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号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一张老照片——怀念那些在胶州拍电影的日子

2020-04-18 13:05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分享到:

1977年春天,西安电影制片厂来胶县拍摄电影《丁龙镇》。这部电影是历史上首部在胶州拍摄的抗战电影,胶州秧歌也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当年应电影剧组之邀,县文化馆组织了百余人的秧歌队配合剧组拍摄。当时年仅18岁的本文作者汤淑敏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十三年后,让我们随着汤老师,再次感受重温老胶州人那段难忘的记忆......

一张老照片——怀念那些在胶州拍电影的日子   

后排左一是本文作者汤淑敏

闲暇时,翻阅老照片,突然发现了一张我们参加拍摄抗战电影《丁龙镇》部分胶县籍演员的合影。顿时尘封已久的往事历历在目,思绪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

1977年春,西安电影制片厂来胶县(现胶州市)拍摄电影《丁龙镇》。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抗战胜利后,胶东地区米河县丁龙镇的群众敲锣打鼓,女的扭秧歌,男的打棒槌,游街欢庆。文化部门从全县挑选了近百名文艺骨干表演这个场面,我也被选其中。

重修前的城隍庙

集中排练地点在老城隍庙(现已重修)大院里,当时是县文化馆的办公地点。我学大秧歌的启蒙老师是胡志蕴(山东省级胶州秧歌传承人)。演员们都很年轻,不知道大秧歌是咋回事。以前扭的是通俗秧歌,红绸系腰、双手握绸,挥动胳膊“舞四步”;现在学的大秧歌,右手握扇、左手持娟,婀娜多姿“扭三步”。胡老师要求我们,要注重碾、拧、伸、韧、扭,动作也要“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扭断腰”(这美妙的形态,被专家们在后来的挖掘和研讨中总结为:胶州秧歌的主要特点是“三弯九动十八态”)……  

 

传授胶州秧歌的胡志蕴老师

本文作者汤淑敏与胡志蕴老师合影  

白天,胡老师教女的秧歌,冷伟老师教男的棒槌,2位老师在各自的场地高喊着口令,不厌其烦地教大家。晚上,就请老艺人带着唢呐和锣鼓家什配乐练习。院子中央竖起高杆、拉上大灯泡,用粗绳子围起一个圆圈,演员在圈里扭,观众在圈外看。可谓观者云集,热闹非凡。排练场上,唢呐声声,锣鼓铿锵;少女们,俏丽容颜、柔媚乖哏、丝绸飘动、彩扇扬翻;帅哥们,血气方刚、舞动跳跃、棒槌翻滚、铿锵有力,赢得了观众和制片方的赞赏。我们很快进入角色,扭着秧歌参加了欢庆等大场面的拍摄。胶州秧歌,第一次被搬上了银幕。  

二排穿浅色衣服是本文作者汤淑敏

在坊子街小楼饭店的东边(现在的新华书店楼北面),拍摄了“欢庆胜利”的宏大场景。那是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商业街,全是店铺。制片方在街中间搭建了一座牌坊,游行的队伍穿越牌坊。胜利的人们扬眉吐气、幸福无比,扭着秧歌、踩着高跷载歌载舞,投降的日本鬼子脖子上挂着牌子,垂头丧气游街示众。   

由于表演到位,加之外形可人,我第一个被《丁龙镇》导演们选中。导演是男的大胖子叫魏荣,副导演女的叫罗真(她曾经导演过王熙凤主演的《桃花扇》。我被领到一个办公室里,服装师给了我件浅粉色戴小花的大襟褂子,一条绿色肥裤子,导演们左瞅右相,再通过摄像机看,嘴里说很好,我猜这可能就是试镜吧?拍完欢庆秧歌后,我和另外被选的3个女孩又跟随女主角5个多月,参与在胶县拍摄的丰收、晒场、盖房、开大会、阻截火车、打仗等所有外景。

那时觉得,能参加拍电影是了不起的事,外人羡慕,家人骄傲,本人自豪。18岁的我,在片中上穿一件大襟粉花褂,下着一条“缅裤腰”绿裤,脚蹬一双绿花布鞋,头梳一条大独辫子,扭起秧歌来好像一个小村姑,打起仗来就是一个女民兵。让我一直记忆犹新的是,扮演日本翻译官“易木”的演员及其夫人(扮演男主角的母亲)对我说的一句话:“胶县大嫚真水灵,扭的秧歌特好看。”他们两口子特喜欢我,经常给我吃从西安带来的糖和特产。他们和一些工作人员还主动提出到我家里玩,为我和家人拍照留念。七十年代家庭还没有相机,也没见过。他们用胶卷拍照后2天就洗出来,都是1寸的黑白照片,还给我1根36张照片的底片,那时我感觉很长、很神奇,就跟电影底片似的。 

