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22年
十年时光荏苒
十年春华秋实
站在当下回看青岛这10年间的变化发展,不管从哪个维度看,都可称之为“飞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青岛地铁,10年间更是从无到有,目前已有6条线路运营、11条线路同时在建。10年间,“轨道上的青岛”一路高歌,呼啸前行。
10年开通6条线路
青岛的地铁之路始于1987年,当年4月,青岛正式开始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铁建设进入“静默期”。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青岛人开始播种地铁梦想,积蓄着生长的力量。
时间来到2012年底,青岛地铁集团开始组建,与市地铁办合署办公。由此至2022年,10年间,青岛地铁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自2015年第一条线路开通至今,青岛地铁每年都有新线开通。
2015年12月16日,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正式开通;
2016年12月18日,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
2017年12月10日,青岛地铁2号线东段开通;
2018年4月23日,青岛地铁11号线开通;
2018年12月26日,青岛地铁13号线开通;
2020年12月24日,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东郭庄站至青岛北站)、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胶州北站至青岛北站)双线同步开通;
2021年12月30日,青岛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
目前,青岛已开通6条线路,全长284公里,运营128座车站,跻身我国地铁运营里程前十名,是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
未来,青岛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规划线路19条、872公里,将构建以“一环四线、三城三网、网间互联”为基本形态,城区之间45分钟可达、“三城”之间1小时可达的中心湾区轨道交通网络。
五大赛道全面发力
2021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强地铁集团,做大地铁产业”的总体要求,地铁集团全面发力建设、运营、开发、经营和资本运作五大赛道,加快实施“三六五”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打造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
青岛地铁集团主动扛起国企责任担当,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围绕建设、运营、开发、经营、资本运作“五大赛道”全力奔跑——
建设方面,目前,国家发改委共批复青岛市三期建设规划,共13条线路,全长503公里,获批里程位列全国第九。
第三期建设规划共7条线(含3条延长线),总长约139公里,总投资约1000亿元,于2021年9月正式批复,同年12月,三期规划首批3条线路开工,创造了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开工的“青岛速度”。
目前,三期建设规划线路已全部开工建设,在建线路达11条、219公里,建设规模和密度前所未有。
运营方面,当前开通运营线路6条、284公里,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十,目前日均客运量近百万人次,16项关键运营指标中13项行业排名全国第一,其余三项全国第二。
TOD开发方面,推进全域TOD综合开发,构建地铁集团+区(市)+龙头企业+央企施工+资本运作“五位一体”的联合开发体系,覆盖一级土地整理+二级项目开发+三级项目运营“三级联动”,实现TOD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
经营方面,发挥“千亿级市场场景、百万级地铁客流以及两千亿资产”三大顶级资源,提出订单换股份、场景促技术、投资聚产业、流量变效益和资产资本化“五换”新打法,全面提升营收水平。
资本运作方面,全力维护AAA信用评级,积极争取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增加地铁集团“股权投资、资本运营和产融服务业”的主业,加快资本汇聚和资金归集。2021年发行的省内首单“碳中和债”绿色中票、碳中和超短期融债券,均创省内同类债券利率最低。
/人物/窦大利:靠韧劲拼劲一路走来
即将迎来58岁生日的窦大利,是青岛地铁第一建设分公司、四号线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2000年8月,从部队转业。加入地铁队伍后,从早期的线网研究、规划到地铁3号线、2号线、11号线建设开通,再到现在4号线通车冲刺,他见证了青岛地铁一步一步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2009年6月26日,3号线试验段开工建设。
“青岛地铁开始‘动’了!”窦大利那时已经加入了青岛地铁团队,从那一刻起,本来就紧锣密鼓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3号线、2号线、11号线、4号线……10多年间,窦大利参与了这些地铁线路的建设,在他的眼里,青岛地铁像一棵大树,茁壮地成长着。
说到拼劲,窦大利讲了今年发生在4号线建设当中的一件事情,“地铁人的拼劲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今年3月16日至3月29日期间,受疫情影响,董家下庄站至张村站封控区内的工作人员,在人员、设备、材料和生活物资不能进出的艰苦条件下,留在工程建设最需要、最关键的一线。
“那么多工人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回不了家,吃住、工作在地下。没有床,就打地铺。”窦大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速放慢了。
不能因为疫情耽误4号线的建设,他和同事决定,成立了由临时党支部领导的青年突击队。
人员回不了家,跟家属解释的任务就落在了窦大利身上,一个个电话,详细说明,请家属理解,向家属表示感谢;临时党支部如何运转?窦大利充分考虑到封控区内建设单位多、人员管理难度大的现实问题,为临时党支部出谋划策;必需物资怎么办?窦大利想尽了办法,但条件有限,也只能送进方便面等即食食品。经过日夜奋战,土建、机电、轨道、供电等多专业在临时党支部的指挥协调下,有条不紊地运转,相互配合,相互成就,终于实现了防疫生产双突破,建设进程一点没耽误。
今年5月,青岛地铁发布了《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体系》(建设篇),确定了“1+6”的目标体系,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的地铁工程。
说起“创新”,窦大利告诉记者,3号线的建设,是使用炸药对付石头,而以后的线路就用了盾构机和双护盾TBM,而且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施工方法的改变,不是创新,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的好的经验和办法,都在后续的建设中得以应用,这是自主的创新。”窦大利介绍,创新的过程很煎熬,但成功后收获会更多。“我和同事们现在正在进行一些施工方法的实验,尝试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他信心满满地说。
“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这些美好的关键词,是地铁施工的“统领”,也是地铁人必须遵守的“铁律”。4号线登瀛站附近地下的砂砾地质、车辆段建设工地上1万多人同步作业……窦大利和同事们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让他们欣慰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辜负这些关键词代表的美好意义。
青岛地铁3号线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青岛地铁第一建设分公司荣誉室里陈列的奖杯诠释着青岛地铁人的努力和荣光。
在向记者介绍这些荣誉时,窦大利说:“能为青岛建地铁,是我的荣幸,我为此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