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反映市场主体生存环境,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综合表现,近年来,市北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优营商环境城区。历史城区管委会始终以改革的眼光谋划产业发展,导入新产业赋能老城区,把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改造作为着眼青岛未来百年发展谋划布局,不断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推动“放管服”改革往深走、向实去,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开启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发挥功能区赋权带动作用。历史城区作为RCEP产业先行承载区,抢抓开放机遇,弘扬“忠诚干净、开放前瞻、敏锐专业、实干担当、唯快取胜”的作风,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精准定位,导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产业”,坚持开放应用场景、共享优质资源,优化服务生态、赋能产业发展,实现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便利化,加速项目落地,激发历史城区发展活力。
建立全流程跟踪服务体系。完善全渠道受理、全链条跟进、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依托产业招商项目平台,根据企业提报需求精准对接、靠前服务,建立项目引进、落地到发展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覆盖。
作为广兴里、春光里、洪泰山海会、新金融产业园、纺织谷、橡胶谷等园区主要服务对接单位,历史片区管委会形成了“马上办”工作模式,推出帮办代办服务体系,为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每周上门对接和园区工作服务微信群即时互通,及时为各园区协调解决停车、漏雨、装修施工、亮化、企业注册等问题,为园区正常运营保驾护航。例如,在为落户公司办理注册期间,积极协调审批局等部门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速办理,全周期服务,使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注册,落户市北。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强众创载体建设。一是打造开放、优质、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园区运营机构,发挥春光里青岛创投生态综合体、洪泰山海会、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等专业运营优势,集聚资本、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资源,促进孵化众创载体提质增效。二是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设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计划依托龙头企业中车四方所在中车四方智汇港打造“一总部四中心”,推动轨道交通及上下游研发产业集聚发展。三是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协助工业创新中心与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人才培训等合作。四是强化重点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创客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集聚,助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建设。春光里青岛创投生态综合体今年引入青岛磁云唐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讯鼎人工智能有限公司、青岛哗啦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总注册资金8320万元。其中,磁云唐信专注互联网+创业孵化,讯鼎人工智能连续多年在“位联网(IOP)”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上述两家公司母公司均已具备科创板申报潜质。哗啦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头部餐饮SaaS系统服务商,为餐饮企业构建数据化、精细化、可视化的运营管理新模式,目前已签约餐饮服务商户超40万,落户春光里后将更好的帮助我区餐饮企业解难题、提品质、促转型,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春光里还吸引了丰瑞资本、中启投资等天使投资机构关注市北早期项目;自主举办创投类综合活动30余场次;吸引青岛本地、春光系及社会企业入园交流200余场次。
拓展融资筹资渠道。围绕创新创业周期,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金融服务。引入天使投资,满足初创企业融资需求。建立银企合作平台,扩大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帮助企业扩大融资、降本增效。洪泰山海会园区运营以来,凭借专业的能力,筛选并持续推荐投资类机构、创业实体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优质项目落户青岛市。已经引入泰富酷创基金、凯珩基金等11家公司,注册资金累计5.26亿元;同时正在对接洽谈成为资本、梧桐树资本等6个项目。
打造国内领先的专业服务标杆。坚持世界水准,引进国际专业化机构,发挥其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政企合作,提升服务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广兴里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作为工业设计集聚平台,目前已入驻海尔创新设计中心、中科院中科光仓等23家机构,以及德国黑马创新设计思维实验室等四个公共服务平台。2020年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相继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澎湃网等百余家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塑造了优质的品牌形象,发挥了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障机制。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制定完善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在依规依纪依法、廉洁自律的前提下,主动热情做好服务。
建立问需问政制度。邀请企业家代表参加REC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推介会等各种产业发展活动,认真听取并吸纳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同时为企业提供交流和信息平台,为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提供机会。
创新政企互动机制。完善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打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利用“马上办”工作模式,畅通企业诉求渠道,收到意见建议做到快速反应,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通讯员:马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