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号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500年风雨沧桑,话说李村巨变!

2020-03-25 08:28 作者:胡宝星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分享到:

明朝正统年间,也就是距今500多年前的一天,有一位叫李周的人带着一家大小从即墨那边过来,走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边,他发现这一带人烟稀少,但土地肥沃、水土滋润,尤其是大河的北岸更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停住了迁徙的脚步,在大河的岸边安下了家,全家人定居下来,那就是现如今李村河北村的雏形。

上世纪初的李村教堂
当时,那条大河的北岸边有一大片平坦的土地,但已经被另一个来自于云南的李氏家族给占上了,他们是明永乐年间从云南那边迁徙过来的,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村落,那就是现如今的曲戈庄,隔着现在的李村河北村有二里路之遥。
李周的家族起初也是从云南迁徙过来的,当时他们先是走到了即墨城的东流村。多年以后,李周带领一家人又从东流村往南走,来到大河的北岸扎下了根。转眼,500多年过去了,李周的后人们一直就住在这里,所以说,李周是李村的奠基人。
青岛地区的“土著人”有很多都是移民来的,在李沧区现有的52个行政村中,有29个村的先祖们都是从云南迁徙过来的,并且大多数移民是在明洪武年间或永乐年间由云南迁徙来的,也有明朝政府派来驻守沿海一带或屯垦的农户。
之所以明朝年间有那么多的迁徙运动,皆因当时明王朝的国情所致。当年,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由于战乱20余年,江山已是遍地疮痍,人烟稀少,到处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到处都是无人区,土地都荒芜了。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达到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把人口富足地区的人们往人口稀少地区迁移。
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棣继承了老爷子的移民政策,一波波的移民潮基本上把中国各地不平衡的人均分布给理顺好了。朱元璋和朱棣这爷儿俩其实并不是紧挨着的两任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朱元璋七个儿子当中最优秀的一个,但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让朱棣来继承。
朱元璋出身于农民家庭,他的家族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他觉得皇位就应该传给老大,于是就把大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谁料想,朱标还没有等到接父亲的班就死了。于是,朱元璋就立了朱标的大儿子为皇太子。但是这位大孙子也是短命鬼,也死掉了。无奈之下,朱元璋就把朱标的二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子。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任皇帝。朱棣心想:朱标是大哥,老头子让他接班我也没办法,可大哥死了,又给了他大儿子。大儿子又死了,老头子又给了老二朱允炆。朱棣这次是真的恼了。
要知道,朱棣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不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有着过人的胆识,而且他的人缘还特别好。同时,朱棣一直有个当皇帝的梦,可谓是野心勃勃。
四年后,朱棣发动了宫廷政变,把在皇位上只坐了四年的侄子朱允炆给推翻了,他就任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永乐年。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就是这位朱棣。
朱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治国有方,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他委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其国力达到鼎盛,史称永乐盛世。朱棣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著名人物,他一生轰轰烈烈,功绩显赫,但从古至今,争议也颇多。
明朝的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整个迁徙过程长达50年之久,仅仅大规模的官方移民就有18次,其中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涉及到1230多个姓氏。
话说李周一家人在大河的北岸定居下来之后,就在河北岸开荒种地,这一带的土质非常好,又紧挨着那条大河,所以他们在这片旱涝保收的肥沃土地上安居乐业了。因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水质又特别好,所以无论是在什么年代,李村的农业收成一般都说得过去。
李村人世世代代都是吃李村河的水,自打李周建村起500多年以来,村中居然没打过一眼吃水的井,即便是有些人家的菜园子打了水井,也不会去吃那井里的水,依然跑到河里去挑水吃,一直吃到了自来水年代。

上世纪初的李村民政署

随着李氏家族的繁衍与壮大,他们就按照自己的姓氏,将这个已经形成了的村落起名为“李村”,紧挨着村南边的那条白沙闪烁的河流就被称为“李村河”。当年那些移民立村时基本上都以姓氏冠名,随着村庄的成长,单姓家族往往吸纳了其他姓氏,并逐渐成为杂姓移民村庄,这样可以保持活力,有利于生息繁衍,但村名一般都延续使用下来。
500年过去了,当年李周创建的李村(河北村)已经是一个多姓氏的村庄,大小姓氏加起来有37个之多。李村现在有段、孙、修、安、尹、辛、王等多个家族聚集。李村的段姓,是康熙初年从崂山的段家埠迁来的。李村的孙家是200多年前从崂山南岸石老人村迁来的。李村的修家是从云南迁徙到即墨之后,又迁到李村河北并定居于此的。安家和尹家是上世纪初德国人侵占青岛的时候,强迁到东北庄村,又搬来河北村的一部分人。
话说明朝成化年间,也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时候,有一位姓刘的男子领着一家人从云南迁徙过来,他们没有在李村河的北岸安家,而是在河的南岸定居下来,因为南岸那边的土地也很肥沃,和北岸这边差不多,于是老刘一家就在李村河南岸定居下来了。


