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
截至4月12号19时,
湖北累计治愈64281人。
这样的消息,让人振奋。
那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真的越来越近了……
然而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
根据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消息,
从除夕之夜开始,
全国已派出346支医疗队,
4.26万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没有人想过,这一去多久能回来,
或者能不能回来……
(图源:央视新闻)
如今,随着疫情逐渐散去,
那些在前线日夜奋战的白衣战士们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消息:
截至4月6号,
各省派出的医疗队已有近3万8千名医务人员从湖北撤回。
(图源:环球网)
医护人员拿到的登机牌上,
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白衣战士。
在外人的眼中,
回来的医护人员是英雄,是焦点。
可是又有多人注意到他们劫后余生的伤痕累累……
“战疫”结束了。
可是属于他们的噩梦也开始了……
02
有一位医护人员眼睁睁地看着一位30多岁的病人在自己手上死去。
他很自责,很内疚,
天天做噩梦,天天半夜哭醒……
(图源:梨视频)
有的医护人员打心理热线求助,
还没说几句,就开始嚎啕大哭。
没等情绪释放完,
就匆匆挂了电话,擦干眼泪继续工作。
(图源:安徽公共频道)
还有医护人员下班后不停反复洗手,
反复换衣服、反复往身上喷酒精。
或者一直担心防护服不严实,自己被感染。
……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身为逆行者的英勇,
却忘了他们身为普通人的脆弱。
很难想象,在前线的日子里,
医护人员都经历着怎样的生活。
他们要不停地接收病人
没有时间好好休息
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的放射科医师张锐,
在等候从老院区转运病人的间隙,
因为实在太累,
就坐在墙角的地上睡着了……
(图源:央视新闻)
他们面临着紧缺的医疗物资
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超负荷工作压力
看到同事因为物资缺乏,
连续5天不眠不休的医生郑先念对着电话咆哮:
”我们不想回家过年?
我们不想活?”
……
随后,他又继续投入治疗。
(图源:新京报)
他们眼睁睁看着病人失去生命
自己只能无能为力地自责
在武汉同济医院,
27岁的上海医生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
病人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
医生瞬间痛哭崩溃。
他说:病人身后可是一个家庭啊!
(图源:中国经济网)
他们身边的同事被病毒感染
自己只能无助地悲伤
武汉胸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采访时接到电话,
得知好友不幸被确诊感染病危,
胡明医生顿时泣不成声……
(图源:人民日报)
他们忙于照顾病人
却忽视了对家人的陪伴
一名援鄂医生的父亲在老家突发脑梗去世。
医生隔着手机屏幕长跪不起,
送父亲最后一程。
“孩不孝,没法送你,等战胜疫情回家看您。”
(图源:新京报)
这样的新闻,让人看着心痛。
白天,他们只能带着伤痛,假装坚强地救治患者。
等到暗夜来临时,才会默默舔舐伤口。
医护人员没有时间自愈,
因为死神从不会等人。
03
前线的医护人员虽然都是不平凡的英雄,
但他们也是最平凡的血肉之驱。
当这些事情在短时间内一股脑涌入的时候,
医护人员的心理防线很容易被击溃,
从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是一种当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异常强烈的情绪刺激后,(如体验死亡威胁、目睹他人死亡、躯体受伤害等)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疾病。
一旦得这个病,
整个人就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噩梦缠身、焦虑不安;
对周围亲近的人情绪麻木;
容易受到惊吓,脑中总是会浮现出一些创伤的画面。
严重者甚至会自杀。
(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女性患有PTSD的比例远远超出男性。
而在支援前线的医护人员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占了2/3。
她们和男人一样在前线拼命救人,
可是她们却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和痛苦。
有人被迫剃光了美丽的秀发。
剪掉头发虽然只需要几分钟,
可想让头发变长却要需要好几年。
(图源:网络)
还有人为了不让生理期影响工作,
选择吃药物来推迟生理期......
这些迫不得已的做法,
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图源:广西公共频道)
04
除了心理上的创伤,
疫情结束后,他们还要继续承受着身体上的风险。
最近,一名援鄂医护的去世,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她叫张静静。
(图源:健康时报)
3月底,她随队返回山东,进行14天的隔离。
隔离期内,她的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按照计划,4月5号就可以返回家了。
可就在当天早晨7点,她突发心脏骤停。
再也见不到5岁的孩子,
再也见不到还在非洲援建的丈夫……
而在生前,张静静有个心愿,
等丈夫回来后补照一张婚纱照……
未完成的心愿,变成了永远的遗憾。
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就突然心脏骤停呢?
在健康时报的采访中,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说: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静静同仁以往无心脏疾病史,也无新冠感染史(隔离期满,核酸检测三次阴性)。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静静同仁连续奋战抗疫一线身心已极度疲惫。”
张静静“暗夜里的一束光”熄灭了,有种心脏骤停跟“精神性”有关》)
可以推测,
张静静的意外去世可能和劳累过度有关。
(图源:人民网)
而这,仅是前线医护人员面临的风险之一。
3月底的时候,河南新增了一位本土患者,
后来,追踪发现了3例无症状感染者。
其中,有两位是参与当地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也是对人们的提醒。
对医护人员的关心,不能只在疫情发生的时候。
疫情后,也要关注并重视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
05
疫情发生以来,
无数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在前线。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医护人员见惯了生离死别,
可是,这场疫情又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拼命厮杀,
每天都被巨大的压力环绕。
(图源:中新网)
如今,疫情开始散去,
可是,医护人员隐藏的心理创伤却开始出现。
而且有人已经接近体力和心理的极限。
医护人员给了更多人生命,
不要再让他们伤痕累累地离开……
在中国青年报的采访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
给一线救援医护人员开出了5个自我解压的方法。
1)对工作进行自我梳理,尽可能“把控节奏”
2)自我接纳与肯定,建立合理的疫情影响预期
3)掌握身心放松技术,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心理调适
4)学会情绪表达,在现有环境中寻找“支持同伴”
5)主动联系,感受家人的鼓励与支持
中国青年报:《心理学家刘正奎给一线救援医护人员开出5个具体的自我解压“药方”》)
(图源:视觉中国)
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只希望疫情结束,对医护人员的关注请不要停止。
不要忘记他们在疫情中的坚强,
也不要忽视他们在疫情后的脆弱……
部分图片及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心理学家刘正奎给一线救援医护人员开出5个具体的自我解压“药方”》
健康时报:《张静静“暗夜里的一束光”熄灭了,有种心脏骤停跟“精神性”有关》
澎湃新闻:《如何抚平抗疫医护心理创伤?专家:多数可自愈,少数需干预》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新网、新京报、中国经济网、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