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加力向前的青岛,赢得了一个有利的“道次”。11月8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2022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对全国城市数字化竞争力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剖析了数字城市建设路径和方法,为深化我国数字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赛迪顾问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设内容,从信息基础、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技术创新、低碳发展六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形成了2022数字城市百强榜。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重庆市、杭州市、青岛市、成都市、天津市、苏州市位列百强榜前十位。
青岛再次上榜,位列百强榜第七位,稳居全国城市第一阵营。报告在展示数字城市建设典型实践时,专门介绍了青岛市民生服务建设的典型实践和成功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持续释放,“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日益凸显,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作出新的部署要求。青岛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来推动,不断推进各领域数字变革创新,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数字青岛。
连续上榜数字城市百强榜,进入十强行列,是对青岛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的肯定。当然,对标头部城市,青岛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有很大提升空间。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数字青岛建设、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蓄势崛起作出新的部署安排,正以更大力度推动数字青岛建设,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民生提质、为治理增效,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1
扑面而来,方兴未艾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化转型改变着这个世界的物质形态,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尤其是,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我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5G移动电话用户达3.55亿户,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截至2022年7月,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达196.8万个。互联网普及率从2012年的42.1%提高到2021年的73%,上网人数达10.32亿人。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连续9年居于世界首位。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网约车、网上外卖、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仍将发挥优势。中国网民数量、数据资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球领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无限可能。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更多的可能将一一呈现,更大的空间将逐步打开。
2
换道超车,走到前排
数字城市建设正在成为城市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分水岭,数字化转型成为城市“换道超车”的重要契机。大量事实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经济发展、政务服务中的广泛应用,改变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服务和治理效能,创新生产要素,助力城市动能转换,最终实现城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22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从信息基础、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技术创新、低碳发展六个维度展开,全面评估全国城市数字化水平,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参考。
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数字城市百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城市各领域发展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区域分布格局。从省级行政区域分布看,GDP前十的省级行政区域百强城市数量占比达64%,其中江苏和山东上榜城市数量均为12个,连续三年领跑数字城市百强。百强榜前十位,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数字经济大省浙江省会杭州,西部重镇、超大城市成都,以及“最强地级市”苏州,青岛能够跻身十强,位列第七,相当不容易。
青岛的数字化转型从产业领域开始,扩大到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逐步上升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城市顶层设计。这一次序和路径符合数字化转型的一般规律。作为北方经济第三城,以制造业起家的青岛,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9个,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青岛发挥这一优势,见势早、行动快,抢抓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演进的窗口期,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部署数字经济新赛道。眼下,青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迅速起势,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起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3.4,居全省首位。“灯塔工厂”总数达到3家,位列全国第二。2022年上半年,青岛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85家。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数字经济发展突破口,青岛全面开启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城市发展、治理、运行效能整体提升。在青岛,涉及社会治理、生产生活、基础建设、街区社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已经愈发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便利,“数字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
3
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必须牢牢把牢数字化转型方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当前,青岛正迈上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数字化转型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也必将贯穿始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左右”的目标,并对加快数字产业化、加快产业数字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部署安排。要实现上述目标,青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透过《2022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可以发现,青岛在信息基础、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技术创新、低碳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新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高速公路”,加快新基建建设普遍成为城市数字化的必要选择。研究报告显示,人均数字化投入越多,数字化建设成效越显著的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深圳、广州等,这些城市典型特点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加大,且数字技术快速迭代、数据应用水平较高,表现出显著的技术叠加效应。在2022城市新型信息基础百强榜上,青岛位列第九,略低于城市综合排名,这表明,青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要加大,要着力构筑“千兆宽带”“万物互联”“E级算力”等智慧城市新底座。
产业经济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和关键驱动。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这也为青岛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是一切以人的需求、体验、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也是巩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之举。青岛的做法得到肯定。《2022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在展示数字城市建设典型实践时,专门介绍了青岛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社区等民生服务建设的典型实践和成功经验。下一步,要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数字红利”“数字福祉”,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疫情对城市治理带来极大挑战,新技术加速改变网络生态与传统城市治理业态,新技术应用与多技术融合推动了城市数字治理的效能提升。近年来,青岛通过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的现代化治理。建设以“一个云脑”为核心,以“一朵云”“一张网”“一个数据底座”“一个视频共享平台”为支撑的数据资源、业务系统体系,为全市数字化转型改革提供基础支撑。在2022城市数字治理50强榜单上,青岛位列第十,还有提升空间。要在“一件事”集成服务水平、“一网统管”服务水平、“一网通办”服务水平、政务服务好差评、交通数字出行、城市管理数字化、公共安全数字化等方面再发力,塑造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治理能力,着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一扇全新的城市“机遇之窗”徐徐打开,一场全新的数字化旅途“风光无限”。青岛踏准了节拍,找到了“感觉”,把牢把准,久久为功,必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