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委员专家热议打通产学研“价值链”!“倾听与商量”第五期今日观海播出

2021-03-01 15:02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推进成果转化结出科研硕果

——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热议打通产学研“价值链”


科技强则产业强,科技兴则经济兴。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新起点上,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摆在了工作的首位。

2020年10月,“青创十条”出台,汇聚天下英才,打造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打通产学研价值链正是建设创业城市的关键环节。

一座城市拥有的科技成果,如果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转化,很难将其变为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这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青岛这座海洋科技名城面临的困境。

2月24日,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五期协商活动举行。本期活动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民建青岛市委联合承办。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来到活动现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崂山区区长等场外嘉宾共同就“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主题展开热议,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倾听与商量”活动现场,委员、学者和职能部门共话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

全力贯通“源头”

把科研论文“写”在青岛大地上

“青岛每年在海洋腐蚀防护方面的投入及腐蚀引起的损失总量超过 392.16亿元,海洋防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同时,青岛从事海洋腐蚀防护行业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才众多,技术储备雄厚。”作为全国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表示,“天时地利俱在,青岛完全有条件成为一座‘海洋腐蚀防护名城’,但最大的‘痛点’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侯保荣

据悉,侯保荣院士正在牵头筹备建设青岛市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产业平台,旨在打破桎梏,为科技成果转化“搭桥铺路”。

在青岛,一大批科研人员与侯保荣院士一样,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而多方筹谋。

青岛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三分之一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拥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重量级科研机构。青岛完全有底蕴孵化一大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海洋科技企业。但与上海、深圳等已形成海洋产业集群的城市相比,青岛现下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罗轶

“目前,青岛的科研成果仍然主要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我市产出的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长,但能够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仍然不足。”市政协委员、民建青岛市委科技委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罗轶调研发现,很多科技成果处于实验室阶段成果,大多不能“即时转化”,而让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中试、熟化相关环节,在平台、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投入不足,以至于企业对这些科研成果“接不住、用不了”。

“相当一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选题时并非以企业为服务对象,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研发过程与市场脱节,以至于最后产生的科研成果市场价值不高。”罗轶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罗轶建议,科研人员作为科技成果的缔造者,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除了基础研究之外,在产业和应用研究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和市场终端需求,将这些需求与研发方向更好地结合,做到前瞻性和实用性兼顾。

侯保荣院士建议,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由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科学家的工作是做好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期的支撑,生产期和销售期的工作应该交给更专业的团队去实施。

陈增敬

“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改革科研成果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改变以发表文章、申报奖项为主要标准的评价体系,真正释放国家政策红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引导科研人员从事应用驱动的科研研究,真正将论文‘写’在青岛的大地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青岛市委主委、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陈增敬建议。

跨越“最难一公里”

打造更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

3名大学生提出的一个有关机械臂的创新理念,由于没有研发经费和科研场地,面临着束之高阁的命运,但在深圳市深圳湾科技园区的帮助下,却逆势创造出了“深圳科创奇迹”——科技园区组织专业的机械臂生产商进行创意论证,从创投基金募集到50万元研发经费,不仅提供科研场地,对接研发力量,还帮忙其找到了科研成果产业链上的使用端客户。短短4个月,该创意就得以应用在知名企业的机器人机械臂上。

在活动第二现场,主持人在对话民建会员孙竹芸。

“孵化器不只是房东,而应该是一个真正支持研发、培植产业、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真正能够为孵化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民建会员、青岛市企业评价协会副会长孙竹芸说。

记者调研发现,在胶州湾畔,科技成果转化第三方服务机构虽刚刚起步,成效初显。但对标深圳,依然有待突破。市政协常委、北京合木至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关注研发和企业两端,居间的服务机构也十分关键。青岛需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搭建创新创业新链条,需要用资本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

资本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一环,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市场推广,无一不需要资金的支持。“科技创新是有风险、有代价的,企业从事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更需要为科技创新风险买单容错的金融保障体系。”陈东特别强调,“深圳市政府注入510个亿的基金拉动,社会上各种风投创投机构有5万多家,注册资本超过5万亿元。科创金融平台这块‘短板’,青岛急需补上。”

