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裕和文明,一个世纪性的命题。 在这个世纪的最后5年,在百年青岛走向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辛勤的耕耘,历史性地破解了这一有关民族强大和崛起的命题。我们用一个浓缩的5年,以提前实现从“温饱”到“小康”转变的历史性跨越,演绎了这座城市逐步富裕、逐步文明和逐步发达的深厚内涵。 这是对一座城市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5年,是对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积聚巨大动力的5年,也是前瞻性地阐释百年青岛未来蓝图的5年。 沿着这5年的轨迹,我们将魂牵梦萦一个新的世纪。 一 “小康”,一个如此普通的字眼。 正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词汇,伴随着一个民族的步履,牵动着一个民族的心弦,走过了二十世纪的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 这个如此古老的字眼,这个凝聚了整整一代人奋斗目标的字眼,如此鲜明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在这个世纪末,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达到小康——— 一个衣食住行等相对宽裕的阶段。早在春秋战国或秦汉之际的《礼记·礼运》中,就出现了“小康”这个字眼,而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对穷困了无数个世纪、短缺了无数个世纪的中国人来说,这一目标和理想甚至还带有许多童话般的色彩,甚至是神圣的色彩。 为达到这个曾经还是“乌托邦”式的目标,人们奋斗了一个世纪,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是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5年。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中,著名哲学家E·拉兹洛曾这样断言:在二十世纪的最后10年里,我们到达了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关头,我们正在向一种新的社会转变。 对青岛这座整整走过一个世纪的城市来说,这个决定性的历史关头和新的社会转变,就集中体现在“小康”两个字上。早在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为我们设计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1981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91年至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达到800美元;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人均达到4000美元。 前两个目标,我们已经顺利实现。 据一份权威资料显示:到今年底,我国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这一“分水岭”,标志着我们已经正式进入“小康”的境界。而据另一份资料:1993年青岛就提前实现了翻两番,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第三个翻番。而在1999年,青岛人均GDP就达到了1570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6万元,约合1900美元。整个“九五”期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今年预计可达7700元的水平。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3%,1999年下降为44.5%,远远达到了公认的小康水准。 以人均GDP4000美元的水平计算,我们离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已不再遥不可及。按照一般性的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 到1500至10000美元时,经济发展将进入后工业时期的加速发展阶段,那么1900美 元 的 人 均GDP水平,就标志着我们已经乘上这一加速发展的快车,向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逼近。 这是一种跨越性的巨变。 如果说,从80年代到90年代,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主要还是体现在衣着、饮食或者家电上的话,那么90年代特别是最后5年,这种变化已集中地体现在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网络消费等等消费之上。仅住房消费方面,到今年底,城区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比“八五”末增加3.4平方米。 如果说,从全国来看我们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商品极大丰富,卖方市场已经戏剧性地转化为买方市场的话,那么作为开放前沿的青岛,已经度过了一般性商品的丰富阶段,进入整体消费的结构性调整阶段——— 即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进军。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远远快于全国平均速度,居于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前列。 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广大农民身上。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让我市广大农民顺利完成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关注的战略性课题。 