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4月8日4版
“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
有啥不满大胆说
部门想法去解决
上周来信、来电、留言热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
购车纠纷,监管能否更严格?殡葬祭奠,细节可否再加强?
上周(3月30日到4月5日),“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活动青岛日报全媒体线上征集平台和舆论监督电话(82863300、82933327)、邮箱(qdrbyljdb@163.com)共收到读者、网友来信、来电、留言近千条。其中,小区停车、宠物管理、购车纠纷、殡葬祭奠等问题成为读者、网民关注的焦点。
有关宠物管理的投诉近来也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犬吠问题、狗便问题、出门遛狗不拴绳等问题成为焦点。有市民反映,城阳区银盛泰德郡小区一住户家中饲养大型犬,犬吠扰民严重;市北区延吉路新兴体育馆院内有人饲养两只大型犬,经常不拴绳让其自行在外溜达。
小区停车难、管理差成为近期居民关注的热点。本周不少市民和网民反映了在小区停车方面遇到的麻烦事。其中停车位不够、停车管理混乱、停车收费问题等成为投诉的热点。有网民反映,市南区天山华庭、颐中高山、海信璞园等几个小区共用一条内部道路,道路较窄,车辆乱停乱放,造成拥堵严重;还有市民反映,李沧区越秀星汇蓝湾小区地上车位改为营利性停车位后,因收费太高居民难承受等。
近期有关购车方面的纠纷也不少,很多市民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一位市民反映,他在莱西市深圳路某二手车市场相中一辆私家车,车辆过户后,发现车辆改过颜色,但中间商却隐瞒了实情;还有市民反映,他在黑龙江中路一家车行购车时缴纳车保费7000余元,但开具的保单上只显示4000元保费等。
清明节前后,不少市民和网民反映了殡葬方面遇到的闹心事,包括殡葬祭奠扰民、殡葬补贴不到位等。有市民说,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有些居民家里办丧事,不仅吹喇叭,还带着功放音响绕着小区吹,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还有市民反映,黑龙江中路鑫江华府和山水嘉园小区之间的山上有很多坟头,清明前后有人上山祭奠,焚烧纸钱,扰民严重等。有市民建议,青岛市应全面排查位于山上的墓地,对于短时间内无法迁坟的,应该划出专门区域,安排人员值守劝导,并理清各部门责任,做到文明祭扫,安全祭扫。
回复率榜单
刊发市民留言192条 部门区市回应冷热不均
为了充分反映读者和网友心声、诉求,“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活动启动后,本报于3月12日至4月1日已连续推出4期来信来电留言特刊,从统计数据看,刊发的192条涉及10个方面,各部门和区市的回应冷热不均。
市民留言板
打造音乐之岛须更接“地气”
当下,青岛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时尚城,并提出要打造音乐之岛的美好愿景。这个思路很好,与城市的气质非常契合。相关部门在具体方案里提出了不少亮眼的举措,包括把青岛交响乐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品牌交响乐团、办好青岛音乐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乐器销售集散地等。建议再增加一些接“地气”的措施,比如可以吸引各地的乐队旅游旺季在青岛街头表演,或是策划“青岛人唱青岛歌”等活动,吸引普通市民参与,让音乐之岛的建设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亲民项目。
网友科科
尽快优化青岛西站周边交通规划
青岛西站开通后,在此停靠的列车越来越多,其交通地位日益凸显,但周边交通接驳仍然不够顺畅,无论是到开发区还是到胶州湾东岸城区,都很麻烦,极大地影响了车站的枢纽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对青岛西站周边的交通进行大规划、大调整。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公交车的作用,扩大公交车覆盖区域,增加发车密度,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地铁建设的际遇,规划前往青岛西站附近的线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不便。
网友低调
细化错时停车政策解决“停车难”
停车难问题一直是城市“痼疾”,有关部门想过不少解决方案,但成效并不显著。尤其在老城区,更是一“位”难求。目前,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执行,在上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保障内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将内部停车设施错时对外开放;杭州也积极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采取错时停车等方式向社会开放其所属的停车场(库),两个城市在这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青岛以前也推行过类似措施,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如今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停车难问题凸显,希望青岛能研究出更合适的政策,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为市民排忧解难。
市民崔先生
调整线路解决普吉新区“出行难”
普吉新区共有居民5911户,小学1个,幼儿园1个,商铺网点20多个,实际居民超过两万人。由于地形原因,居民公交出行非常不便,目前只有215和217路两个高度重合且路线偏僻的公交线路。早晚高峰时期,集中上下班的人群拥挤密密麻麻。希望公交部门能充分考虑小区实际情况,将4、209、222、214、412路环线增设普吉新区站。这些线路都是环形线路,增加普吉新区站,原有站点一个也不减少,对原线路居民没有任何影响,也不涉及公交车辆停车场的问题,却能极大地方便两万居民的出行。
市民朱先生
上周部门、区市整改进展
4月1日,“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见报后,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和市城市管理局迅速行动,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调研,督促整改。(详细报道见7版)
青岛日报2020年4月8日5版
限制标准不一、设施样式混乱、提醒标志不清……
限高限宽设施亟待统一管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
“市内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限高杆限制高度不统一,有的限制高度为1.9米,有的为2.1米,给车辆通行带来麻烦。”
“同是青银高速跨线桥,有的限高杆设置了限宽,有的则没有设置限宽。限高杆是否设置限宽应该有个标准来遵循,这样可有可无未免太随意。”
“城阳区一处频频引发交通事故的限高杆依然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还是被撞坏了就修,修好了再被撞。是否应该弄明白事故频发的原因,采取措施彻底解决限高杆多次被撞的问题?”
