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文旅融合助推青岛都市圈发展

2023-12-11 16:32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编者按

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日前,青岛市委党校以“文旅融合助推青岛都市圈发展”为主题,举办了2023年第三期山海观论坛,与会专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文旅融合助推青岛都市圈发展献计献策。现将部分学者的理论观点摘要刊发。

政策协同发力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马秀贞

10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黄河流域广阔腹地。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万人。

《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推进及后续相关政策的落地,将给整个都市圈文旅及其相关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为此,青岛应抓住机遇,研究政策协同发力问题,打好推进青岛都市圈文旅融合发展的“组合拳”。由于相关政策众多,政策内容、分类各异,有“两两”组合、“三三”组合乃至更多个政策的组合方式。考虑青岛都市圈有关政治治理层级、现实需要及可行性,本文提出三条政策协同路径,通过多策并举、综合施策,做好政策加减法,减少政策摩擦和碰撞,形成最大的政策合力。

注重“投资+消费+开放”的政策协同

投资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和主要增长点,具有双重效应:一是快速扩张社会需求,产生外部正向溢出效应,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增加文旅项目,提高文旅供给水平,优化文旅资源和产业结构。文旅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消费,在新时代已成为大众普遍消费,是愉悦大众和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精神消费。青岛都市圈文旅融合发展,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必然为青岛都市圈带来经济增长新动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扩大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同样重大,但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更要将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

注重“投资+消费+开放”的政策协同。在投资政策方面,青岛要牵头都市圈相关城市,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发挥投资对优化文旅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围绕文旅内容,如创意生产、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消费场所设施、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增长率,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文旅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加大对文旅实体投资支持力度,补好文旅重点领域民生和公共服务短板。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提升文化装备水平,加强文化产业数据中心、云平台等“云、网、端”通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建设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文化双创服务平台。

通过有效的消费政策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发挥青岛消费示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和推动都市圈各城市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鼓励都市圈各城市因地制宜举办文化消费季、消费月、消费周等多种形式,促进消费活动,完善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丰富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优化夜间餐饮、购物、演艺、娱乐等服务,构建多样化夜间消费场景。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型消费。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品牌打造、精准营销等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互促。

通过有效的消费政策改善文旅消费环境。盘点都市圈文旅资源,改造提升现有文旅消费场所设施,推进文化消费网点建设。鼓励建设汇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文化娱乐场所、博物馆、美术馆等在内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向文体商旅综合体转型,支持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品位步行街。提高文化消费场所、场景支付便利度,规范发展文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网络消费新方式,提升数字化预约能力,提高文化消费便捷程度。推动各地建立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

发挥对外开放对文旅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青岛上合示范区引领和平台作用,不断增强青岛都市圈链接世界的能力,稳步推进文旅多双边贸易合作。

注重“制度改革+科技创新”的政策协同

制度改革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有一定侧重点和差异,但具有共同的创新基因,应该抓住创新这个核心,实现政策的协同、融合。

青岛都市圈要在国家顶层设计下,加快破除制约都市圈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注重以制度型开放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共建一体化开放市场,推动交通、政务服务、医疗联通互认,开展都市圈同城化试验,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机制,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及信息共享,推进法定检验单位鉴定结果互认,强化环境联防联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执法联动。

在国家顶层设计下,深入实施都市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青岛都市圈创新资源集聚和技术转化功能,共建创新共同体,形成开放型、网络型、融合型都市圈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协同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家海洋科学城为核心承载区,统筹优化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布局,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加快构建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梯次发展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和重大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做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提升都市圈技术输出能力和产业创新活力。

注重“普惠性产业+精准性产业”的政策协同

青岛都市圈文旅融合发展必然需要产业政策的助推,以引导文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相关产业政策从功能上可分为横向产业政策和纵向产业政策,横向产业政策具有普惠性,纵向产业政策具有选择性,都有存在的必要,需要注重“普惠性产业+精准性产业”的政策协同发力。

普惠性产业政策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和制度框架政策。基础设施政策包括传统基础设施政策和新型基础设施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包括教育、培训、人才及政策,制度框架政策包括竞争政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普惠性产业政策对全域产业、企业、区域、项目等没有差别待遇,市场主体平等享有政策实惠;精准性产业政策主要是对圈域重点项目、企业、产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扶持政策,也包括衰退产业、项目退出的调整援助政策。

在普惠性产业政策方面,青岛都市圈要创新公共服务模式,获得圈域同城化便利和政策实惠。在人力资本等社会政策方面,推进教育、培训、人才政策一体化进程,合力打造创新人才富集区。深入实施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扶持项目,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业内领先企业为重点对象,不断推进培训体系、师资力量体系、协作机制和资源平台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机制,推进跨区域人才互认,出台人才协同发展专项支持政策,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建立高层次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机制,推进跨区域人才互认,出台人才协同发展专项支持政策,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联盟。

在精准性产业政策方面,青岛都市圈要对重点资源、项目、企业、产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等进行精准扶持。用好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政策,争取各类财政资金、基金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投入方式,提高投资效率。持续推动落实国家相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要依托文旅单位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文旅产业数字化战略,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广播电视。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与历史文化遗存有关的古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公园建设。

注重精准性产业政策和普惠性产业政策的配合,精准性产业政策要避免过多、过宽、泛化、碎片化、行政化和损害公平竞争,要优化精简、突出重点、集中发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供应链、产业链)、重要创新链及其关键环节;要更多发挥普惠性产业政策在改善营商环境和促进公平竞争方面的作用,形成增进与扩展市场化、法治化为取向的政策体系,兼顾精准性、普惠性政策的协调均衡。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