面对这一战略性课题,“九五”以来特别是近两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短短几年的时间,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农业生产获得了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个体和私营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外向型经济起步良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有效转移,农村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二三产业增长迅猛,这一切都成为农民增收的直接推动力。目前,全市13.7万家乡镇企业已吸纳了110多万富 余劳动力,仅提供支农资金就达4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来自乡镇企业。 从这份数字资料我们可以窥见到这种增长的轨迹:199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25元,1998年为3177元,1999年达到了3416元,而今年预计将超过360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我市农民在1998年就达到了小康标准,而且超出小康标准值369元。 1998年,市郊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由温饱初期的57%以上下降为49.5%,低于50%的小康标准值,稳稳当当地跨入小康行列。由“温饱”到“小康”的根本性转变,使广大农民的整体生活有了跨越性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也同时体现在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 在如今的广大农村,砖瓦房已经开始落伍,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正逐渐变得司空见惯,目前整个农村的楼房比重已接近30%;过去可望而不可及的电话,已成为许多农民的寻常消费品;过去城里人独享的有线电视,也已成为农民家庭的“座上客”。特别是在近郊一些农村,人们的衣着、生活方式已和城市没有两样,而且其住房早已大大超过城里人的水平。不仅仅是衣食住行,有资料说,在我市广大农村,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已占农民全部生活消费的16.9%,比小康值的10%超出6.9个百分点。 小康的跨越,不仅仅是一种理想的实现,作为经济与社会的分水岭,作为世纪更替的风向标,它还鲜明地标志着一个重要经济转型期的开始,标志着我们将把一个更加安康富足的青岛带入二十一世纪。 跨越小康,我们就步入了一个新的门槛。 跨越小康,我们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 文明,一个如此熟悉的字眼。 正是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叫响了二十世纪的最后5年,叫响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九五”经济跨越的不息脚步声中,现代城市文明包容着前所未有的内涵,静悄悄地走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心灵。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我们在塑造一座丰饶的经济园林的同时,也营造了一座风景如画的文明园林,并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现代城市,文明的积聚之地。 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在二十世纪的最后5年,我们确立了这样一条思路:塑造一座城市的灵魂,比塑造一座城市更为重要。这种塑造,是在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相互对接,区域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融之中,在我们日益兼容并蓄的开放手笔中迅速完成的。这5年时间所发掘、营造、浓缩和承载的文明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浓郁、更为丰满,更具有脱胎换骨的意义。 这种不懈营造,来自于一项项的文明工程———像筹划经济工程一样筹划的文明工程。 这种文明工程,首先体现在“城市素质”的塑造上,而“城市素质”的首要工程,即是城市“群体素质”工程。 “九五”初始的1996年,以创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做文明市民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一做”活动,打响了“九五”文明工程的第一炮。以这一综合性的文明工程为基础,“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活动,“树立青岛人良好形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八不劝戒”活动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文明工程相继推出,一时间,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词汇一样,“精神文明”,也成为人们最琅琅上口、最时髦的语言。 随便撷取这座城市的一缕清风,你便可以看到这种持久不懈的文明工程的威力所在。80年代末期,本报曾发表过一篇评论,对道路两侧新植花草完好无损大加赞赏,并将其视为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而在“九五”期间,开放式的城市园林逐步遍布城市的每一个区域、每一条道路、每一个院落,人们不但无须对这些花草树木进行特意的“圈养”保护,而且这些开放式的公共园林一出现,即有许多单位和个人自觉担当起义务护绿的责任,许多小学生争先参加“护绿小卫士”,人们甚至把自己种植的花草搬到社区的公共场所,来美化公共环境。 这种自觉的文明行动,与80年代末期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文明工程,甚至已经从“政府工程”演化为“市民工程”。 “文明——从我做起”,吸引了大量市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投身文明工程,使“讲道德、树新风、爱社区、做奉献”蔚然成风;“人人参与、美化家园”行动,动员了大量市民——从耄耋老人到弱冠少年——积极参与城市美化行动,“住在青岛、热爱青岛”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种一棵纪念树”活动,凝 聚了一大批热爱自然的市民,绿化植树,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够浏览到这种文明的风景——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希望工程”遍布我市广大农村,帮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市民踊跃参加,让孤儿回家过节的动议让市民争先恐后,本报等单位今年发起“西部捐绿”行动,在短短的时间内即募集了数以十万计的资金……人们在用点点滴滴累积的实践 ,实现着《青岛市市民文明公约》和“八不”市民行为规范,并逐步将这种约束性的公约和规范,融化为潜移默化的内在素质。 