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成预制菜产业高地!青岛预制菜全产业链规模冲刺千亿元

2022-11-17 14:28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11月17日讯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产加工能力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突出、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预制菜产业体系。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进行政策解读。方案提出把我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的总体目标定位。将打造15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达到100家,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

image.png

《方案》对预制菜产业发展明确了总体规划布局,部署我市预制菜产业构建“2+7+N”的布局架构。“2”是建设两个国际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在莱西创建的中国(青岛)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在城阳创建的中国(青岛)农业食品创新园。“7”是布局7个产业集群,分别是西海岸新区(康大)食品产业园、城阳特种食品产业集群、即墨(正大)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胶州(益海嘉里)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胶州(利群)智慧物流及供应链产业集群、平度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和莱西食品产业集聚区。“N”是N个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预制菜加工项目。2个国际预制菜产业集聚区、7个集群和N个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预制菜加工项目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建起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image.png

《方案》提出了预制菜产业发展部署了三大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预制菜全产业链培育工程。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打造标准化的“原料车间”,提升原料供应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预制菜中小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预制菜“领航型”头部企业,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构建预制菜“原料-车间-餐桌”全程闭环冷链物流模式,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体系,形成稳定、高效、低成本的预制菜冷链物流网络。

二是加快构建预制菜技术和标准体系。鼓励预制菜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预制菜营养、风味、品质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大对预制菜研发支持力度。完善原料、生产、包装、流通、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标准,推动预制菜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全产业链预制菜标准体系。加强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预制菜企业诚信体系评价,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三是大力培育预制菜消费市场。开发多元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挖掘预制菜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培育预制菜品牌。将预制菜企业及其产品纳入“青岛农品”“青岛制造”区域公用品牌范围。搭建预制菜产销对接平台,建设青岛预制菜展示展销中心,举办预制菜美食专享、主题餐饮品鉴等活动。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设预制菜供应链平台,大力培育预制菜出口产业集聚区和出口企业。

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方案》拿出了三方面具体政策。

一是加强市级政策支持。支持区市统筹现有涉农激励政策,利用现有工业支持政策,发展预制菜产业。支持品牌创建,鼓励预制菜企业创建青岛知名农产品品牌,争创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支持预制菜产业头部企业组建基金,市级引导基金参股一定比例,符合让利条件的,可让渡全部超额收益,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预制莱产业。落实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财政奖补政策。

二是落实上级优惠政策。从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电商奖补、纳入重点项目管理等方面,推动落实上级政策。从事相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业务的纳税人,符合条件的,依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预制菜加工、流通等项目用地按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执行。对在电商平台新设店铺并达到一定条件的给予奖补。支持新上的总投资超3亿元、投资强度超300万元/亩的预制菜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强化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方案明确提出建立预制菜产业项目库,将入库项目定期推送给金融机构。加大对入库项目的银企对接力度,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机制。为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产业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降低创业者和初创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债券,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开发金融专项产品和专项保险产品,提升预制菜企业风险应对能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见习记者 周亚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