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民生部门,今年以来牢记初心使命,增强为民情怀,切实履职尽责,不断提升为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的质效。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高质量发展民生基础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牵头推进创业城市建设,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提升。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一系列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开展企业稳岗留工、高校毕业生聚青、职业技能提升等专项行动,搭建起灵活就业服务、企业急需紧缺用工对接、就业援助服务、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四大平台”,打造青岛创业总部实体平台,在全国率先实施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和业务经办风险防控办法,推动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商业综合保险补贴政策落地,截至10月底,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07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5.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创业倍增效应持续显现。始终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待遇,创新建立企业发展年金联盟,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非劳动关系特定从业人员工伤保障制度,实现工伤保险向家政服务人员、实习学生等职业人群覆盖,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行动,截至10月底,全市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0.2万、269.5万和313.2万人。织密和谐劳动关系防护网,出台特殊工时审批管理、规范用人单位裁员减员等系列政策文件,开展维护外卖、快递等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优化预防调节机制,推动劳动仲裁提速增效、劳动执法提速攻坚,健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共为2.9万名劳动者追回各类经济损失3.36亿元,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激发人事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扎实推进人社领域重大人才工程、重点人才政策和工作任务的落实。实施新一轮顶尖人才认定和奖励政策、推进以强化青年人才储备为目标的“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等多项引才聚才新政,发放新一轮青年人才落户就业一次性安家费3.53亿元。创新实施博士后留青激励政策,博士后出站留青率达77%。率先推进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951人取得职称资格。出台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改革,全市已有50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7200余人次。打造“留学生科创岛”,助力留学生、高校毕业生、高层次留学人才落户青岛创新创业。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业创新成果大赛,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青岛系列活动,搭建青年人才来青创业创新平台。启动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出台支持中医药事业聚才用才强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创新出台市属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实施办法,鼓励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岗位需求自主招聘,事业单位人才集聚力和创造力明显提升。
着力创新惠企利民举措,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质效
围绕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加快人社服务“数字化”转型,在全国首创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平台并出台认证服务标准,大数据综合认证率超过99%,其中大数据无感认证率达94.5%。在全国首建工伤保险智能化服务平台,160余名危重症职工实现“足不出户”远程鉴定。打造“税学医房”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创新实施“免申即享”的人才无感服务试点,打造更优人才发展生态。在全市创新推广电子合同和电子集体合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人社干部走流程”,高效推进职工退休、人才服务“一件事”,其中企业职工退休办理时限从20天缩短至10天,显著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创新推动胶东五市人社服务一体化,实现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工伤认定调查和劳动能力鉴定协作互认,推进养老关系转移接续“不见面”提速办,发布推动电子劳动合同高质量发展“青岛共识”,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要素在胶东五市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