这种对文明的渴望甚至已经越过城市,走入沃野中的千家万户。 在这里,乡规民约已逐步从“约定”变为“俗成”,日益增多的文明村和文明户成为乡村沃野的另一道风景。在这里,一个“星级”文明家庭会成为四邻八居艳羡的对象,一个文明村也必然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新型村庄。在岛城第一村的城阳村,人们甚至拿出高达400万元巨资,设立精神文明奖励基金,年年重金奖文明。 这种对文明的渴望,甚至已经超越概念的范畴,变成了一项项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素质的巨大工程。从史无前例的棚户区改造到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从前所未有的海泊河治理到东海路和香港路环境大道建设,从十大山头公园建设到青银路环境工程,从以五四广场为代表的10余处大型城市广场,到八大关、八大峡等园林工程,从城市街头数以百计的雕塑到国内最大规模之一的海滨雕塑园、文化名人雕塑园,从夜晚一片璀璨的亮化工程到白昼井然有序的宽敞大道,从巨大的小涧西垃圾处理场到洋溢着现代文明的垃圾分类收集……在光阴如梭的5年时间,我们投入了数十亿、上百亿的资金,用于城市环境的大规模整容,我们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几十年都没能实现的世纪性跨越,这5年所塑造出来的魅力,比以往任何一段时光都更为光彩夺目。 这种对文明的渴望,甚至已经演变成一项项的名牌服务工程,大大提高了城市功能,丰富了城市文明的内涵。 “公用 98111热线”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有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市民服务热线,人们亲切地将其称为“连心线”。在岛城,你只要拨打98111这个号码,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公用事业所属水、煤、气、电的便捷服务,这种文明的服务模式,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轨;“古力一家投”热线,一举解决了古力堵塞求告无门的弊端,市 民一个电话即可“化险为夷”,而遍布市区的社区服务热线,更是将文明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人们在遇到困境时,社区热线会引来四面八方的热情援助。 这种对文明的渴望,甚至已经上升为对“法制城市”的追求。 从1996年到2000年,在短短的5年依法治市历程中,我们不断营造着完善的城市法制环境,法制文明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整个文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5年间,仅市人大常委会修改或通过的地方立法即达50余项,初步构建起从经济到社会比较完整的法制框架,使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司法环境日益改善,有事打官司甚至“民告官”已是司空见惯,公证、仲裁、律师已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用短短5年的时间,实践了“文明城市首先是法制城市”的论断。 这种对文明的渴望,甚至聚合成创建国家级城市名牌的决战。 “九五”期间的短短几年,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洁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重头名牌,几乎囊括所有国家级的先进城市品牌。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名牌,标志着我们城市的基本功能和整体素质有了根本性的跨越,标志着我们将把一个更加文 明的城市引入二十一世纪的征程。 “九五”文明进程,是面向新世纪城市素质的一次精心锻造,是文明与进步的另一种诠释,对于一个置身于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立足于未来竞争的开放前沿城市来说,这种锻造和诠释,标志着百年岛城一个文明新纪元的开始。 三 城市化,一个如此动听的字眼。 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城市化”是所有流行语中最为新鲜、最为诱人的词汇之一。对一座开放城市来说,一个“城市化”包容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开放进程、工业化进程、发展进程的所有内涵。对一座开放城市的农民来说,一个“城市化”则预示着一种“脱胎换骨”,预示着能够脱离单一的 “土地经济”,加速融入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而对一个发挥着“龙头”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来说,一个“城市化”,则表达着一座城市摆脱“小家碧玉”,迅速走上作大、作强之路的愿望——建设一座现代化国际城市。 从1996到2000,面向二十一世纪、欲与环太平洋各大经济中心城市一试高低的青岛,正是走过了这么一条迅速做大、做强的“城市化”之路。 据有关资料,截止到2000年,青岛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4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30%的城市化水平是城市化进入加速期的标志,那么一个40%的水平,则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加速阶段的冲刺时期。 进入二十世纪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正在更多地体现在国际化城市的竞争之上,而区域与区域的竞争则更多地体现在中心城市的竞争之上。城市化战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正是站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策者高瞻远瞩,在“九五”之初即确立了积极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并迅速将这一战略付诸实施,一个梦想中的现代化大青岛由此逐步变成现实。