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青岛部分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之后,2023年仍有部分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至3月31日。免除门票,自然让游客们倍感欢欣鼓舞,但是免除首道门票并不意味着景区大门常打开,游客可以随意入内参观,许多景区在参观之前需要提前网上预约,预约成功之后才能在指定时间入内参观。
但是预约已经成为了横亘在游客和景区中间的一道墙。就拿海底世界来说,有相当数量的游客每天早晨9点握着手机准时进入预约页面,但大部分游客一番操作之后收获的都是“预约已满”,每天的预约空位都会在两分钟之内被抢光。一张免费预约票,抢到手的难度堪比春运时抢火车票。想去的游客无奈只能明日复明日,日复一日的重新预约。
但是也有人发现了成功入内游玩的密码,就是放弃免费参观的路子,改为花钱买票参观。在海底世界的售票网页上,0元的单人票永远都是灰色售罄状态,但是捆绑其他商品的门票则一直显示可以购买,这些搭售其他商品或者项目的门票分别从99到近200元不等(普通成人),搭售的商品有不同档次的玩具,还有海底世界到奥帆中心的单程船票。但比起海底世界曾经170元的单人票价,当然还是便宜了很多。不仅如此,还有网友爆料,海底世界门口有不少黄牛倒卖免费门票,30元一张。
本来是免费参观的好事,最后还是要游客实施“钞能力”,而且有大批的游客因为预约不上门票而在网络平台发起牢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好多游客将自己怎么也抢不到预约票的经历发布到了网上,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这种情况的产生,并非一天两天,而是从免门票的活动开始一直延续至今。那么,难预约的情况有改善吗?从目前网友的反馈来看,显然没有什么改善。
你看或者不看,一个充满魅力的水族馆就在这里,整个城市只有一个,属于稀缺资源。想要参观巨大浴缸里的鱼,想要站在传送带上享受在海底的感觉,这一地区的游客就必须要参观海底世界。景区相对于游客,往往站在相对强势的地位,因为他们垄断了一定的资源。换句话说,想要参观景区,就必须为景区对景点进行的管理和相关服务买单。只要有垄断存在,傲慢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傲慢可能存在于很多方面,比如难度堪比春运抢票的预约制度。景区给出的公开理由是预约制能让景区控制人流,保证安全云云。但有意思的是,真金白银购买的门票完全没有任何限制,只需要游客付钱买票即可。既然是要控制人流,为什么免费预约就要控制,而花钱买票就不需要?这无疑是一种明摆着的双标。而垄断产生的傲慢能让强势方对弱势方的感受并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我就要控制免费票的人数,让你不得不用钞能力,你奈我何?”
如果这是一个私人领地,有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因为私人经营必须以营利为上。但问题是,这样的问题处在一个国资控股的景点。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也就是说国企在营利的同时,如何做好社会服务也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部分A级景区免除首道门票,本身就是旨在吸引更多游客,振兴旅游市场,提高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美誉度,恢复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游览兴趣。但是把免票游览加一道预约工序,再把预约方法搞得复杂,几乎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想要免费参观的游客“再见吧,我不欢迎你。”
在网友的反映中还提到,因为没能成功入园咨询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请他拨打12345投诉电话投诉他们,并建议恢复景区收费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是多大的矛盾,才能让景区鼓动游客投诉自己?是多大的工作压力,才能让景区认为只有收费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能把景区逼到这份上,看来矛盾和压力是不小的。
要不,索性请他们恢复收费?利字摆中间,公益放一边,让拥有“钞能力”的人去参观,没有“钞能力”的游客对这里退避三舍。
如果真是这样,游客吸引不来,市场振兴不了,实在是一个让人不愿意看到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