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 现代 活力 时尚 青岛,城市与品牌共成长
“烧车”事件,让电动汽车的“安全焦虑”浮出水面,但令人意外的是提供充电服务的特来电却给出了引领行业的解决方案。
不止于此,依托于日益庞大的数据和持续的超前研发,这家企业身上“颠覆者”的色彩日益浓重。
■已经在公交车辆上投入使用的特来电智能充电弓。
“目前,特来电充电网已进入2.0阶段,能实现汽车安全两层防护以及充电网智能运维,明年我们要升级为3.0……未来是4.0……”5月11日,青岛特锐德旗下特来电举行“面向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发布会,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作了这样一番介绍。
充电桩已不再只是充电桩,这恐怕是对于德翔的介绍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以2.0版本的特来电充电网为例,其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应用了特来电面向新能源车安全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能够为电动汽车进行“体检”并进行安全防护,从充电环节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虽然,特来电是全国投建和运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企业,但它从不将充电桩视为仅仅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配套基础设施。正如于德翔从特来电成立之初就一直强调的,充电桩以及背后的充电网是信息和能源的入口,有极大的数据和能源价值。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特来电的产品一直在以快于全行业的速度迭代升级。今年,特来电不仅在业内首个发布了面向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充电网防护技术,在面向未来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充电的技术研发上,特来电也快人一步。
充电网也是安全防护网
今年以来,电动汽车“烧车”事件在全国各地频发。尤其最近特斯拉和蔚来“烧车”的发生,更是将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推上了焦点,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焦虑”浮出水面。
行业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追求、高续航渴望所带来的电池充电倍率的提高、早年上市的车辆寿命即将到期……多种原因令行业不得不提高对安全性的重视。虽然,车企和电池企业才是这一问题的直接相关方,但特来电却从充电环节出发,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充电网变身安全防护网。
安全防护功能的实现是基于特来电研发的两层防护技术——柔性智能充电管理系统主动防护和大数据安全防护。简单说,当车辆开始充电,充电网就会对车辆电池开启两轮检测,若检测结果正常,充电网会继续给车辆充电,若结果异常,充电网则会即时终止对车辆的充电。这种功能打破了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完全依靠电池管理系统管控的现状。
“两层防护中,有众多防护模型,这就好比人去医院体检,要去不同的科室逐一检查,每个科的医生既要检查你现在的情况,也要了解你以前的情况。我们众多的防护模型,其实就像医院的各个科室,‘检查’车辆的各种情况,就是看车辆各方面的数据。”特来电首席科学家鞠强介绍。
两层防护各有侧重,分别针对车辆电池的不同方面。在柔性智能充电管理系统主动防护层,有11个“科室”,检测车辆自身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充电电压、电池温度等指标;在大数据安全防护层,有8个“科室”,会对充电车辆已经发生过的每笔充电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掌握车辆目前的电池寿命、电池安全状况等信息。
特来电的技术团队还在持续升级这张安全网。据特来电平台数据显示,在2018年其5300万笔充电订单中,其防护体系就防范了32万次的不安全充电,避免烧车事故16起,降低事故发生率达65%。
充电网变身新能源汽车档案库
以充电网以及两层安全防护技术为基础,特来电正在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奇瑞、长安、一汽、广汽、东风等众多车企和电池企业合作,打通充电安全相关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以此建立一套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对汽车充电实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保障车辆和电池在充电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在这背后做支撑的,是一个随时更新中的庞大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档案库,每辆车的历史信息,包括充电安全评分、电池健康度评分、车主使用习惯评分、充电曲线、充电异常记录等以及每一个车型的相关历史信息等都存储在内,系统会根据需要随时调用相关数据。这也是特来电一直强调的,充电网所具有的巨大数据价值的重要体现。
事实上,目前,通过充电网的实时数据采集,特来电已经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过程数据库。正是因为别人所没有的海量充电数据,提供充电以外的服务,特来电才能颠覆人们对原有充电设施、理念以及模式的认知,成功将充电网变为安全防护网。
鞠强介绍,早在2015年,特来电就开始研究相关技术,但由于当时电动汽车保有量以及充电量都尚未达到足够规模,无法对电池安全与否以及相关标准形成清晰的概念。
“当充电网上有10万次充电的时候,电池的保护边界就比较清楚了;到100万次,电池的保护边界以及一些量化特征都清晰了;到1000万次,我们就慢慢建立起了不同车型的防护模型;到1亿次,我们有了足够大的数据量,再结合工业大数据,就足以将防护模型延伸到每辆车,而且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防护模型还在不断进行自学习。”鞠强说。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很多人开始将特来电看作是一家互联网数据公司,而不再是一家充电企业。
智能无人充电已在路上
充电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特来电的充电硬件——“充电桩”,其实也在不断进化。
汽车的自动驾驶是公认的行业发展趋势。这不仅需要车企、人工智能等企业的不断研发,还需要其他配套企业的支持,比如充电基础设施就要解决无人充电的问题——不再需要人插拔充电枪,当车辆停放好后,自动完成充电。
“传导式和感应式是当前充电行业的两种技术路径,要实现无人充电,也不外乎从这两种路径出发做进一步研发。”特来电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电气技术中心总经理穆晓鹏说。在他看来,未来哪一种方式能成为主流,完全取决于哪一种技术能够批量产业化。
传导式,即接触式充电,目前的充电桩就是这种技术路线;感应式,类似当前手机的无线充电,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为车辆充电。现阶段,特来电主要在传导式上进行研发。
