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山东省百姓宣讲比赛中,高新区企业员工任文广讲述的《挑战极寒追梦人》从115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故事类一等奖。
在-80℃的极限的温度下,不仅人类不能生存,就连很多机器设备也难以运转。但正是在这个温度下,细胞的新陈代谢基本停止,因此长期保存病毒、基因等珍贵生物样本最为安全。然而这么低的温度,如果靠人工存取,既有被冻伤的风险,样本也会因温度频繁变化而降低活性质量,中国亟需可实现自动化存取的超低温样本库。日前,在“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山东省百姓宣讲比赛中,青岛高新区海尔生物医疗自动化产品总监任文广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挑战极寒追梦人》的故事,并从115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故事类一等奖。
早在2017年初任文广就郑重表态,要带领团队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一年后,任文广团队开始第一次样机测试。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库内温度的逐渐下降,机器人导轨低温变形被卡住,这次尝试并未成功。此后,任文广团队寻访了几十家国内顶尖高校院所,才终于找到了应用在月球车上的材料来替代,耐低温材料问题迎刃而解。
针对库内样本不能准确定位的问题,任文广也想到了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像筷子夹菜一样,给机械手也安装一双“眼睛”。三个月下来,在测量出1万多个位置点后,项目组终于实现了100立方米的低温空间样本的精准定位存取,攻克了低温自动化的关键难题。2019年5月,中国第一台由海尔自主研发的-80℃自动化生物样本库诞生,任文广实现了他的“极寒梦”。中科院某所成为海尔生物医疗的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首家使用者,凭借信息安全、样本安全、设备安全等绝对安全优势,在竞标中,海尔生物医疗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击败外国公司,成功实现项目交付。
此后,通过将5G、物联网技术与样本存储管理场景创新融合,海尔生物医疗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场景方案,进一步实现了海量生物样本从预处理、转运到入库、出库全流程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管理。除了中科院武汉某所外,目前,海尔生物医疗的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还应用于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旗下动物种质资源库、国家癌症中心、张江生物银行、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国家多项重大战略工程中,让百万甚至千万量级的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得以高质量保藏和利用。此外,还拓展到了血液、疫苗、药品等自动化存储场景,并拥有665项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28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