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2023-12-20 14:20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柳宾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文脉中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而生成的对于中华文明的信心和信念。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众多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明虽屡遭内外冲击和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近代经历了种种磨难和重大挫折,但中华民族融为一体的状态没有改变,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没有毁灭,且文明传统历久弥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系统研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对中华文明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在此前产生的所有文明中,历经两千年以上,即使遭遇王朝更迭依旧保持文明特性连贯性的只有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以及丰富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积淀成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文化魅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赋予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始终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立足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团结统一的家国意识、民为邦本的治理理念、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和重仁守信、爱好和平、匡正扶善、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基因和精髓要义,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内涵,同时注重创新表达、紧扣时代脉搏,更加生动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文明广度、精神高度和现实温度,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深层次地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实践,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任务、制度保障、研究阐释、保护整合、教育引导以及内外传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多重机制的联动,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秉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始终以包容的姿态推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先秦时期,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推动形成了强盛的秦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乎以往;隋唐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宋元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为明清两代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千百年来,王昭君出塞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下嫁松赞干布、金成公主嫁与吐蕃尺带珠丹等,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团结友好的象征。正是这种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点,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情怀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融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彼此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隋唐时期遣使来华和鉴真东渡日本、元朝马可·波罗来华、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文明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的典型案例。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兴起,乃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引进,都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性的充分体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展现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使中华文明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华文明的积淀和发展,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广阔的环境和平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系列问题叠加,共同发展、普遍安全、文明进步的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文明立场,坚持洋为中用、批判吸收的文化发展道路,借鉴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内容、拓展新空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发扬“天下为公”“崇信修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等中华优秀传统世界观理念的当代价值,不断增强跨文化的传播力和穿透力,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指引;要以文化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化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使中外文化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坚持守正创新,在文化“两创”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守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同时以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两创”方针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演进中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

一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绝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全面移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应该按照当今时代要求、现实社会标准和当代中国人思维,以现实为尺度、以服务于现实为旨归,从创作理念、内容表达、形式风格和传播渠道等各个层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力求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意识形态、人文精神、哲学思想、教化思想、道德观念等与现代社会接轨、与民众需求吻合,为今天所用、为现实所用,使之展现出新的文化样态,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再造。

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应立足于解决当今时代的现实问题,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升与超越,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出发,在充分尊重而不是背离传统文化思维特征和思维主线的前提下,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中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的、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内容和文化因子,在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实现其内涵上的补充、内容上的拓展和观念上的完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同时,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恒久魅力。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