于青

市政协委员、民建青岛市委财政金融委主任、青岛银行社区金融事业部总裁于青长期呼吁打造科创金融平台。她介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专利转让交易平台,知识产权的真实价值与评估价值之间的甄别与认定、贷款出现风险后专利转让变现难等一系列问题,不可避免地给参与其中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风控管理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这也正是科技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

于青建议,青岛应加快培育成熟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发挥好一级法人机构平台的集聚效应,集合政府、银行的各种资源与渠道优势,搭建一个更为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体系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提高资金利用率,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活动现场,市政协委员张炳君接受采访。

市政协委员、民建青岛市委经济委主任、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总经济师张炳君认为,目前青岛还缺乏规模大、档次高、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经理人团队。人才链具有打通“四链”的链接功能,不容忽视。从科技成果出发到形成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中间需要发明评估、专利价值培育、专利质量管理、技术熟化增值等一系列专业化的服务,只有大量高层次人才以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方式加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中时,人才链才会形成。

“上海、深圳近年培育了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以市场化的手段提供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并形成了新业态、新模式。这样鲜活的案例可以给处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岛提供有益借鉴。”他说。

打通产学研“价值链”

企业要做科研项目“出题人”

市政协委员、民建青岛市委青工委副主任、海利尔药业集团总裁葛家成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关键就在于企业创新活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必须突出企业科创主体作用,让企业扮演科研项目“出题人”,科研院所扮演“解题人”,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目前,青岛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经营者眼界不够开阔、研发投入比低、转化吸收能力不强等问题。”葛家成说,这也是企业对科研成果“接不住、用不了”的原因之一。

葛家成

对标深圳,在研发投资强度上,青岛是2.5%,深圳是4.9%,相差近一倍。在万人专利拥有量上,青岛为34件,深圳是93件,相差了一倍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上,青岛是8.8%,深圳高达38%,相差了将近5倍。

葛家成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以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创新要素跨领域跨行业整合。

陈东

陈东也认为,政府应该在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人才+项目+平台+资金”四位一体的科创服务之后,“退后一步,站高一层”,把学会、协会等各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推上舞台,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企业应该“站前排,唱主角”,进而实现科技成果“创意来自企业,研发来自企业,经费来自企业,最终落地在企业上”。

刘浩

民建青岛市委青工委委员、青岛斯坦德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浩建议,应大力提升科研成果与本地产业的适配度,让更多的科技“种子”在青岛结出甘甜的产业“果实”。此外,我市应更加重视本土中小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在政策上对“外地女婿”和“本地儿子”一视同仁,帮助青岛本土科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全面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进程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项目落地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与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息息相关。

同时,作为2021年九件大事之首,“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已被写入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转化的进程骤然加快。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布局产业创新平台,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同时,我市还在聚焦“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改善民生、创新创业生态”四大重点,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方面初显成效。

王锋

作为其中的先行者,崂山区在打造创新平台、强化政策支撑、推动技术转化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聚焦产学研融合发展和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方面成绩斐然。崂山区区长王锋介绍,崂山区借助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崂山区规上工业中超过86%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交易的70%发生在企业。崂山区通过科技成果和企业的紧密对接,孵化出了多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其中“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在全省首位。“未来,崂山区将营造一个‘政产学研金服用’的综合平台,紧密对接高校,做融合的文章、赋能的文章,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支持。”王锋说。

崔嶙

青岛市科技局总工程师崔嶙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府全力支撑,从供给侧、服务侧和需求侧全面发力,不断激发科研机构、企业两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在供给侧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同时依托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中国运营总部等专业机构,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提供跨国技术转移服务。其中,山科大、青大、青科大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将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深圳为标杆,紧紧抓住“高企上市”这个牛鼻子,加速创新要素向高企集聚,推动更多高企通过上市做大做强。我市还将集聚创新要素,贯通“四链合一”,做强产业链,做大资金链,做实人才链,做精创新链,做优政务服务,构建“4+1”的产业创新生态,全面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进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摄影 赵健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