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月30日讯(记者 张晓楠 徐斌)近日,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坚决破除旧机制、相对落后的产能和供应体系,引领前沿技术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此,市政协委员、青岛华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亮提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具体建议如下:
突出重点方向,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一是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筹领导,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链,加大对国有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支持力度,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二是科学定位招引方向。以“建链”为基础,聚焦“强链”“补链”,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与差异化,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大力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着力提高签约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融入顶层设计,加强战略谋划,聚焦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在做强做优做大核心主业的基础上,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对企业主责主业实施更加动态的管理。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关注投资孵化新产业,鼓励国有企业采取混改、跟投、并购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先小步试验,最终通过时间积累、市场验证,进而完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
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与水平
一是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积极支持国有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深入合作,完善“科研+产业+资本”融合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二是强化国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投入,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助推创新成果优化完善和迭代升级。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考核引导,将重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可以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国有企业人才创新激励
一是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围绕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资本链“四链合一”,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短缺问题。二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适用于优秀企业领导者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与授权的机制。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树立创新创业行业示范,引导同行业企业对标学习。三是完善产业型人才激励和考核机制,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将激励资源向承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任务的、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倾斜,灵活运用股权激励、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个人或团队创新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优势。
营造良好生态,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模式
一是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之间沟通对接,探索建立资源信息共建或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合作。二是建立国资国企项目招引合作平台,建立多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项目发现机制,向早期前端布局,投早、投小、投硬核、投长期,逐步产生集聚效应。三是探索建立有效的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制,筹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风险补偿、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多样化的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对国有企业拟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四是鼓励国有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方等机构合作,通过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PPP基金等,有效对接资产端与资金端,以“产业导入+项目导入”为切入口,实现“资本+产业链”模式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