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岛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带领海湾集团闯出传统产业实现不传统发展新路

2020-12-01 11:48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2月1日讯 12月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勇于创新担当奉献”为主题的“ 2020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广东举行,会议对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海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明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重要评比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自2002年开展以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代表性和权威性。

WechatIMG1194.jpeg

理念先行 带领企业实现凤凰涅槃

2020年8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调研海湾集团时指出,“企业发展得好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在董事长李明同志的带领下,海湾集团秉持先进理念,布局高端产品,统筹循环产业链,升级安全环保水平,创新管理方式,闯出了传统产业实现不传统发展的新道路,树立了传统行业发展现代产业集团的一个标杆。”

海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明到下属企业检查

李明参加工作就在海湾集团,从一线干起,至今已有34个年头。多年深耕,他早已与海湾集团荣辱与共、生命相连。虽然是学化工机械出身,但李明对世界化工行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变化却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有着精准的分析与预判。

2002年,李明随团到日本化工企业考察。很多年之后,他多次提到这次考察对自己的影响,所谈的不是日本的风土人情,而是日本化工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布局带给自己的震撼。正是从那一刻起,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构想开始在他心中落地扎根了。

随后的18年中,李明无时不在用稳健的推进来印证并丰富当年的构想。

2010年,青岛市全面启动老城区改造和企业退城入园,李明认为,这是海湾集团战略转型发展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在老城区海湾集团已经没有发展空间,搬迁是唯一正确也是必须的主动选择。

事实证明,围绕“遵循国际化工行业发展规律、符合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政策、把握发展契机发挥区域优势”这三大指导方针,“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理念,“规划建设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仓储物流一体化、智能管理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战略,整体谋划推进海湾集团搬迁转型,经历岁月的淬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在董家口基地,作为城区转移搬迁的重点项目,集团旗下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果敢地淘汰传统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取而代之以乙烯法。截至2020年9月,基地已形成烧碱56.5万吨/年、聚氯乙烯80万吨/年、苯乙烯50万吨/年、偏硅酸钠16万吨/年以及3万吨+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相应仓储能力。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厂区全貌.jpg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厂区全貌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港务液体化工码头建成3万吨、2万吨泊位各1个,通过能力260万吨每年;仓储罐区占地205亩,周转量170万吨每年.jpg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港务液体化工码头建成3万吨、2万吨泊位各1个,通过能力每年260万吨;仓储罐区占地205亩,周转量每年170万吨

与此同时,在北距董家口近 200千米的另外一个化工园区——平度新河基地,集团旗下城区一批老国有企业也通过搬迁改造浴火重生。原有纯碱80万吨/年、水泥40万吨/年和尿素30万吨/年产能全部退出,建设了一批新的精细化工项目。目前园区内拥有化工中间体8.5万吨 /年、染料3.15万吨/年、高端硅胶 4万吨/年、硅酸钠 13.6万吨/年、硫酸钾8万吨/年、氯化钙 10万吨/年、小苏打8万吨/年以及8.5万吨/年固废处置和1.65万吨/年医废处置能力。

青岛海湾集团新河产业园区1万吨年分散染料装置.jpg

青岛海湾集团新河产业园区1万吨年分散染料装置

一组组数据指标验证了先进理念落地带来的海湾质变。董家口园区PVC项目全面投产可达100万吨/年,成为国内乙烯法PVC第一大产能装置,PVC吨VCM消耗处于行业领先水平;PVC产品替代国际进口品牌,进入医用、家装等高端应用领域,并获得工信部绿色产品认定。5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2018年1月一次试车成功,产品纯度可达99.95%,优级品率保持100%。苯、乙烯消耗、装备技术、安全性能及自动化程度均居国内领先水平。烧碱装置直流电耗达到行业领先水平。16万吨/年偏硅酸钠装置为国内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50%以上,海湾集团成为可溶性硅酸盐产品国家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是行业内唯一获得“中国石化行业知名品牌”企业。

历经近10年的倾力打造,海湾集团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主要产品工艺从国内中游跃升为世界先进水平;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不到搬迁前的1/4;员工数量从搬迁前的1万多人精简至35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近10倍。  

近期,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部署,海湾集团对照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全面推动管理提升工作已经展开。

绿色致远 带领企业打造美丽化工

在李明看来,海湾集团要做百年企业,要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美丽化工”。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检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海湾集团,达标排放不是目的,废物资源化才是最终追求。

海湾集团在搬迁设计中便注入“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清洁生产理念,从源头入手,构建了绿色生产方式。投产后仍然持续不断改进优化,通过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将原材料及废弃物“吃干榨尽”,富余能量全部转换再利用,有效解决了废水、废渣的排放问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立足现有装置,持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及工艺优化,努力达到质量优良、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湾集团南部董家口园区的海湾化学,在建设‘绿色化工园区’中,注重过程安全、环保和节能控制,资源可再生及循环利用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和循环利用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及“三废”排放,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并入管网充分利用,以及应用循环水气化低温乙烯工艺,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节约用热量20多万吨,降低生产成本2500多万元,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节约资金逾720万元。

青岛海湾集团南部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苯乙烯装置夜景.jpg

青岛海湾集团南部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苯乙烯装置夜景

董家口南部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甘油法7.5万吨/年环氧氯丙烷项目为海湾集团产业链延伸的新项目,主要原料可在园区内实现自给供应,其副产物可回收利用,形成闭路循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

同样,海湾集团新河产业园区的海湾精化、青岛碱业等企业以“绿色发展”为主导,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海湾精化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设备及技术,对‘三废’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各项环保设施总投资达8亿元。膜装置与MVR装置的优化组合,使得海湾精化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污水通过膜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淡水用于装置回用,污水则进入MVR装置蒸发再回用。

