久。原本李龙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一般都选择公交出行,私家车留给妻子上下班使用。去年年底,李龙的工作单位从西部搬到了崂山区,这样一来,通勤就成了李龙的大难题。

家庭第二辆车的购买计划即刻被提上日程。“开始和妻子商量买辆更好的汽油车,就当更新换代了,但最后合计了一下觉得不可行。一是家里现有的汽车就是20多万档次的,如果要换更高档次的汽油车,价格可能就要四五十万甚至更多;二是汽油车的行驶成本高,家里两辆车每天光油耗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李龙说,他和妻子最终认为,第二辆车的诉求主要是代步、省钱、好停车,于是他们想到了国产新能源汽车。

去年12月底,李龙喜提新车——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宝骏E200。这是一部两座车,短小精悍停车方便,价格更是“美丽”。李龙告诉记者,他是贷款买的这辆车,首付1万元,然后每月还1700元的贷款,两年还清。充电桩也分文未花,厂家上门免费安装的。车子跑起来后更省钱。李龙测算过,这款车百公里耗电量约为10度,每公里花费仅约6分钱。“一年来跑了15000公里,每个月省下的油费就够还车贷了。”李龙表示,一年下来新能源汽车省了上万元的油钱,开到哪也不心疼。

有人说新能源汽车不方便、驾乘感不好,李龙却不这么认为。经过对比,李龙觉得新能源汽车起步更快,提速也不错,最高车速能达到100km/h,在市区代步和出行足够了。充电方面,只要有固定停车位,能接地线的220V三插电源就可进行充电,10个小时就能充满。“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感受,套用一句广告词——国产新能源汽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李龙认为,只要能满足充电条件,新能源汽车真的非常适合作为家庭的第二部车,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结构要比传统汽油车简单得多,只要电池完好,车子基本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企业:

“机器换人”向新能源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逐步认可,我市汽车生产企业正积极推进整车业务向新能源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不断推行“机器换人”,汽车生产工厂的自动化率大大提升。

在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从冲压件到车身焊接,进入到涂装,再到总装四大车间壮观布局,排列整齐的机器方阵间,大小不一的红色机械手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智能自动配送小车送来的各式材料,被精准而迅速地放到生产线上……在偌大的车间里,偶尔有几名技术员拿着平板电脑在遥控机械手。

工作人员李涛告诉记者,焊装车间拥有1036台机器人,自动化率93%,是一汽大众当前自动化率最高的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拥有机器人137台,自动化率达到82%;在冲压和总装车间,采用无人驾驶小车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正是这条生产线,正在生产着宝来MQB与宝来BEV (纯电动版),日产量能达到1200辆。宝来BEV是一汽-大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

在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车间,记者看到一辆辆宝骏新能源汽车E200正在整齐下线,“2018年,青岛分公司投资1亿元完成生产线改造并具备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能力。9月28日,宝骏新能源汽车E200在青岛分公司下线并上市。宝骏新能源进入岛城一年多以来,订单用户已经超过2000个。”工作人员杨时雨告诉记者,宝骏E200已经正式小批量上线生产,全年预计生产2万辆。

今年4月份,北汽新能源青岛产业基地二期建成投产、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EX3批量下线,而随着北汽新能源青岛产业基地二期建成投产,总占地面积1611亩的北汽新能源青岛产业基地年产能提至35万辆,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政策:

12条扶持政策补足发展短板

2019年4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了“把青岛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在此后发布的《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倍增攻坚战”列为重要攻坚目标,并提出了“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实现营业收入约500亿元,带动汽车产业链产值在2018年基础上翻一番、突破2000亿”的目标任务。

但是,宏伟目标的背后,却是不容乐观的汽车产业大背景。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在何方?事在人为。

