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引进超30家头部企业竞逐“新赛道”
“聚焦船舶管理、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等17个发展赛道,力争到2022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2%。”25日,记者从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一周年企业家大会上获悉,《关于实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的意见》《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涉及人才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发布。市北区以深化政企合作为抓手,未来重点产业赛道新引进头部企业3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行业6个以上,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为企业家植根核心区发展保驾护航。
新招引项目170个
撬动优质资源集聚
去年11月,一场市北区商协会暨企业家大会,让企业家们看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崭新形象。今年一周年会议现场,市北区发布了《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的意见》以及《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指导意见》,并由市北区委书记、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新竹做主旨演讲。
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一年来,为进一步释放北方和西部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创新中心核心区正以“双招双引”作为开放动能,加速布局全球化招商,进而越来越多大型项目得以在此落地。据悉,全区新招引项目1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注册资金100亿元的山东港口集团、注册资金50亿的中铁晋鲁豫区域总部等9个优质总部类项目落户市北。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响应国家战略成为老城复兴的开放源动力,立足港、产、城等独特优势资源禀赋,以开放创新引领老城区高质量发展。
到2022年重点产业赛道
新引进头部企业30家以上
市北区未来将继续锚定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定位,着力培育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聚焦船舶管理、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等17个发展赛道,力争到2022年,重点产业赛道新引进头部企业3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行业6个以上,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4个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2%,投资额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新航运领域,围绕邮轮研发设计、邮轮运营、邮轮船供、配套服务等环建领域的典型代表,总投资50.3亿元,占地面积212亩,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让临空经济区在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抢占先机,更是吸引了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入驻--国网芯片和云数总部项目,将建成中国北部芯片研发封测中心,打造山东省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在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还有一批高端大项目纷纷签约落户,其中有总投资155亿元的爱琴海航空购物公园奥特莱斯项目,总投资135亿元的上合服贸及联合国采购创新示范园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青岛航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北科建青岛生命科技城项目等等。
目前,临空经济区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产业发展渐入佳境,已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据悉,今年1~8月份,临空区周边区域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效,“三证”(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齐全的项目用地达到222宗,规划建设面积846.8万平方米,占到青岛市总规划建设面积的13.55%;已办理施工许可证的项目用地达到176宗,规划建设面积675.6万平方米,占到青岛市总规划建设面积的15.55%;累计已有新开工项目215个,投资总额达到1158.4亿元,正在加速集聚形成航空业、物流业、电力设备和机械加工三个千亿级产业链。
今年以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树牢“亩均论英雄”理念,坚持“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整合要素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打好“双招双引”攻坚战,集聚园区发展新动能,坚持“世界眼光、全球视野”,瞄准世界500强及关联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全力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足的优质项目,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航空工业、高科技制造、休闲会展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综合型空港经济,建设世界一流智慧航空城。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实行专班工作机制,聚焦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施工推进等关键环节,全员上阵、靠前服务,推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拉升产业层次和城市能级;严把准入关口,制定出台了临空产业项目入园标准和评价体系,为优质项目入园提供机制保障,既建设多层厂房,又深挖地下空间,全面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标准,努力把临空区打造成为节约集约发展的“样板区”。
“只争朝夕,决战临空,集中开工吹响了决战决胜四季节,开展邮轮全产业链招商,打造中国北方邮轮中心。新金融产业方面,抢抓供应链金融蓝海市场,发挥青啤集团、交运集团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撑作用,带动供应链融资平台、金融机构等关联主体集
聚发展。新贸易赛道上,联合海尔集团、青啤集团等本地供应链头部企业,打造中国北方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推动重点产业供应链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列。发力免税经济、拓展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支持企业打造以跨境贸易为主要功能的海外载体。
立足于打造胶州湾东岸老城区产业崛起的承载区、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核心载体和面向中国北方的滨海科创城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并围绕新材料、大健康、轨道交通等产业上持续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力争到2025年,建成支柱产业引领、特色优势明显、产业生态完整、配套设施齐全、经济贡献突出的生态型综合园区。
“一企一员”机制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创新中心核心区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以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记者获悉,2020上半年,市北区梳理10类29项重点任务,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19条意见,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政策兑现力度,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此外,还规划建设“港智谷”项目,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法治服务保障;3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办”,314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
未来,创新中心核心区将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建立对接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注册、税务、金融、人力资源、家政等一条龙服务,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覆盖;推进场景创新应用,建立并定期更新场景开放清单,率先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关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加快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或创新模式在制造业、商业、金融、大健康、政务、安防等领域运用,打造应用场景IP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