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校社联动堆肥循环开新篇 惜福镇小学"共建零废弃校园"见成效

2023-07-08 14:53 作者:任俊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城阳区育才小学与惜福镇小学“红领巾手拉手”开展“零废弃校园”。

青岛新闻网7月8日讯(记者 任俊峰)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位于崂山西麓,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让这座小镇成为盛产樱桃、红杏、桃、葡萄等的“水果之乡”。惜福镇小学是坐落于此有百年历史的老校。1997年学校重建,现有师生900余人,学生都是来自附近的农家子弟。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惜福镇街道垃圾分类办的支持下,学校积极向城阳区育才小学学习零废弃低碳循环知识。2023年新学期开始,两校校长亲自带队开展“红领巾手拉手,共建零废弃校园”活动,在百年老校中开辟出“垃圾分类站”“厨余落叶堆肥角”“生态幸福农场”等新的生态教育区,结合劳动教育开展垃圾分类-厨余落叶堆肥-生态种植循环教育实践,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探索,在探索中培育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城阳区育才小学的苏静副书记将堆肥“黑金土”作为种子赠送给惜福镇小学。

惜福镇小学付振东校长表示,在城阳区育才小学纪松丽校长、苏静副书记的示范带动和城阳区堆肥指导中心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红领巾手拉手,共建零废弃校园”给校园带来了改变,惜福镇小学在一个学期里实现了厨余落叶堆肥和生态种植利用的循环,并达到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目标。

走进校园堆肥区,看见“变废为宝校园堆肥”系列科普宣传牌醒目地粘贴在院墙上。堆肥箱静悄悄地守护着堆肥。课间休息时,孩子们结伴而行,路过“堆肥区”时,忍不住停下来观察交谈。

春季开学伊始,学校邀请青岛你我创益社工的堆肥指导专家封双老师入校,向孩子们讲解堆肥知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一层厨余垃圾加上一层干料落叶、菌粉,经过科学配比发酵45—60天,就会变成“黑金土”,用它种植植物,就会成为植物宝贵的自然养料……孩子们了解到这些知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从学校食堂收集了大量厨余垃圾,变理论为实践,开始“三明治”堆肥,待厨余垃圾发酵后和沙土融合在一起,变成营养土“黑金土”,为学校“生态幸福农场”的瓜果蔬菜茁壮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有机动力。

少先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堆肥,亲身参与到堆肥的过程中,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理解如何用自然友好的方式,将人、社会、土壤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知道了堆肥的生态效益:既能保护校园环境,又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实现绿色循环。

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纷纷拿起工具,行动起来,将堆肥产出的黑金土混合到土地中,一块块本是坚硬的地表,很快便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变得松软。

学校开辟“生态幸福农场”实践田,设有中药区、蔬菜区、果树区,三年级到六年级各班分配实践田一块,根据时令节气,开垦、耕地、播种,移苗,浇水,收获,最后送进厨房,端上饭桌,体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盛夏时节,惜福镇小学生态幸福农场里各种青翠缠绵成一片,深绿配浅绿,吸纳着阳光雨露,所有的蓬勃和美好,都在欢迎收获季的到来。惜福镇小学学子带着铁锨,挽起裤脚,直奔幸福农场,用铁铲作为回馈田野的礼物,收获丰盛的土豆。

垃圾分类生态文明的春风吹进了惜福镇小学校园,学生通过垃圾分类厨余堆肥生态种植的劳作,将劳动行为转化为技能,将环保意识转化为态度,将垃圾分类转化为习惯。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面前,孩子们在亲自体验与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技能,真实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奥秘,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呵护家乡山水、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堆肥生态种植做起的生态文明习惯。暑期来临,相信孩子们会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生态循环本领带入家庭和乡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