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网评 | 一个“好”字,读懂山东“两创”

2023-03-12 18:20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近日,人民日报多次整版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山东这一亮丽名片被持续擦亮。

说起山东的好,最近频频火出圈的还有“山东好人”,不管是青岛春节期间海边救人的市民,还是近日游客在威海感受到的暖心事,都展现了山东人大写的“好”字。

好客、好品,再加上好人,这三个“好”背后是紧密相连的,如果看到了这一点,也就能读懂山东的“两创”。

传统文化,是山东的底气

先说“好”字。

网上流行一句话,“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归根结底,人品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算好的人品?我们可以随口说出很多,比如“靠谱”,用《论语》里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来解释,如果能做到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传而习,就是好的人品。其他还有类似的善良、忠厚、诚实等,如果具备这些品质都可以说是人品好。

人品看似无形,实则无处不在,时时、事事可见。好的人品,从小处来说,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从大处来看,又来自于社会大环境的熏陶。而这几个方面,山东都完全有底气和自信说“好”。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发源地,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基因。这里人才辈出,曾诞生了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等文人墨客;浩如烟海,孕育了《诗经》《论语》《孟子》《大学》等经典古籍;名胜古迹遍地开花,黄河在此处入海,泰山于群峰中伫立,齐长城、大运河、蓬莱阁……兼具人文和历史的双重底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风化俗,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人接力传承,造就了“厚德载物”的山东人。

做事先做人,事情做得好,一定要有好的人品。正因为有了“山东好人”,才会有“好品山东”。两千多年前,孔夫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不是“好客山东”最好的注脚和诠释?

“好”字背后,根源一定是好的传统文化。

深厚底蕴,是山东的福气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方针。

近十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牢使命担当,正积极响应新时代的使命号召,发挥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深耕人文沃土,带动文化“两创”走深走实,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何其有幸,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美誉,儒家文化指导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规范,是中国人明礼守德、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

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源头活水,方能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近年来,山东没有浪费这种儒家文化诞生地的福气,把深厚底蕴的“福气”变成“志气”,始终把文化“两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实施《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 年)》,高屋建瓴,提纲挈领,指引了传承发扬齐鲁文化的新时代使命。

去年9月,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包含230函、1816册、215种元典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新书发布,大型文脉工程《齐鲁文库》正式启动,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

文化活力,展现山东的豪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两创”落地,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山东得以“新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一众国际性活动,已成为让齐鲁文化走出国门,展现国际影响力传播力的重要桥梁,也成为世界了解山东、感受中华文化的特色窗口;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山东聚焦传统工艺,深入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打造手造重点产业集群等十项重点任务,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2月10日,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会议在济南召开,对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作出安排部署,成为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

百花齐放,聚势创新。坚持“两创”方针,奏响新时代文化强音的山东,同时又展现了一股豪气。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山东文化“两创”正在美丽乡村的广阔土地上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好客、好品、好人,世人看到的“三好”兼备的山东,也应看到其今天与昨天的渊源。而大力推进文化“两创”,又让我们预见了山东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