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老城蝶变,创新中心核心区悦动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20-10-04 18:02
分享到:

当“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1412格局”“六个千亩”等概念不断在这座老城区翻涌,推动青岛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高质量发展逐渐迸发新的城市活力。

自去年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以来,青岛市北区在推动老城复兴、实现“换道超车”的路上有了新的航向:以开放推动资源集聚,以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改革聚力流程再造。这也成为了全面加快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步伐的强引擎。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迎来了自己的“当打之年”。以开放、创新、改革为钥匙,核心区正逐步揭开老城焕新的活力密码。

坚持党建引领,焕新老城发展活力

2020年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中心核心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北全区聚焦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历史方位,以当好排头兵、打造新高地、建设核心区、争当驱动器为总要求,定目标、换赛道、建生态、优环境,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党建统领开放创新改革实现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聚势而强、初现成效。

为进一步凝聚城区高质量发展活力,创新中心核心区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全市党建统领发展的排头兵,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党建理念,坚持“用打铁成效检验自身硬”,以党建统领汇聚组织力、提升执行力。

6月20日上午,一场“三述”评辩会在市北区机关二楼会议厅拉开序幕,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金融监管局、滨海新区管委会、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管委会等7个经济部门“一把手”,围绕产业发展专题,采取“团队列名法”依次登台述讲,200余名区级领导、区直各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民营企业家代表、商协会代表现场提问评议。

首创的“三述”评辩模式,更成为市北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主题实践活动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三述”活动,围绕产业发展、党建引基层治理等主题举办了4场评辨会,坚定了全区以强大组织力统领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后疫情时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每个城区而言都是一项考研。据了解,以此为宗旨,上半年创新中心核心区精准出台了5个方面20条支持企业政策,完善了37名区级干部联系173家重点企业、商协会制度;推进“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工作,健全部门、街道、社区、网格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上半年4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9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复工,经济发展秩序全面复苏。

同时,在今年上半年,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发展工作全面铺开,创新中心核心区牢牢把握市场化的运转手段,与与山东港口集团、交运集团等“红色合伙人”深度合作共建,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并通过精心培育“三化一型”干部,实施干部队伍组织力执行力提升工程、“四个一线”体悟实训工程、“菁英工程”等方式,锤炼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全方位地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为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全球化招商布局,激发老城开放活力

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到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再到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揭牌成立,青岛迎来了全方位扩大开放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大势,更好地发挥了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现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重新建立,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表示,青岛要发挥在“双循环”中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一百年前,青岛以港口为载体,向世界发出对工业文明的邀请,这背后,是这座初生的城市,对发展的渴望;一百年后,港口以国际邮轮母港区的身份重新出发,向现代服务业发起冲锋,承载着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支柱性动能。

开放的使命在这里被宣告,也将在这里再次扬帆,带领这座青岛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表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创新中心核心区就是青岛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最前沿和新地标;青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新中心核心区就是上海辐射带动中国北方的“踏板”,把来自上海的开放之风吹向胶东半岛、黄河流域甚至东北亚。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成为老城复兴的开放源动力。为进一步释放北方和西部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创新中心核心区正以“双招双引”作为开放动能,加速布局全球化招商。

2019年10月,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受邀成为市北区的城市合伙人,积极参与市北历史片区的保护与发展,12月28日,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深圳城市合伙人圆桌会议举行,以青深两地供应链协会签约为契机,推动两地企业在产业互补、资源整合、行业协同等方面同频共振,用新思路、新方法开拓供应链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局面;

3月28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暨全球招商推介会启动,创新中心核心区全年的招商活动就此引爆。总投资313.5亿元的15个项目现场签约,标志着创新中心核心区作为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正在加快整合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围绕航运做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建设航运、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创新灯塔。

5月28日,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试点项目广兴里开园;6月28日,千亩数字科技大道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开园;7月11日,邮轮港区协同区三个千亩项目同时启动建设,总投资过百亿元;

8月28日,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在上海虹口区成功举办上海-青岛发展服务业合作对接论坛。论坛上,创新中心核心区在上海设立的驻沪工商中心正式举行揭牌仪式,这将成为青岛联动上海,以现代服务业为桥梁的全新资源交流平台,后续将助推市北与上海两地在资本金融、航运贸易、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据了解,目前市北已在上海、北京、深圳设立招商中心,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借此布局招商全球化,面向更大范围寻找“城市合伙人”。

据统计, 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一年来,全区新招引项目1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注册资金100亿元的山东港口集团、注册资金50亿的中铁晋鲁豫区域总部等 9个优质总部类项目落户市北。

即将迎来一周年的创新中心核心区,牢牢围绕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已经茁壮成长为青岛“双招双引”这一经济主战场的坚实阵地、为企业提供发展沃土的热带雨林。