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战略,基于将城市“做大”的愿望,经过决策者、规划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青岛市新一轮总体规划(1995至2010)在“九五”期间正式出笼。这部放大未来、描绘未来的宏大蓝图,涵盖了青岛二十世纪末最后5年及21世纪初前10年的发展方向,包容了从城市规模到人口规模,从城市经济到社会发展,从主 城定位到辅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发展模型,确立了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这样一幅蓝图,使原先南北狭长、带状发展的青岛,扩展为拥抱胶州湾、东西两翼并举的大青岛,一个特大城市的风姿已见雏形。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战略,基于将城市“做强”的愿望,我们以城市化为基础,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在致力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致力于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努力将青岛推向世界、扩大影响、营造国际性城市的浓厚氛围。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啤酒城成为其中的明星标志。仅“九五”期间,即有以色列、荷兰、英国、智利等国家的4座城市,加盟青岛市国际友好城市的行列。 1995年前,我市只有一座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而从1996年至1999年,德、韩、美、瑞典等八个国家的10座城市,成为青岛的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胶南、平度、胶州、莱西、城阳也均有了自己的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其合作触角已几乎遍布世界五大洲,青岛的国际地位由此大大增强。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大支柱。没有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可能获得迅速提高,而没有工业化这台发动机,城市化进程就无法获得加速的动力。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竞进”的最终结果,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城市现代化。 正是明确了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战略关系,从1996至2000,青岛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直接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到1999年,我市的工业化率已经达到了42%,这样一个比例,标志着我们已经具备了加速工业化的条件。特别是随着城市周边区域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高科技工业园等城市化工业园区的不 断壮大,城市边缘经济的迅速崛起,外向型经济的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直接优化了工业结构,使“工业化”的“含金量”逐步提高。 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九五”期间城市化的集约能力。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一时期,我市小城镇建设迅速起步。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中小城镇不断壮大,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方兴未艾,以中小城镇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已稳占青岛经济的半壁江山。1999年,5市经济总量占 全市的比重为42%,预计今年将达到50%以上。目前,全市乡镇、办事处已发展到150个,村镇总人口461万余人,五市三区的总体规划全部完成,100%的建制镇完成总体规划,现代化新城镇的格局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县级市为辐射、乡镇为补充的城镇网络在我市初步形成,整个城市的“工业化”态势日益明显,像城阳等近郊一带,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五、六成以上。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将进入城镇建设的膨胀期,居于城市竞争前沿的青岛,面临着将城市 “做大”、“做强”的最新机遇和挑战,进入“九五”末的2000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战略举措,规划了二十一世纪初城市化进程,确立了建成一个现代化大城市、五个现代化中等城市、1 6个各具特色的重点城镇以及80个小城镇的宏伟蓝图。 这种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最新进程,将在二十一世纪初凝聚成青岛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匆匆步履,由“城市化”和“工业化”这两个巨型车轮组合而成的隆隆战车,将迅速地拉近我们与现代化的距离、与世界的距离。透过新世纪的曙光,将未来的进程拉近,我们会洞悉到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灿烂前景,这个崛起于太平洋西岸的现代化 城市,这个逐步拥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城市,将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开始一个新百年的征程。 承前启后的“九五”,继往开来的“九五”,意味深长的“九五”。在这座城市改革开放20年的诗意历程中,辉煌“九五”是最“余音绕梁”的音节,是弹奏给二十一世纪的最动听的乐章。聆听着这动人的乐章,伫立在潮起潮落的太平洋西岸,透过横贯时空的地平线,我们会眺望到一个款款走来的崭新世纪、一个令我们魂牵梦萦的 崭新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