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8月19日讯 (通讯员 魏爱鹏 孙雅慧 张雨蓝)8月19日上午11:30,随着装载着进口棉花的集装箱快速通过棉花智能鉴重系统,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士玉和黄岛海关关长张道虎共同启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进口棉花“集成查检”项目暨大宗商品快捷出区系统。
“‘集成查检’模式改变了以往棉花肩扛车推台秤衡重的原始方式,把区内棉花企业过去在港口查验平台和区内仓库2次开箱,用时2-3天的检疫、取样和逐包称重、复磅的查检过程,变为在查验平台使用鉴重系统进行整箱鉴重;并且,检疫和取样只进行1次开箱,全程耗时仅2-3小时,极大地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了过磅取样费用,压缩通关成本,减少了库内作业的安全隐患。”青岛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雨这样说,他提到的“集成查检”就是黄岛海关创新推出的集货物检疫、鉴重、取样一站式进行的进口棉花“集成查检”模式。
“青岛港每年的进口棉花量约占全国的60%,是全国最重要的棉花进口港。进口棉花涉及检疫、鉴重、复磅、取样检测、出证书等环节,如何创新监管模式,既能依法把关夯实监管,又能快速通关促进贸易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查检二处副处长徐月静说道。
针对进口棉花人工逐包过磅安全性差、成本高、耗时长,鉴重和取样环节监管效率低等影响进口棉花自由贸易的问题,黄岛海关主持研发了两套系统:可整箱鉴重的固定式棉花智能鉴重系统和满足逐包鉴重要求的移动式棉花智能鉴重系统。利用鉴重系统具备的高效性,实施进口棉花查验场地适度集中,实现将检疫、鉴重、取样环节集中在查验平台。同时与特殊监管区域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业务改革相结合,对进口棉花仓储企业列入分类监管改革试点,实现进口棉花贸易中集中采购分批付款多次提货的自由贸易方式。该模式实施后,进口棉花贸易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鉴重方式,平均每批棉花整体通关时效总体缩短75%以上,预计可为辖区进口棉花企业节省鉴重取样费、车辆待时费、分票报关费等费用500万元以上。
“‘集成查检’是创新的集成,是集保税物流管控、货物检验检疫、货物鉴重取样等多个环节实现‘一站式’完成的模式,其中鉴重系统是黄岛海关关员自行设计的。相信此项创新将为在青岛自贸片区内建设世界级棉花集散和交易中心提供重要助力。”黄岛海关副关长郄勇介绍。
给企业带来方便的还不止于此。青岛关区首票“大宗商品快捷出区”业务也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启动。青岛恒盛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通过“青岛海关特殊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申报一票201.6吨天然橡胶,该票货物由3辆车共循环运输7次出区。该系统将彻底解决困扰保税港区、西海岸综保区和招商物流园区内企业1年多的“一票多车”问题,今后大宗商品将不用集齐所有车辆就能出卡口,每辆车一次上道即可放行,而且企业可以使用少量车辆循环运输,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物流通畅,降低企业成本。这个系统的启用,将和去年以来黄岛海关创新推出的“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区港联动”等一起,真正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集成叠加,加上青岛港优良的区位、航线和港池优势,相信青岛自贸片区会吸引更多的新投资、新业态、新关注。
其实,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创建一年来,像今天这样改革创新的一幕幕正在青岛片区不断上演。自贸片区、海关、港口紧密合作,在青岛15个“攻势”中找方向,找定位,想法子,趟路子,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高水平开放的新路子。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继续紧密结合试点任务开展和重点领域突破,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世界工业互联网建设新机遇,聚焦聚力“一新三地”建设,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着力打造“航贸金”耦合发展的主阵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集聚地、新消费引领发展的策源地,切实把片区打造成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培育新动能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真正发挥片区对山东全省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