针对乘用车,特来电称之为“乘用车无人充电机器手”,正在储备研发中。不过,穆晓鹏向记者大致透露了这种技术的设想应用场景:当车辆通过自动泊车停在充电停车位上之后,相关设施会自动从车辆上弹出与充电设施相连接,开始充电。“弹出部位可能是车底,也可能是车四周的某个地方,这需要与车企共同探索。”
针对商用车,如公交大巴等的智能充电弓技术,则正逐渐走向成熟。
在成都、上海等地,这种技术已经先期在有人驾驶的公交车上使用。公交车驾驶员将车辆停到充电弓下之后,只需按下一个按键,充电弓就会自动下压,与车辆顶部的充电接触点连通,自动确认信号启动充电。
“充电弓的研发灵感来自于轨道交通中的动车接触网,这种方式可以突破充电枪的最大电流限制,满足公交车快速充电的需求。同时,又能减轻公交驾驶员的工作量,无需人工插拔充电枪,也可以解决未来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充电问题。”穆晓鹏介绍。
奇迹并没有发生,按照我的估计,也不会继续大量发生。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在接受媒体采访在谈到人工智能时说。
他认为,目前全世界的企业界对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判断过于乐观,特别是中国市场乐观地认为“中国市场大、数据多,运用又不受限制,所以将来奇迹一定会发生在中国”。
但实际情况是,今后或许会在个别领域取得进展,但是不会像之前预计的那样全面开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最好的事情还是这两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中国人工智能领域20个独角兽30个准独角兽企业,近80%都跟图像识别或者语音识别有关系。
人工智能迫切需要推动到新的阶段,而这注定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赖于与数学、脑科学等结合实现底层理论的突破。
构建德国制造业良性循环的三位一体式关键机构机制:知识创造与溢出体系、地方企业(通常是中小企业),以及约束性地方策略 (区域经济政策)。德国工业不是妄图以廉价商品取胜,而是专攻高质量产品。虽然劳动力成本高,但劳动生产率奇高。制造业驱动型经济体的发展能力,使德国经济一枝独秀。
——《德国的七个秘密》中这样描述德国制造。
德国为何一度落伍,又如何从工业时代的管理型经济、“欧洲病夫”转变为适应全球化、知识驱动时代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型社会?这本书给出了解答。
比起马桶盖、化妆品,日本文具更让人倾心。
——在生活不断电子化、数字化的今天,日本文具的市场却在快速扩张。日本制造的文具已经占据了全世界文具市场的一半左右。日本三大制笔企业分别是百乐、三菱和斑马。而他们50%的销售收入来自国外市场。
中央财政对购买国家能效2级以上、且获得3C认证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将给予不高于产品价格13%的补贴,单台上限800元。还将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明确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将旧家电赠予贫困地区的消费者给予适当奖励。
——新一轮家电下乡有望重启。在最近的一份《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这样表述。而年初十部委下发的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中对家电补贴标准并不具体,只是“有条件的地方”、“适当补贴”等字眼。
业内普遍认为,家电下乡再次出台,是因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了较大波动。自2004年以来,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到去年降至9%。而作为消费的主要引擎,中国家电市场则正面临着产量、销售双重失速危机。
“隐形冠军”不再“隐形”
□周晓峰
一直以来,隐形冠军是一群不为人知的前行者,数十年如一日深耕细分行业。“拥有全球领袖地位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就像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给出的经典定义。然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新兴技术对传统生态的颠覆,隐形冠军很可能难以再这样保持低调。
互联网生态正在使行业竞争变得更快速多变也更显性透明。以小米为例,不仅自身成为一个千亿级的品牌,还带动了一批生态链企业。这些新生企业往往保持翻倍的成长性,跨越式地与传统企业竞争,其中的云米科技从生产净水器切入智能家居,成立4年就实现上市。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更具狼性,对传统隐形冠军聚沙成塔式的成长模式是一种巨大的颠覆。
也有人会问,互联网时代要做隐形冠军还是独角兽?
两者也许并不冲突。隐形冠军与独角兽有着相通之处,都强调在某个在时代的变革之下,隐形冠军不应满足于“隐形”,应当利用互联网生态思维对传统产业边界进行改造,更快更强地走到台前
细分行业拥有绝对领先的技术或者模式,占据行业最高的市场份额。不同点在于行业分布和成长速度,一个集中在传统产业,需要长时间培育,一个大多诞生于新兴产业,以技术和资本加速发展。我们当然需要这些站在价值链顶端的隐形冠军,更需要拥有独角兽一样高增长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是产业体系中小而美的存在,但不等于规模小。1996年,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的标准时,把销售收入门槛的上限确定为10亿美元。前些年,他又把这个门槛上限提高到了65亿美元。可见隐形冠军并不小,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地位一定是与行业规模相称的。同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许多隐形冠军进入全球供应链,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在青岛,海尔海信青啤等大企业之外,隐形冠军已经是“走出去”的主力。
应当看到,青岛的隐形冠军在规模上还缺少龙头企业,多数是国内翘楚而非全球冠军,还未真正掌握全球市场话语权。相比一些南方城市,青岛在上市企业和大企业数量上落后,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些作为后备力量的隐形冠军发展慢了,该做大做强的时候出手不够坚决,该扩张多元化的时候还有畏惧退缩。尤其在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青岛不缺隐形冠军,缺的是品牌影响力和规模企业。以制帽产业来看,青岛产量占全国的40%,但大部分都以贴牌代工形式出口,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叫得响的帽子品牌和龙头企业。而在新兴产业领域,能够发展上市的隐形冠军也少之又少。
在股权融资和上市方面,部分隐形冠军还显得犹豫和纠结,深层次的原因来源于对资本运作、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意识和知识的匮乏。有的企业还是家族式的管理,面临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和二代交班的挑战。
在时代的变革之下,隐形冠军不应满足于“隐形”,应当利用互联网生态思维对传统产业边界进行改造,更快更强地走到台前。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