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4月22日讯(记者 丁淑华 通讯员 茹玫 姜辉)今年以来,市北区积极落实中央、省、市部署安排,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构筑“五个体系”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为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市北区构筑起“区级、部门、街道”三级工作推进体系,密切监测企业复工复产和运行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近期动向和发展难题,形成网格定向、划片联系的全覆盖、无缝隙对企服务格局,切实打通助企解困“最后一公里”。目前,市北区已与826家“四上”企业双向互联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
市北区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科负责人陈睿说:“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企业在第一时间拿到相关的经营资质,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比如从疫情发生以来,接到了100多家企业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的备案申请,就立刻审核相关材料,如果有相关不懂的问题,我们就电话沟通,给他们详细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企业减负、政策落实、金融支持、援企稳岗、政务服务等5个方面,市北区提出了20条精准支持政策,先后构筑起惠企政策指导体系、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和暖企物资保障体系。联系纺织谷、橡胶谷等四大园区,协商减免或延期缴纳房租、物业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联合大学与科研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引导企业抱团取暖、共享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市北区科技局工业运行科科员蔡堃介绍道,通过加强对中车四方所、 渤海科技、 华电等多个重点企业的预警监控和预警分析,帮助企业恢复原材料供应,产品包装配套,和运输等各方面的问题,助力企业尽快实现产能提升。
前不久,中国钢研创新研究院将海洋工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材料、高温合金材料、轻质合金材料等方面的优质技术与产业,带到青岛并落户市北,将建设世界级的综合材料创新平台,预计投产后能年产值可达30到50亿元。为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向新材料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市北区还构筑起完善的融资保障体系。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金,专门用于扶植新材料领域比例不低于40%的成长型和规模型企业,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