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日前,青岛市委党校以“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主题,举办2023年第一期“山海观”论坛,来自市委党校及驻青高校等单位的多名学者提交论文并参加论坛,围绕主题交流前沿思想,深化理论认识,形成系列成果。现将部分学者的理论观点予以摘要刊发。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贾乐芳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从构词的角度看,从“马克思主义行”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者都是短语,均属于主谓结构,简单明了的一个“行”字,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陈述,又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肯定。两者之间既有所区别,又内在一致。从所指的对象来看,前者指的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者;后者指的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继承者和创立者。或者说,从指称的范围来讲,前者是全指,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范畴;后者是特指,指的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囊括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前者是高度抽象的概括,后者是相对具体的表达;前者是后者的逻辑前提,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归宿。从前者到后者,是一种递进和深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行,行在哪里?行在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的信仰,并且是具有历史穿透力的信仰;行在可以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并且正在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行在哪里?行在伟大的建党精神,行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行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体认与把握。中国化是具有空间氛围的概念,时代化是具有时间色彩的范畴,两者都有显在的中国作风。时代化是一个历时性概念,既是绝对运动的,又是相对静止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内在即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以“两个结合”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
郭金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中国传统文化。2021年3月,他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时谈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的研究,更要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成为社会大众内在自觉认识深化问题。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才能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境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形态;“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崔军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深刻揭示了“第二个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打破了对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必须与俄国打成一片,一切均借俄助,中国革命只能以俄为师。直到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才有了“第一个结合”的总结,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思想解放。中国革命绝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进行。中国革命与建设必须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窠臼,不能因袭抄写共产国际决议,不能机械模仿苏联经验,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依据。“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都离不开自身历史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越是接近伟大复兴目标,越是要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自身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就是要正本清源,解放思想,用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用马克思主义激发中华文明,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系统回答了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之争,贯通历史与现实,连接理论与实践,回应了左右之争,开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推进理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知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孙喜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表明,二者之间有着相契合的内在机理。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使其散发出浓浓的时代风韵;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重要的文化载体,使其蕴含着中国风、中华情。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大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伟大的奋斗历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赓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精神、人文道德规范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概括、挖掘、弘扬、创新其中精髓资源,以时代精神激发生命活力、价值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当代文化相融合,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在近代中国复杂的现实社会状况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并最终在中国扎根,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理念,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高度契合,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文化沃土。此外,这些价值理念以中国人所熟知的语言风格、语言技巧呈现出来,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坚持二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内涵,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续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并为其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契合性。比如,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与“天下大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与“和而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理论与“协和万邦”等等,这些都是二者契合的鲜活例证。正是诸多契合点,让中国人民从情感上对马克思主义有着特别的亲近感,促使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嫁接”,而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聚变,成为新的理论优势,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虽形式简约但意义重大而深刻,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重新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展现新的时代风采。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从三个维度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
贾圆鑫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称其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肥沃土壤,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性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主体。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为实现“第二个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总结世界各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指导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但“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坚持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坚持。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肥沃土壤。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外来文化的传播和输入,从来不可能是全面移植,而必须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才可能在本民族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能根深叶茂地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在欧洲的理论,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的革命观、实践出真知的实践观、明确人民群众地位与作用的群众观、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等思想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吻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为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为实现“第二个结合”增添了肥沃的土壤。
再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性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探索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关键在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把我们的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切实结合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中华民族从受欺辱、受压迫的处境中真正站起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引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第二个结合”
邴薪颖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曾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西方现代文明无力解决当下的发展难题,而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坚持“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中华文明延续千年、传承至今,既在于中华文明蕴含的统一性、包容性,也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难免有不适应时代的方面,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焕新古老的文明,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第二个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中华文明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家园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来自人民的文化,是融合汇聚了我国各民族、各区域的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以共有的精神特质来构建人民精神家园。西方现代化模式及其遵循的现代化文明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危机和价值认同缺失等问题,人在精神家园的失落中片面地发展,成为“单向度的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文化相适应,以文化基因构建群体价值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个结合”是以非对抗性的文明新形态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的需要。西方国家主张将基于西方现代化道路产生的价值观念作为全人类的普世观念,但现实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的系统性风险,西方现代文明愈发苍白无力,对抗性、掠夺性的文明形态无法适应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等正说明各个文明形态无论大小、贫富都有自身价值,应该和睦相处,这对打破西方霸权文明形态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旨在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之谈,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焕新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智慧与文明基因,超越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困境,努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李明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论述,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示着我国各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方向,这一认同方向的共同文化根基则是中华文明。因此,阐释中华文明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意义,对于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大理论主题的深刻内涵及其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理作用和学术意义。
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内涵,可以看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文化力量首先源于实践和交往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观察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间不断扩大经济交往范围,形成紧密的社会交往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各民族文化也随之交往交融。在文明内部融合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根基得以确立,即各民族多元文化汇流而成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内含的文化价值意蕴是在历史时空中展开的,并带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充实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内蕴,奠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导向。因此,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是中华文明特质,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繁荣的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构建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这说明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益于各民族人民的伟大贡献,也得益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汇集。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内部的交融汇流,中华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我国各民族的集体贡献。因此,探索中华文明的根基意义,需要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属性,也需要明确中华文明内含的文化价值意义,从而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方向,也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向心力和文化价值凝聚力。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