因为在环保方面的突出表现,海湾精化“ 2000吨/日高盐、高COD膜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重点行业节水示范)”,获得240万元专项奖励。

青岛海湾集团新河产业园区海湾精化分散染料装置.jpg

青岛海湾集团新河产业园区海湾精化分散染料装置

青岛碱业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项目是循环经济的又一经典案例。生产硫酸钾的同时副产盐酸,盐酸可用于生产氯化钙,氯化钙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恰好是生产小苏打的原料……整个生产链条成了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的“零排放”,填补了行业空白。该项目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清洁生产应用示范项目”,获得 850万元专项奖励。

2017年,海湾化学获评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工厂”,全国氯碱企业仅有2家获此殊荣;2019年,海湾精细化工也获评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工厂”,成为染料业的标杆企业。

2019年8月,海湾科技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通过吸收借鉴国内外一流化工研发机构的先进经验,形成了聚苯乙烯新材料研发中心、先进硅材料研发中心、改性新材料研发中心、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基地的“四中心一基地”科研布局,搭建起科技创新的基础框架,强化平台支撑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海湾集团计划建设研发基地,该项目分三期建成,一期项目投资1.9亿元,预计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搬迁以来,海湾集团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关键性技改项目上百项、调整性技改项目近500项;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 125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实用型专利78项、外观专利 1项;参与制定了6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30项;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中国化工施工企业优质工程奖”等国家级科技奖16项及省市级科技奖18项。2019年以来,海湾集团共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及青岛市等各类政府奖励资金 1亿多元。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企业”建设,李明力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通过设置中央控制室,采用DCS、 SIS、视频监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以及PIM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力提升生产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自2017年起,海湾集团以开发部署SAP ERP为龙头,自上而下搭建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控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内部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并通过实现内部数据的实时共享,推动海湾集团管理实现深刻变革。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中央控制室综合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实现了对生产和管理的实时、全面、智能与可视化控制.jpg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中央控制室综合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实现了对生产和管理的实时、全面、智能与可视化控制

硬核出击 带领企业勇担国企责任

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危难之际,李明带领海湾集团干部职工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敢于亮剑、硬核出击、勇挑重担、协同作战,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不计代价,全力切断新冠病原体“二次污染”。海湾集团所属海湾新材料科技公司医废处置项目是青岛市政府重点督办项目,是青岛市唯一处置医疗废物企业,医废装置于2019年12月31日开始试运行。

疫情爆发后,李明要求,必须讲政治,要不计代价、不讲成本,采取一切措施,全力保障青岛市医疗废物处置,倾尽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青岛市下辖共有10个市区,8000家医疗机构,短时间内实现收集全覆盖,对于一个刚刚投入运行的装置,是一个莫大的考验。特别是春节和疫情期间,附近村庄到处封路,医废卸车工作人员情绪不稳定,变动频繁,难度超乎想象。

面对重重考验,企业领导班子24小时在岗值班,每天确保70%员工坚守岗位。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全市专题会议精神,摸清医废积压底数,启动应急运输预案,确保36个发热门诊定点医院12小时清运,其他医院24小时清运,实现应收尽收;一方面,立足无害化处置,围绕人员管理、装卸及处置区域管控等方面,制定管理规定、规范处置流程,对整个医废装卸及处置区域实施严格管控,从源头防止二次污染。用专业的处置能力履行了国企的责任,起到疫情防控“防火墙”的作用。

冲锋在前,守护一方平安。疫情来势凶猛,海湾全体干部职工严阵以待,坚守岗位,将疫情看作命令,把防控责任牢牢抗在肩上,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确保了主导产品装置满负荷运行。

作为青岛市地区最大的84消毒液原液——次氯酸钠生产企业,海湾化学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调整生产负荷,将产量由60吨/天,增加到300吨/天;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小包装生产线,加大发货频次,确保货源充足,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期间,海湾化工职防院作为社区医院,坚持门诊接诊、社区排查、卡口蹲点三线并行。2月初,他们接到李沧区防疫指挥部的命令,开始把守进入青岛市区的第一道防疫关口。由于任务紧急,医护人员参加了白班、晚班两个班次的值守,每个班都连续工作 7个小时以上。随着复工返城的人员越来越多,任务更加艰巨。寒风大雪天气接踵而来,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做到不漏检 1车 1人,守护一方平安。

无缝衔接,按下项目复工建设快进键。承建海湾集团年产40万吨VCM/SPVC二期项目的两个主要单位总部都在湖北,作为全国疫情防控的重点区,湖北籍人员返岗复工面临诸多严格限制。经过多方努力,企业向这两个单位的复工人员提供了点对点的暖心服务。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截止到3月底,20余家施工单位1500余名施工人员全部入场,二期项目全面复工,通过倒排工期、严格进度、动态管理、无缝衔接,最大限度节约施工时间,为二期项目如期投料试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明倡导并带头践行的“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到最好;每天用15个小时以上考虑工作;奉行现场主义,坚信解决问题的答案永远都在现场······”等理念,已经成为海湾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每一名海湾人。

海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明到下属企业检查 (5).jpg

海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明到下属企业检查

2020年8月,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组织的总结“十三五”典型专题调研中,青岛海湾集团在全行业2.5万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中,被列为“十三五”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典型经验做法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凭借突出业绩,李明同志先后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青岛市企业家学院名誉院长、第六届青岛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此次荣膺“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是对李明同志和青岛海湾集团的又一次肯定和鼓励。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