2019年9月1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发布,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成为媒体和产业界议论的焦点。一个产业政策,何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据了解,这个产业政策,是青岛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项产业政策,不仅政策覆盖面之广、扶持力度之大、政策导向之精准堪称全国领先,还开创了产业政策制定的多项先河:政策制定由“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政策导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政策设计由“修链补链”向“构建生态”转变。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政策重点瞄准补足青岛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短板:针对我市新能源整车企业整体实力不足的问题,鼓励壮大整车生产能力;针对我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缺失问题,鼓励关键零部件(电机、电控、智能网联、燃料电池等)引进;针对我市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不高的问题,专门设计了支持本地化配套的政策措施;针对我市缺少汽车研发问题,鼓励支持设立研发机构;针对我市车企特别是乘用车生产企业车型偏低端的问题,设计了鼓励导入新车型特别是中高端车型的政策;针对国家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新增汽车产能的限制性规定,设定了鼓励达产并保持产能的政策;前瞻性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等等。 12条政策措施,条条指向短板。

可喜的是,历时不过数月,政策成效初显。上汽通用五菱正在积极导入新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和车型,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新能源宝来车即将下线,美锦能源、雄韬能源等百亿量级氢燃料电池项目来青布局,汽车产业链相关投资项目纷至沓来……用一位即将落地签约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投资人的话说:“我们就是被青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吸引过来的。”

行动

三级联动车企扭转下滑态势

2019年,与整体国内汽车市场形势一样,也是青岛新能源汽车企业举步维艰的一年。前6个月,主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工业产值累计下滑16%,北汽新能源青岛分公司累计下滑64.7%。新能源车企亟需政府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市工信局主动作为,经过反复推演和实践,大胆创新,真刀实枪展开“效能革命”,彻底打破政企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壁垒障碍,建立起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部门之间横向联合、市区镇(街)上下联动、行业各领域产业协同。三级联动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10月8日,西海岸新区工作专班走进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青岛五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走访调研。调研中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因为涂装产能不足影响了生产和交货的问题。工作专班立即联想到我市某公司正好有富余涂装产能,当天就与该企业取得联系,探讨利用富余产能解决上汽通用五菱涂装产能不足的可行性。很快双方就建立起合作关系,产能不足问题顺利解决。

11月6日,专班再次了解到青岛五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也出现了涂装产能影响生产的情况,想到我市某企业还有闲置产能,再次协助企业主动牵线搭桥。经过短短一周时间,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得到顺利解决。两次牵线搭桥,解决了企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困局,为产能需求企业带来近10亿元的产值提升,也帮助产能闲置企业带来了数千万元的营业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信局的行动已经见到初步成效。我市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由5月份的累计同比增长5.3%增加到10月份的累计同比增长9.2%。典型案例就是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市工信局通过走访调研、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新车型投产产能不足的问题,帮助企业成功扭转了产值下滑的态势。该公司工业总产值由5月份的累计同比下降18.3%逐渐追赶至10月份的累计同比下降3.7%,全年有望实现稳中略增。

落户

项目纷至沓来构建产业生态

今天的青岛,已有北汽新能源、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4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但是,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基地,并不能仅靠4家整车企业就能胜任,而是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

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府新大厦签署青岛美锦氢能小镇合作框架协议。青岛美锦氢能小镇由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选址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总投资100亿元。该项目的落户填补了本市氢能源汽车产业的空白,为推进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提供了有利支撑。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充电设备在产业发展链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拥有特锐德电气、国轩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7家,相关配套技术优势全国领先。其中,青岛乾运高科锰酸锂材料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特锐德电气股份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属世界首创,在全国建设充电终端超过20万个,占据46%国内充电市场。

目标

青岛力争汽车产业实现倍增

目前,青岛全市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即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城阳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4个重点园区。2018年,我市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创我市汽车产量历史纪录。其中生产载货汽车15.4万辆、交叉型乘用车及SUV等车型68万辆、轿车8万余辆、改装车2万余辆、新能源汽车9.2万辆,合计生产各类汽车103万辆,青岛汽车产业全年收入首破1000亿元,成为青岛增长最快的支柱产业。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青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建设上汽通用五菱E200项目、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纯电动轿车项目等,继续引进若干整车生产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重点突破电机、电控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招商,通过补足产业短板,将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成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实现年产新能源汽车50万辆,产值由现在的94亿元提升到500亿元,带动全市整个汽车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实现倍增。

本版撰稿记者 王婷 照片由企业提供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