……
随着复工复产日渐深入,市民对出行的关注再度升温。多位读者、网友近日在青岛日报社全媒体平台留言或致电青岛日报舆论监督电话,反映公共道路出行遇到的困扰。其中,限高杆、限宽墩的设置和管理是市民吐槽焦点之一。
探访:
限高限宽标准不一
市民行车遭遇困扰
市民屡屡吐槽的限高杆、限宽墩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现场探访。
“崂山区科苑纬四路青银高速跨线桥路段在限高、限宽的同时,又在限宽的隔离墩上加装了限宽铁片,已经有多名私家车主路过此地时车辆被划伤。有的新手私家车主怕被限宽的铁片划伤车辆,不敢冒险通过此处,只能调头寻找新路线。”市民杨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
▲位于崂山区科苑纬四路青银高速跨线桥路段的限宽墩内侧加装了凸起的铁片,极易划伤过往车辆。
3月29日上午,记者在科苑纬四路青银高速跨线桥路段看到,两处限宽墩和限高杆分列在这处跨线桥的东西两端,每处各有四个通行口。悬挂的限高、限宽标志牌提醒着限制高度和限制宽度均为2.3米。每个限宽墩内侧(靠近通行车辆的一侧)又加装了凸起的限宽铁片,进一步挤压了本来就不宽裕的通行空间。路过的车辆行驶至限宽墩处均明显减速、谨慎通过。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一辆后车窗贴着“实习”标贴的私家车主在限宽墩前刹住了车,一位乘客从副驾驶位置下来,引导司机缓慢驾车通过。尾随其后的车辆显然有些着急,鸣笛催促。在跨线桥的另一端,这辆私家车再次以这样的人工引导方式通过了限宽墩。
“去年10月,这处跨线桥进行了封闭维修。整修后,限宽的铁片依然存在。而同为青银高速跨线桥的枣山路桥只设置了限高杆,并没有采取任何限宽措施。为了保证桥梁设施安全,对通行车辆进行限高、限宽无可厚非,但此处在限宽的基础上又加装铁片,极易导致车辆被划伤,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杨先生认为,限高杆和限宽墩等限制通行设施应该遵循统一科学的标准和样式规范,不应随意而为。
市民李先生也遇到了限高杆困扰。他驾驶的车辆是一辆越野车,车高近两米。从三个月前开始,他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市内高速公路收费站ETC通道限高杆限制高度不统一的问题,“同三、疏港等高速公路的收费站,ETC通道的限高杆限制高度为1.9米,而胶州湾高速、济青高速北线等收费站的ETC通道限高杆限制高度却是2.1米。现在不少大型越野车的车高已经达到1.9米以上,对于这部分车主而言,面临受限高杆限制无法顺利通过的尴尬局面。”
货车司机孙先生则因为一次限高杆导致的意外至今仍心有余悸。孙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驾驶货车往返于城阳和即墨,而位于城阳区的西流高架桥是他每次送货的必经之地。“这处高架桥设置的限高杆标注高度为2.85米,实际上由于经常被剐蹭,限高杆的高度已发生变化。我的车高度是2.8米,有一次送货去的时候顺利通过了这处限高杆,可当天下午回来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限高杆把车厢的一个角硬生生撞进去一块。”这次意外让孙先生每次经过这处限高杆都小心翼翼。“我看到有一次整个限高杆都被一辆车撞下来了。虽然每次事故发生后,被撞坏的限高杆都能被修好,但是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仍然难以得到保障。”
难点:
设置主体多元化
后续管理难跟上
《道路交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而实际上,一些限高杆的设置和管理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限高杆的设置主体多元化,管理主体也不统一。当前,由于道路属性不同,其管理主体有公路、市政以及林业、水利等部门,农村公路的管理主体在乡镇政府。道路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了限高杆设置主体多元化和设置标准差异化。同时,因路网变动频繁,部分县道、乡道升级为国道、省道,大量城市周边公路转化成市政道路。这些变化也改变了道路交通限高行驶条件,而后继管理未及时跟上,相应带来了限高杆等种种问题。另外,目前出台的法规大部分是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效力。有关部门因投入不足、认识不够,导致了限高杆设置和后续管理不到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限高杆管理主体混乱,交警部门对此感同身受。城阳区交警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弄清楚限高杆归属一直是他们工作中的难点。“每次发生车辆撞到限高杆的交通事故,我们都希望能联系限高杆所属的部门尽快前来维修,以恢复交通秩序。可有时辗转多个部门都找不到限高杆的主管单位。迫不得已,我们只好把问题反映给市政务热线,请他们帮忙联系有关部门来维修。”这位工作人员说。
