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多家省属企业陆续披露各自上半年财务数据。不难看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省属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出现明显波动,但其中仍不乏抗压前行的优秀企业。
山东重工净利润89.85亿元,蝉联“盈利王”
从净利润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省属企业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共有6家企业,分别是山东重工(89.85亿元)、中泰证券(14.10亿元)、山钢集团(13.70亿元)、华鲁集团(12.79亿元)、山东黄金(11.68亿元)、山东国投(10.37亿元)。净利润亏损最为严重的三家分别是齐鲁交通(-17.51亿元)、鲁商集团(-4.98亿元)、山东机场(-4.06亿元)。数据一向华丽的兖矿集团截至发稿时并未公布半年报净利润有关数据。
其中,山东重工以89.85亿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省内其它省属企业,蝉联“盈利王”。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重工蝉联“盈利王”的同时,营业收入也达到1489.03亿元,仅次于兖矿集团排在榜眼位置。去年同期,山东重工的营业收入排在山能、兖矿之后的第三位。
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与装备制造集团之一,山东重工旗下拥有潍柴动力、中国重汽、潍柴重机、山推股份、中通客车、亚星客车、德国凯傲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山东重工掌门人谭旭光曾公开表示:企业的合并绝非政府式的拉郎配,而是多家企业基于发挥产业的协同效应。如今看来,在省内省属企业合并重组的浪潮中,山东重工已然走在前列,为今后省属企业“合并同类项”提供了示范样本。
自2019年,中国重汽与山东重工完成重组后。山东重工便开启“刀刃向内”的改革工作:加快非主营业务退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启动二级单位改革、全面消灭亏损单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是山东重工保持动力的不竭源泉。
兖矿集团营收赶超山能两家联合重组开启“大能源”时代
从营收情况来看,上半年兖矿集团对山东能源完成“反杀”,以1508.10亿元的营业收入,夺得今年上半年省属企业的“营收状元”。山东能源的营收情况则被山东重工超越,滑至第三,净利润仅为8.34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76.86%,排在第7位。今年上半年,兖矿集团也成为省内唯一一家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的省属企业。反观,上半年营收情况排名后三位的省属企业分别是深圳东华(0.37亿元)、山东种业(1.34亿元)、山东产权(1.34亿元)。
若论山东省属企业的“三巨头”,除山东重工外,兖矿集团和山东能源当之无愧。多年来,山东省两家最大的能源企业齐头并进,亦敌亦友。这一局面终于在今年7月份迎来改变。
兖矿、山能这2家省内能源巨头的联合重组为国内煤炭行业的格局带来新变化。据数据统计,重组后的新山能煤炭年产量约2.91亿吨,将超越中煤集团,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煤企,也将是中国第三个年产量超2亿吨的煤企。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省属企业的必经之路。本次兖矿、山能的联合重组在巩固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的同时,新的山东能源集团也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三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此外,在今年上半年省属企业公布的半年报中,山科控股的数据也格外引人注目,营业收入增长780多倍达1.64亿元,净利润为-0.19亿元,增幅也有100多倍,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0万元,可谓大开大合。山科控股于2017年7月挂牌成立,其定位为打造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和科技特色基金投资平台,培育和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去年开始,山科控股把省科技资讯中心、济南九州富得香料两家公司收入囊中,去年下半年收购控股亿云信息,并投资多个项目以及多家公司股权,企业运作初见成效。
提升行业集中度省属企业加速重组步伐
相比去年,今年山东省属企业的数量明显减少,正在朝着规模化、集中化的方向前进。在7月份召开的山东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暨干部大会上,山能与兖矿、山东高速和齐鲁交通联合重组方案正式宣布,继在港口、机场、汽车等领域接连实施重组整合后,能源、高速板块也迎来融合。
此后,省国资委在济南召开部分省属一级企业整合工作部署会议,重组整合工作共涉及国泰租赁、上海齐鲁、深圳东华、齐鲁股权、山东盐业等5户企业。8月下旬,省属企业文化旅游、医养健康资产重组整合工作推进会议再次召开。会上,山东省国欣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国欣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
下半年,山东省属企业一系列合并重组的大动作吸引国内不少媒体关注。其实,放眼全国,山东省属企业的一系列动作并非开创之举。山东省属企业中涉及产业多是省内资产密集的领域,也是山东企业的优势项目。为消除省属企业间的无序及同质化竞争,向着做大规模做强做优的方向发展,“合并同类项”是极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联合重组,实现不同行业间省属企业总量规模的扩张,以此提高省属企业的行业话语权和综合竞争力,提升行业集中度,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构建起山东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山东重工的屡创新高、山东港口的初见成效以及新山东能源、新山东高速的规模效应都正以积极的方式探索着未来山东省属企业的新面貌。
在上述表格中,记者特意将山东财金、鲁信集团加粗表示是因为,这两家企业的实控人不再是省国资委,已经变更为山东省财政厅。其实,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上就曾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聚焦集中主业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企业横向合并、纵向联合和专业化重组,加快省属企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