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共享制造,中小企业破局新路

2019-08-07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李哥庄镇汇聚着400多家制帽企业,年产各类帽子5亿顶以上,年产值40多亿元,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棒球帽从这里诞生。

面对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东南亚国家对出口市场的挤占,这座名副其实的“全国制帽之乡”,试图通过“共享制造”破局。

王俊宇是骏达帽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一直在胶州市李哥庄镇从事帽业制作业务。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断层、国际竞争加剧,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但6月底开始,王俊宇不再那么焦虑。“随着澳拓美盛智慧共享工场启用,我们的订单可以通过智慧工场进行加工生产,既节约了器械及人力等大规模投入的成本,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企业发展开始回稳。”王俊宇告诉记者。

覆盖制帽产业超过一半的工序

王俊宇说的澳拓美盛智慧共享工场位于胶州市李哥庄镇,一期投资1000万元,整个厂房占地1500平方米。工场内,80台智能化的机器设备整齐排列,有的在做魔术扣,有的做织带对折缝合。与传统的纺织车间不同,共享工场里的工人不再从事穿针引线、缝制剪裁等工作,只需要操作机器的触摸屏,平均一个工人维护五台机器设备。在工场的地面轨道上,黄色的运输“机器人”在设备之间穿行,它们负责将原材送到指定的设备前,并将设备已经制作完成的产品送至存储区。

共享工场负责人王培介绍,制帽企业可将魔术扣、织带等生产环节通过App下单,“共享工场”接单后进行生产,并实现平台支付,“就像‘滴滴’打车一样发单、接单生产,制帽企业提供原材料,共享工场提供设备和技术,这对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省去了一大部分购买设备的费用。”目前,工场已经覆盖了制帽业18道工序中超过一半工序的智能制造;自6月底投入使用以来,工场已经和李哥庄镇近160家制帽企业达成合作,可为这些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服务。

单环节成本降三成,效率提高4倍

胶州市制帽行业商会秘书长叶晓真同时是领时帽业的董事长,作为共享工场的合作客户,她表示,“共享工场”使制帽行业单环节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可达传统制造方式的4倍,解放了传统劳动力。“这种模式既不占用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而智能制造设备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她说。以帽带生产为例,传统生产模式下,一个工人一天最多可生产4000条;而在智慧共享工场的车间里,这个数字可以达到12000条。

李哥庄镇汇聚着400多家制帽企业,年产各类帽子5亿顶以上,形成了年产值40多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棒球帽从这里诞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制帽之乡”。

劳动力结构性调整

“品质优良、价格低廉始终是李哥庄镇制帽企业的优势。我们曾参与起草并制订了我国制帽行业的首个行业标准。”胶州市制帽行业商会会长陆玉珍表示,“然而,近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海外订单又面临着东南亚等国工厂的竞争和抢占,发展压力增大。”智慧共享工场”正是从解决市场难题出发,进行了创新突围,用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解决现有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这种智能、集约化生产方式,既大幅提高了产能和效率、降低了成本,又省去了中小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的担心。”李玉珍说。

劳动力解放不意味着工人失业,反而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张守彩是李哥庄镇的普通村民,没有任何帽业制造经验的她现在在智慧共享工场里管理设备,没有重体力劳动,每月收入3600元。像张守彩这样的工人,工场目前有20个,已经可以完全覆盖日常生产需求,大大解放了劳动力,缓解了用工难题。

澳拓美盛创始人周建良表示,共享工场将在明年增加投资至2000万元,设备规模达到160台,更大范围内为制帽企业服务。

跟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