崛起中国北方滨海科创城,点亮老城创新活力

整体来看,在过去一年里,邮轮母港区建设全域铺开。创新中心核心区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以大港区域为核心,历史片区为产业先行承载区,并以市北全域为港区协同区的发展格局正逐步成型。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顺利开园,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洪泰山海会、第一粮库金融产业园等“点穴式”高端产业项目集聚先行承载区。

为了进一步明确产业方向,选准发展赛道,不断提升产业招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国际化视野,市北委托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开展了核心区产业规划编制,3月25日,通过了规划研讨暨专家评审,并通过了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审议,特别是竖起了“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和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大旗,为核心区建设实现聚势而强、全面突破精准选取了新航向。

上半年,总投资过百亿的绿地海外滩、青啤麦芽厂改造一期等3个国际邮轮港区协同区项目正式启动,“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融入港区协同发展大局。把握青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机遇,创新中心核心区内的“六个千亩”集聚区成为了创新赋能增量崛起、存量盘活产业升级的关键基地。

当工业互联网被提上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创新中心核心区将建设青岛市工业互联网集聚区视为接下来发展的一大重要定位。基于此,创新中心核心区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发展思路,以入选首批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为契机,立足区情和比较优势,定位建设青岛市工业互联网集聚区。

在今年,打造世界互联网之都成为青岛的城市战略,六个千亩分别从人工智能、大健康、数字科技、跨国公司总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手打造集聚区,无疑为青岛把握发展新风口提供了丰厚的创新科技产业资源储备。

7月31日,纺织谷院内举办青岛工业互联网会展中心暨人工智能国际客厅启动仪式,以此为契机,青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正在加速崛起。突破传统的人工智能展馆的策划和设计模式,将高科技的力量融入其中,这让会展中心承担着作为人工智能载体的创新型展厅既承担城市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也能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功能。

此外,产业互联网集聚区也将助力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签约浦东软件园、小型卫星应用研究院等项目,海尔大云谷等4个项目也在今年开工建设;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联合海尔卡奥斯,搭建橡胶大规模定制平台并上线发布,成立青岛市橡胶化工纺织新型产业示范基地;数字科技大道启动了全市首个M0用地项目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数字科创楼宇产业园开工建设。

显然,把握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创新科技产业,一座崭新的中国北方滨海科创城正在加速崛起,创新中心核心区正开拓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为主导产业生态的全新路径。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老城改革活力

自去年起,为了把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落地落实,市北区提出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提出要以改革促平台整合、以改革促体制顺畅、以改革促资金保障、以改革促配套提升,为高质量建设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坚实保障。

不管是聚焦邮轮港区更新改造这一关乎青岛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来看,还是纵观存量盘活方面构建“1412”发展格局,以及在增量崛起方面建设人工智能、大健康、数字科技等“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这些都成为吸引外来各类企业入驻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充分载体。

改革伴随着的营商环境的改善。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新中心核心区拥有主城最为完善的城市配套服务和基础支撑,城区环境大幅改善,易聚合人才、留住人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创新中心核心区站在打造青岛开放创新高地的角度上,希望引进外来的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赋能既有的存量资源整合、迭代,这需要不断升级自身的营商环境,进而推动各产业在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大格局中实现新的开放、新的赋能、新的发展,实现老城变革。

一直以来,创新中心核心区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区委“一号改革工程”,以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数据是创新中心核心区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2020上半年,通过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架构,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全区梳理10类29项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同时,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19条意见,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政策兑现力度,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 100%;

此外,还规划建设“港智谷”项目,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法治服务保障;以流程再造推进效率型政府建设,3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办”,314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

而结合“双招双引创”工作,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政策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在今年,制定打造了滨海科创城人才高地行动方案,实施创新中心核心区人才高地六大工程,做好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依托生物科创园、博士创业总部等平台, 引进国家特聘专家金积德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卓朗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团队。据统计,在成立区级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后,全区 35处创新产业载体在孵企业927家。

9月25日,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一周年企业家大会在市北区政府二楼会议中心举办。通过一年的成长,以强化平台思维、深化政企合作为抓手,创新中心核心区凭借扎实的发展实力,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为企业家植根核心区发展保驾护航,奋力趟出了一条老城区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据了解,未来,创新中心核心区将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市委“三化三型”要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牢牢把握党建引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外学新加坡,内学上海、深圳,不断完善服务举措、推进流程再造、深化改革创新,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

下一步,创新中心核心区还将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立“一企一员”对接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注册、税务、金融、人力资源、家政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一口受理、主线推进、多点接入、直观呈现、助力发展”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覆盖;推进场景创新应用,建立并定期更新场景开放清单,率先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关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加快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或创新模式在制造业、商业、金融、大健康、政务、安防等领域运用,打造应用场景IP矩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全区仍将把握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攻势,以此作为老城复兴之路的活力源,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步履不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