 

后排右一是本文作者汤淑敏

在艾山公社(现洋河镇)后夼村一农民家中,拍摄了盖房上梁的镜头。男主角“大康”看到抗战胜利革命成功了,想盖房娶媳妇;女主角“梁红露”带领我们去她婆家,说服未婚夫去参军,同国民党继续战斗,革命不彻底胜利坚决不结婚,最终大康参加了八路军。   

在龙山公社(现九龙街道办事处)一个村子的大场院,拍摄了丰收的画面。庄稼地里,我们与八路军一起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手握镰刀收割谷子。在马路上,军民坐着驴车,唱着丰收的歌儿,运送粮食。在场院里,军民晒谷扬场,我给八路军送水、送饭,军民鱼水情,欢乐一家亲。   

在老火车站(现惠州路最北头)拍摄了同国民党打仗的激烈场面。我们脸颊涂抹上炭黑,手握长枪,每人发给几颗空炮壳(没有弹头,光打响),向敌人射击;地下到处燃烧着熊熊烈火,天空到处弥漫着滚滚黑烟;战斗胜利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被扔在地下,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火车站的屋顶上,日本翻译汉奸易木被我军击毙,那肥胖的身体,慢慢地倒在早已准备的沙袋上,因倒下的不逼真,导演一遍遍重拍,直到满意为止。  

左五(中间正面照)为本文作者汤淑敏

女主角梁红露(头戴花)身后者为本文作者汤淑敏

以前只看到演员风光的一面,其实他们也不容易啊!在拍摄过程中,没有太阳不能拍,演员们都躺在庄稼地里等啊等啊,云彩飘过太阳一出,导演马上大吼“开拍”,演员立即进入状态;被拍摄的主要演员面前,有2个灯光师各抱着一个挺大的银色反光板,太阳光打到反光板上,再反射到演员的脸上,这样光才强才亮。如今拍摄技术高了,拍电影不会再扛着反光板了吧?不会非得有太阳才能拍吧?  

每个演员都吃送来的盒饭,在片场或庄稼地里席地而坐与我们同吃同喝;早晨天不亮就得化妆,晚上很晚才收工。现在的主要演员片酬高,都有房车,可以上车休息。 

电影《丁龙镇》剧照

白天拍摄,晚上我们就和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工作人员们在老电影院(现在是维客商城)看样片,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电影是黑白的。拍完所有外景,他们又回西安拍摄内景。配音、剪辑、制作完成后,1978年,影片在全国公演;来胶州上映时,应广大观众要求还加演了几场;大约2003年,连续好几年的抗战纪念日,央视六台就播出《丁龙镇》,每次都有朋友打电话给我:“快看中央6台,你们的《丁龙镇》又演了”。市广电局的领导还给我刻了光盘,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个亲戚,去王府井逛商店时惊喜的发现了原版《丁龙镇》光盘,就立即买了,回胶州后专程送给我,这些光盘我至今保存。前些年网上没有的时候,还有朋友和单位来借我原版的看。  

记得有一天,在排练过程中,我与几个投缘的好姐妹商议,咱们照相留念吧?大家一呼即应。我们来到照相馆,身着演出服、脸上略施粉黛,每人洋溢着青春灿烂的笑容,留下了那张珍贵的合影。   

1977年秋,西安电影制片厂为汤淑敏在牌坊前拍照留念

片片花絮,美好回忆;点点滴滴,铭记心底。花絮点缀了我少女时代五彩缤纷的记忆。时光宛如白驹过隙,几十年倏然而过。纵然几十年岁月光阴流水般冲洗,也没让心间这段记忆底片丝毫逊色,她时时浮现脑际,更让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那时的刻苦和努力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我今天在“大秧歌”舞台上的进步与收获奠定了基础。我相信,这张老照片必将伴随着我走好今后的人生。

注:作者完成于2010年。

作者:汤淑敏,胶州人,现住市北区。胶州市审计局原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已退休),曾被山东省纪委、监察厅授予忠诚卫士称号,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青岛市“胶州秧歌研究会”理事,胶州市“胶州秧歌研究会”常务理事,”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汤淑敏多年来坚持写作,50余篇文章和诗歌被各级采用;酷爱舞蹈秧歌、柔力球与空竹艺术,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大赛均获得金奖或优秀表演奖;曾被授予全国十大健身达人、青岛市优秀文化志愿者、胶州市十大文化草根人物、胶州市中老年十大健身明星等称号。

‍作者:汤淑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