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青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报告发布

2019-10-16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青岛日报发布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报告 

涉及173家青岛初创企业,244起融资事件,79支在青注册的基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一份全景观察青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情况的报告《青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报告(2010年—2019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报告由青岛日报经济全媒体新闻中心编纂发布,收集了近十年来有股权融资行为的青岛初创企业(工商注册时间在2010年及以后)名单,借助工商注册信息和公开信息完善企业融资情况,并进行梳理分析。报告涉及173家青岛初创企业,244起融资事件,79支在青岛注册的基金,以此形成青岛初创企业十年来股权融资情况的一个画像。这也是首份概述青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近一半的青岛初创企业首轮融资发生在成立当年,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完成了至少两轮融资,近九成初创企业的融资依赖本土机构。和全国的投资大势一致的是,2017年是青岛十年来机构股权融资发生的高峰年份,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助推了这一高峰的形成。

分行业看,软件信息业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近六成企业所属产业符合青岛新旧动能转换956产业体系中的未来新兴产业,为青岛未来产业发展蓄能。分地域看,崂山区、高新区和西海岸新区是机构股权融资最活跃的地区,过半数的初创企业股权融资发生在这三个区。

在形成报告的过程中,多位本地投资人接受了采访,就企业的融资情况、青岛的创投环境、产业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

(记者 杨光)

青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报告 

(2010年-2019年)

为了观察青岛企业的股权融资情况,我们尽我们所能,收集了近十年(2010年-2019年)来有股权融资行为的青岛初创企业(工商注册时间在2010年及以后)名单。这里的股权融资指的是机构投资,不包括个人投资和大企业内部孵化母公司投资的情况。

借助工商注册信息和公开信息,我们对这些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了梳理,形成了这份报告。

报告涉及173家青岛初创企业,79支在青岛注册的基金,以此形成青岛初创企业近十年股权融资情况的一个画像。

我们看到,近一半的企业首轮融资发生在成立当年,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完成了至少两轮融资,近九成初创企业的融资依赖本土机构。

和全国的投资大势一致的是,2017年是青岛十年来机构股权融资发生的高峰年份,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助推了这一高峰的形成。

近六成企业所属产业符合青岛新旧动能转换956产业体系中的未来新兴产业,为青岛未来的产业发展蓄能。

一、概况

按照工商注册时间在2010年以后且发生机构投资的股权融资时间在2010年以后的标准进行统计,共有173家青岛企业进入了我们此次融资报告的数据库。

十年来,这173家企业共发生了244起机构股权融资。

大部分接受采访的投资人认为,考虑到青岛的城市地位,这样的融资企业数量与青岛在全国同类城市的排名来看还是比较相符的。与北上深杭等资本发展较快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较大差距。

根据创客公社公众号发布的江苏年度融资报告,以在万亿俱乐部中排名在青岛前一位的南京为例,2017年和2018年南京完成的融资案例数目分别为87起和147起,在这两个年份,青岛完成机构股权融资的案例分别为71起和48起。

二、近四分之一的企业进行了二轮及以上融资

从融资的轮次来看,173家企业中,完成融资轮最多的,实现了五轮融资(E轮融资),共3家,分别是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都已经在新三板挂牌。

有42家公司完成了第二轮融资,占完成首轮融资公司数量的比例约为24%,17家公司完成了三轮融资,占比约10%,有9家公司完成了四轮融资,占比约5%。

360截图20191016071750745.jpg

近四分之一的公司实现了第二轮融资。受访投资人普遍认为,这一比例比较符合企业融资的基本规律。“创业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成三败七的行业,这与企业发展的脉络是一致的,创新性早期项目的成功率确实不高,从总体来看,并不能说明青岛企业本身存在问题。”科创资本董事总经理李振伟表示。

在里程碑创投总经理盖洪波看来,企业不进行第二轮融资,并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运营有问题。对于很多有传统优势的青岛制造业企业来说,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并不是非要再融资一轮才活得下去。

360截图20191016071856497.jpg

三、近一半的企业首轮融资发生在成立当年

从首轮融资发生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公司成立的前三年。70家企业的首轮融资发生在成立当年,47家发生在次年,21家发生在第三年。

尽管早期融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受访的投资人表示,这并不能完全说明青岛的机构投资偏向早期。

考虑到报告数据是从2010年开始统计的,这十年间创业热潮下,一个又一个风口席卷而过。“其实在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的投资机构还是偏向于中后期项目,毕竟风险更低,青岛能投早期项目的投资机构凤毛麟角。”高新创投副总经理王震分析道。“当时应该有一批互联网企业,在O2O比较盛行的时期,投资也比较火爆,是有很多早期项目能获得融资的。但目前从成果来看,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些刚成立即拿到投资的项目中,不乏相当比例的引进项目。”盖洪波分析,“由于政府引导基金对参股基金反投比例的要求,不少机构会将从外地挖掘的优质项目引入青岛注册或设立子公司并进行投资。”

