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电影之都”荣誉的中国城市,近年来,随着政府积极打造“世界电影之都”国际化城市名片,对影视文化产业的持续培育,青岛市影视产业加速崛起。尤其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全影视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立足“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的核心产业布局,成为国际影视行业中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
9月27日,青岛市委网信办举办第六期“风口企业”面对面活动,聚焦影视产业,组织20余位媒体记者组成采风团,实地探访青岛影视基地的龙头企业—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并与多家影视企业展开面对面座谈,站在青岛“影视之都”新高地上,瞭望影视产业前沿态势。
诞生《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的“光影世界”
作为青岛影视文化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东方影都整体项目总建筑面积540万平方米,总投资500亿元。其中,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拥有40个国际顶级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室内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后期制作的数字影音中心以及亚洲最大虚拟拍摄平台等一流影视拍摄制作设施,满足了国产电影从剧本预演、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工业化生产流程。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以“影视+”为核心发展方向,坚持“孵化+产业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涵盖影视制作、电视传媒、影视科技、影视教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主题体验等产品线,意在构建影视创意产业完整链条和全新生态圈,打造世界一流影视产业基地。
《长城》《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刺杀小说家》《封神三部曲》《独行月球》……细数诞生于东方影都的国产大片,科幻、奇幻、魔幻的色彩十分浓烈。截至目前,青岛影视基地集聚的影视企业已达756家,其中规上影视企业30家,累计接待剧组230余个,电影票房总产出超过166亿元。在中国经济信息社去年发布的《中国影都竞争力指数报告(2021)》中,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列中国影都第三位。
“顶配”配套企业打造“顶级”影视产业链
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芳表示,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擦靓“世界电影之都”金字招牌,支持西海岸新区积极打造“影视之都”国际化城市名片。新区设立国内首个地方影视管理服务机构——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区影视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上级政策叠加赋能,已向剧组、企业兑现扶持资金1.72亿元;整合集聚企业资源,搭建起一体化服务平台,针对不同团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一窗受理、全流程跟进”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将影视文化作为新区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不断完善影视产业链条,助推青岛影视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新区扎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迅速出台《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行动方案》,成立由工委区委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实施“九大行动”“四大保障”,“清单化”管理,“项目式”推进,赋能数字影都建设、青岛出品提质、影视文旅融合等方面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将集聚影视全产业链企业超过1300家,影视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把青岛影视基地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影视文旅目的地、影视文化交流中心,为建设文化强国、电影强国贡献“青岛力量”。
近些年,影都一直紧紧围绕着“全产业链配套的电影工业化生产基地”这一核心定位,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里,片方可以方便地找到业内顶级的供应商: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曾参与《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鬼吹灯》系列、《钢铁侠3》等多部影视作品,参与制作电影票房累计达到百亿;末那众合电影特效工作室曾主导完成了乌尔善导演的《寻龙诀》、中国影史上最大制作《封神三部曲》的数字生物的概念设计、特效道具制作及特效化妆,此外还参与了《外太空的莫扎特》等大制作电影的概念设计、特化特道设计制作。
汇集了众多顶尖配套企业的青岛东方影都,已经在道具、音效、虚拍、特效、水戏等领域集中了多家优秀公司,真正使得各个环节都有了顶尖人才,不仅以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填补了中国重工业电影拍摄基地的空白,更以全球领先的配套环境为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通过服务一流大片、引流头部配套企业、集聚业内一流人才,推动中国电影工业技术革新,与中国电影工业共同成长,对青岛市创建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让电影人有了“金不换”的信心
青岛东唐影视在青岛创业20余年,自2014年以来,已投资出品、承制或参与制作十余部电影电视剧作品,其中自主投资拍摄的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登录央视一套黄金档,被誉为我国电视剧行业内司法含量最高、时代信息最丰富的现实题材法治剧。青岛东唐影视总经理助理傅瑜表示,东唐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创意中心,发挥虹吸效应,将大量北京、上海的高端影视人才吸引到青岛,如何为青岛留住高质量的影视专业人才,是企业的责任和使命。“积累人才资本,做好人才储备,为影视产业的复苏做好充分准备。”傅瑜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对于青岛的美好记忆,把这里独特的山、海、湾、城展现出来,让银幕中的‘青岛元素’变成一张绝美的城市文化名片。”
目前,东唐正在积极推进东唐影视创意园二期工程建设,构建国内领先的数字影像内容创意、生产与策略推广平台。未来,东唐公司将秉承影视+科技融合发展的理念,聚焦产业链高端,提供更加优质的影视内容解决方案,实现影视技术与其它业态的跨界融合,用影视技术赋能其它产业、孵化更多形态、彰显城市精神、讲好时代故事,为青岛的影视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青岛天诺教育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震海介绍时表示,天诺多年来着力搭建影视、教育平台,以投资出品和制作精品电影、电视剧为业务规模基础,以定制化服务网络平台需求为发展重点,今年公司出品的年代剧《光阴里的故事》,全程在青岛取景拍摄。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天诺期待在行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看到更多的山东电影人“抱团”,一起打造光影梦想。
山东杰百旺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侯钧博对西海岸影视产业的氛围有深切感触。“近年来西海岸的影视配套越来越成熟,藏马山外景地的建设也正在加速。在青岛浓厚的影视氛围下我们也会秉承着精品至上的创作理念,致力于向中国电影市场输送优良的影视作品,精雕细琢,认真打磨每一部作品。”
青岛小影影视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统筹刘翠云称,“影视之都”是西海岸新区重点打造的名片,新区目前影视产业正在全面起势,影视产业园和外景地、“科产教”融合基地、影视科技平台、5G园区等影视产业链方向非常清晰明确,越来越多的影视项目以及明星艺人也在逐渐聚焦西海岸,借助这一优势,小影影视将全力打造艺人采访间,进一步为新区宣传助推流量,实现共赢。
5G+产教融合焕发影视产业新业态
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负责人、青岛海发产业园区运营公司常务副总刘伟鹏表示,“5G高新视频产业”这个概念,通过原有影视基础,利用了高新技术的研发成果推动品牌内容进行转型升级。围绕“内容”+“科技”两大标签,同时对一些文旅的创意产品、党建教育工作上也在不断地推广创新,利用核心技术的研发建设涵盖高新视频生产、传播和服务的高新视频产业链。
作为不断为影视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的孵化基地,在培育人才方面,青岛电影学院推行技术+教育模式。青岛海发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监、青岛电影学院副校长李英华表示,青岛海发影视产教融合基地以人才效益为中心,通过产业区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着力于满足青岛东方影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人才需求,以促进区域人才交流,发展打造产业区人才聚集效应,推动影视产业时代变革。下一步,海发影视产教融合基地将与青岛电影学院携以教促产、以产促教,建立青岛电影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通过影视产教融合要素的整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打造海发集团独有的影视教育产业集群。
聚焦风口产业精准服务企业
近年来,青岛依托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撑起城市转型升级的一片蓝天,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茁壮成长,自媒体、新媒体、电商、影视产业等“风口产业”成为推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强劲力量。目前青岛共有涉网企业38000余家。为了强化给企业服务的“店小二”意识,帮助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打造企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创业热土,青岛市委网信办联合青岛市中小企业网络文化发展促进会以“共谋•共融•共振”为主题,开展“风口企业”面对面系列活动,聚焦风口产业,走访企业一线,解码行业前沿,精准服务企业,充分发挥青岛网信力量,打造互联网企业生态圈,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