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本报7月18日讯 专项整治是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检视整改环节的重中之重,直接关乎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近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落实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组织10个区市卫生健康局、10家委属医疗机构负责人讲做法、谈创新、找不足、说打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不满意问题,真正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针对问题不足,市卫生健康委从提升患者门诊就诊体验、提升患者住院体验、提升患者诊后体验、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改善基层诊疗设备和服务环境、深化慢性病医防融合等6个方面列出了30条具体整改措施。
提升患者门诊就诊体验,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舒适感。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全面实现预约就诊,预约时间精准到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段。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将开诊时间提前至7:30,分流近10%的患者,减轻了就诊高峰压力;在中医等特色科室试点开放晚间门诊,为上班族提供就医便利。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延伸便民服务范围,推行“一站式”服务,增设流动导医,开展扫码预约复印病例等便民服务,让患者少跑路。
提升患者住院体验,让患者就医住院更便利。市南区人民医院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医疗专护病区运行“无陪护病房”为患者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将综合服务、床位管理、出入院办理、医学证明、信访投诉等整合到一个区域,实行“一站式”服务;出院患者床旁结算率达75%以上,其中感染科隔离病区、绿色通道急症患者实现“出入院床旁结算”。
提升患者诊后体验,解决患者后顾之忧。李沧区建设“互联网+护理”平台,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多样化、差异化护理服务。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开设助产士、母乳喂养等线上门诊,开通24小时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各学科建立微信群为出院患者提供咨询服务。西海岸新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互联网+护理”、居家医疗服务比例均达100%,开展服务项目60项,服务患者4100人次,满意率100%。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医疗资源。西海岸新区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省立医院等成立岐黄学者传承工作室、泰山学者工作站,建成40家名医工作站,929名医务人员常态化下沉一线,基层“天天有专家”坐诊。即墨区全面启动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选派50名医务人员下沉基层协助业务提升,推动基层医院特色专科建设。
改善基层诊疗设备和服务环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城阳区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先进设施设备配备,全区205家集体卫生室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配备率达100%,老年友善机构环境整治完成率达到100%。胶州市以全民健康为导向,市镇联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硬件设施,新建扩建村卫生室116家,智慧随访及康复理疗设备配备比例达100%。
深化慢性病医防融合。市南区积极推进“家医专区”试点,做实“三高一慢”筛查项目,稳步推进50项健康行为积分激励机制,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提升患者健康素养。崂山区立足服务健康,深化慢病医防融合,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医防协同合作机制,为2864名“三高”患者提供一体化诊疗服务。
在整改过程中,各单位坚持刀刃向内、自查自纠,主动亮明问题。如部分区市存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方面急需破题、信息化建设有短板、医院智慧服务能力仍需加强等问题;部分医院存在知名专家供需矛盾大,诊间结算、床旁入院等信息化便民措施仍需提质扩面等问题。今后,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为契机,紧盯看病就医不够便利的难点、堵点,强化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诊疗水平,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