360截图20191016072041794.jpg

360截图20191016072109485.jpg

这其中,有3家企业等待资本青睐的时间最长,在7年完成了他们的首轮融资,均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这与生物医药行业研发论证周期较长的行业特质相关。

四、2017年是融资高峰年份

从发生融资的年份来看,2017年是青岛十年来机构股权融资发生的高峰年份。在这一年,共发生融资71起,涉及66家企业。这一高峰始于2014年,近两年则呈现断崖式下滑的趋势。

360截图20191016072355514.jpg

青岛的这一融资趋势符合全国创投行业发展的曲线。根据国家创投委在2018年中国年度创投任务大会上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完成的融资数量是2017年的60%。这一下跌的趋势在2019年上半年依然延续。

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协会会长、华耀资本董事长刘理勇分析,这主要涉及几方面原因,一个是基金的融资环境受宏观经济大势的影响,募资难导致基金可用的资金数量减少,二是机构对于项目未来成长的预期更加审慎,三是创业热潮过去后,一部分质量不过硬的项目已经被淘汰。

在康大恒远投资总裁康培强看来,投资人本身的成长也是导致创投热度减退的原因之一。“投资者投了几年有些阅历了,比较理智冷静了。同时,中国股市熊长牛短,大量投资没有按期退出,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影响也很大。”

五、本地机构投资了近九成企业

从参与投资的机构看,共有154家企业的融资是由本地机构参与完成的,其中,106家仅有本地机构参与,48家企业融资过程中有外地机构参与,19家只有外地机构投资。从数量上看,近九成初创企业的融资依赖本土机构。

360截图20191016072439938.jpg

在19家仅接受外地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信息产业、O2O、智能硬件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企业占比较高,共计10家。相关产业的资源是本土投资机构的短板。

比如,青岛智腾科技有限公司在A轮融资时选择的是上海峰瑞资本和深圳润鸿资本,创始人彭朱容表示,融资过程中,没有刻意地选择基金的属地,但是公司的竞争力产品为芯片,涉及的军工和能源方面的业务比较多,需要投资人具备一定的专业度,这是最终选择峰瑞资本和润鸿资本的原因。小米生态链的智能灯企业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由HAX孵化器孵化并获得天使轮融的,后续的融资也获得了知名基金的青睐。

六、近半数本土基金有政府引导基金出资

从参与的基金看,共有79家本土基金参与了这些融资事件,其中,有34家的出资方中包含政府引导基金。这其中包括青岛市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托管的青岛市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青岛市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青岛市蓝色经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青岛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托管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托管的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等。

青岛发力引导基金,要追溯到2015年年初,市政府出台《关于规范设立与运作青岛市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通知》,将引导基金分为引导基金母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母基金又投向多个产业方向,带动和吸引了一批青岛市甚至国内知名机构设立参股基金,拉开了青岛市股权与创业融资的序幕。这一时间点与前文分析的青岛股权融资高峰开始的时间是一致的。

从报告涉及的融资事件看,青岛本土早期投资领域相对活跃的投资机构有里程碑创投、清控科创、高新创投、康大恒远、易元投资、开来投资等。

七、软件信息业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最受青睐

从实现融资企业所属行业来看,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2家,代表青岛制造业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次之,共30家,包含多家海洋技术企业的生物医药行业位居第三,共计27家。

360截图20191016072541595.jpg

在所有企业中,符合青岛新旧动能转换956产业新体系,代表青岛未来新兴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文化创意5个产业的企业共计101家,占比接近6成。初创企业的创业投资,正在为青岛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储备新动能。

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融资最多,看上去似乎不符合青岛的制造业传统优势。盖洪波表示,与制造业的高技术行业相比,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创新相对容易,成本低,出成绩,相对更受资本青睐。海创汇总经理刘长文也认为,相较于实体经济项目,互联网行业的项目更容易拿出用户数据,在进行融资时更具说服力。

对于青岛的未来发展,投资人普遍看好的行业仍然集中于青岛具备产业资源优势的高端装备、现代海洋、生物医药、下一代信息技术等硬科技行业。

八、崂山区是股权融资发生最热门区域

从企业的注册地址看,注册在崂山区的初创企业最多,共有41家,高新区和西海岸新区分别以31家和24家分列二、三名。从数量上看,作为“国字号”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的驻地,崂山区也成为了股权融资的高地。

360截图20191016072624626.jpg

按照各区市获得融资企业所在的行业来看,崂山区和西海岸新区相对“不偏科”,所辖被投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

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在崂山区颇具优势,符合其近年来打造的智慧产业、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产业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6+1”新兴产业体系布局。

高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未来新兴产业上具备相当的实力。

高端装备制造同样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所在,新区在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领域也储备了实力项目。

市南区、市北区、即墨区、胶州市则在各自的优势产业上十分突出,分别在软件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现代农业、智能家居行业各有所长。其中,即墨的现代农业企业中,4家由青岛农高创投投资中心完成投资,胶州的13家智能家居企业均入驻在有住智能家居产业园,充分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

360截图20191016072710593.jpg

(青岛日报经济全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记者 杨光 执笔)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