“设置和管理主体混乱,是困扰限高杆治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设置在村级道路上的限高杆,管理起来更加复杂。”一位关注限高杆治理的业内人士表示,《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是不得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不得向通行车辆收费。而实际上,一些设置在村级道路上的限高杆在设置前根本没有经过必要的依法审批,在样式和限行高度上更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影响了消防、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
建议:
搭建统一治理平台
注入柔性执法手段
由于设置前的标准混乱和设置后的管理疏忽,部分限高、限宽设施已成为居民交通出行的梗阻和牵绊。如何规范其设置标准和后续管理,处理好限高、限宽要求与合理通行需求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无法回避、急需解决的问题。
▲李沧区公开悬挂市政设施维修码,搭建起全民参与市政管理的便捷平台。
去年,李沧区的一项探索或许对此有所启示。为方便市民对市政设施问题快速投诉,以达到快速处置的目的,该区推出了1376个“维修码”。具体做法是:给道路路名牌增设二维码,市民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即可网上报修,并通过系统了解公司派单、施工过程、完成维修等信息,搭建起一个全民参与市政管理的便捷平台。
市民方先生给青岛日报社全媒体平台留言认为,限高、限宽设施管理也可以尝试搭建统一的道路设施治理平台,确定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参与,实现便捷、高效的管理运行。比如,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于没有依法设置的限高、限宽设施进行整顿清理,为合法设置的设施安装专属二维码,从而实现“三快”,即报修地点快速定位、市民投诉快速传达、设施问题快速处置。如此,可逐步提高对限高、限宽设施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时清除因设施问题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
另有市民建议,管理部门应考虑利用科技手段达到人性化执法的目的。例如,是否可以考虑以弹性材料制作限高、限宽设施,以减少撞击给驾驶人和车辆带来的伤害,并配以撞杆高频警报,以加强对大车司机的提醒和警示。
记者点评
通行管理不能一限了之
设置限高杆、限宽墩等设施的目的,是提升道路和通行的安全性。这一手段本是安全出行的保护伞,却在现实中屡屡遭到诟病。
一方面,限高、限宽设施规范了交通运输行为,避免超标车辆对道路的损坏以及可能带来的危险。另一方面,限高、限宽设施存在设置和管理主体混乱,部分限高杆、限宽墩设置无法律法规依据,甚至影响卫生急救和消防车辆应急通行等问题。客观上,也给市民出行带来困扰和不便,因限高杆导致的伤人、伤车事故时有发生。
加强对这些设施的管理,需要从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提升管理手段等多方面入手,更需要换位思考,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而不是粗暴地一限了之。
青岛日报2020年4月8日6版
服务更“细致”管理更“精细”
宠物管理差强人意、小区停车难久治不愈、殡葬服务存在漏洞、购车环节纠纷不断……近日,市民在青岛日报社全媒体平台反映的问题让我们看到,在服务上,我们还可以更细致,在管理上,我们还需要更精细。
宠物管理一直是让居民揪心的老难题,据了解,为了解决宠物纠纷相关问题,一些小区专门设置了多处“爱心箱”,里面装有塑料袋等物品,方便宠物主人出门遛狗随时取用。而且每个“爱心箱”上,都温馨提示“出门拴狗绳,便便立刻清”,这个服务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很贴心,也极大地改善了整个小区的养犬环境。小举措,大效用,这是服务细致化的一个最好体现。
小区停车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停车难问题大多与小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相关。唯有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方能化解设施薄弱的“硬伤”。
此外,殡葬服务和购车纠纷,也都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在细致服务和精细管理方面的欠缺。如今“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通过这些“不满”,准确堵住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漏洞。相信只要在服务和管理上更细心、贴心、诚心,就能打造出让居民暖心、省心、舒心的美好和谐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部门回音
这些留言已回应问题解决进行中
青岛日报2020年4月8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