李村河两岸的河北村和河南村隔河相望,两个家族的人相互之间有了走动,来往得也挺密切,两岸的男女通婚,彼此成了亲戚,人口也繁衍得越来越多。因为只隔着一条河,河北村和河南村的人们来往又那么密切,所以周边的村子就把这两个村子统称为“李村”,再后来,为了区别这两个村子,就把河北岸叫“河北村”,河南岸叫“河南村”,从而也形成了现在的正式村名。
我之所以对河北村比较熟悉,是因为我二姨就住在河北村,我和二表哥从小关系就很好,所以我往二姨家跑得比较腿顺,有时候还会在二姨家住上一两天。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我经常跟着二表哥到李村河的河边玩耍。
李村河的夏天中午非常炎热,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会在岸边的树荫下面玩,或在地上坐着、或在地上躺着,阳光照在杨柳树的绿丝绦上,那柳丝绦葱葱茏茏,好像在我们头顶撑起了一把金光闪闪的遮阳伞,遮挡住了那炽热的阳光,我们感觉不是太热。
有时候,我们也会下到河里戏水玩,赤脚走在河水中,河水在双腿间川流不息,偶尔还有鱼儿在我们的腿缝里溜过,淌水走在河中,欣赏着李村河的两岸,两岸有永远看不厌的风景,不知疲倦的少年时代,我们的心总是快乐的。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看《小兵张嘎》那部电影时,演到张嘎子和胖墩在河边摔跤,我马上就把他们俩摔跤旁边的河岸杨柳树,还有那条宽宽的河,与李村河联系在了一起,我认定了这两条河应该是同一条河。一直到现在,每当看到那部电影的那些镜头时,我依然还是那种感觉,但真实的李村河比电影上的那条河宽了许多许多。

美军 1945年航拍照片,这张照片是自西向东拍摄的李村河河口。
李村河的源头在李沧区与城阳区、崂山区的交界处—崂山支脉石门山的山涧之中,入海处就是胶州湾,整条河全长20多公里,最宽处有300米,平时很少有流水,一旦遇雨山洪爆发的时候,李村河就会发怒,给两岸造成很大损失。
以前在李村河南村和河北村之间有一座石桥连接着,俗称“老桥”,该桥建于1901年。那个位置是李村河最古老的渡口,那桥曾经是一座小木桥,南来北往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过河,因为李村河经常有山洪经过,木桥经常被冲坏并随水漂走。
1897年,德国人侵占青岛。1898年,德国人在李村设置了区公所。德国人将其所谓“租借地”划分为市区和乡区两大部分,市区为“青岛区”,乡区为“李村区”,乡区的行政中心设在李村河北。

1914年,日德战争中的李村河

1914年,日德战争中的河南

1914年,日德战争中的东李
为了运输方便,德国人在李村河流域建造了大小桥梁包括涵洞8座,将连接河南和河北两村庄的那座木桥也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一座在当时来说是很坚固的石质漫水桥,长度是118米,宽度为3.8米、桥高为0.6米,并且还在桥身的南北两头各立了4根带有刻度的石柱子,用来观测水位的高低。但因为桥身太低,下暴雨的时候山洪过猛,有好几次都把这座石桥给冲毁。
1949年,饱受德国鬼子、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政府压迫的李村开始旧貌换新颜,李村河也焕发了青春。1959年,人民政府对连接河北和河南的石质漫水桥进行了改造,将桥身抬高到了1米的高度,大大缓解了两岸的交通和往来。但依然不解决问题,后来改建成了一座石桥,却因为那座石桥的桥身太低,每逢山洪下来时都会被河水淹没,南北两岸的交通只能中断。
到了改革开放前后,李村河上前后建起了两座桥,相隔距离只有几百米。这两座桥的建成,总算是彻底解决了李村河南北两岸的连接桥梁逢雨必淹的问题,也彻底缓解了每逢李村大集之时,来往于两岸的公交车以及其它车辆逢集必堵的问题。



上世纪初的李村集

李村的初步繁荣是从德国人占领青岛时期开始的,因为李村当时就属于青岛的城乡接合部,同时也是进出青岛的门户。历史的形成,既是偶然,也有必然的成分,李村也是如此,因为李村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从而成为商品集散地。
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就形成了李村的商业格局和氛围,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村大集的存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河北村的兴旺发展得益于李村大集,在河北村人民的心里,李村河、李村集、李村河北三位一体密不可分。河北村的老字号各有特色,都有着一套自己的生意经,但正正派派做人,老老实实做生意却是大家的共识,所以才使得李村大集越来越火,李村的名字也越来越响。


文史爱好者张冠英提供的老照片,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远处李村教堂的身影,顶端的钟楼也是曾经周边的标志性建筑物。

李村村前的李村河河面很宽,沙滩河套也很平坦,周边的几个村子的人们都喜欢汇集到李村村前的河套沙滩上摆个小摊之类的,进行一些民间的贸易交往。后来,逐渐就形成了固定的集市贸易,周边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们也纷纷在阴历二和七这两天,跑到李村的河滩上赶集,李村河渐渐成为方圆几十里地的百姓们交易生活必需品的场所。
明代后期,李村已经成为一个集市重镇。清朝末期,李村集已经具有繁荣一方并辐射百里的规模了。据1872年版的《即墨县志》记载,李村大集是当时即墨(青岛)地区的24个乡集之一。
民国时期,李村大集跻身于山东省4大集市之一。

八十年代的李村集
解放后,李村大集的发展更是一个年代超越一个年代,每逢阴历二、七的日子,每年72个集日,集上的营业摊位数以万计,四面八方赶集的人在此进行贸易交往,人数经常多达几十万。
因为李村大集主要是在河床上,每逢雨季的时候,大水有时候都会涌上岸来。上世纪90年代,政府对集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河南岸硬化了地面,设立了台式摊点,辟为海产品市。河北岸全线建设了2层楼房,部分摊点退河进室。
为固定摊点,李村大集改为全日市场,但每逢二七的大集却依然延续着,李村大集巨大的消费群带动了李村商业的迅速发展,甚至连韩国人都将生意做到了李村大集上。大集与李村众多的大型商场超市以及林林总总的商家店铺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主流消费群,使得李村成为青岛地区北部的最大商业中心。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李村大集已是青岛市区内一处独特的风景,李村大集的发展也是青岛商业发展历史的见证。2009年,李村大集被认定为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青岛三大经济圈之一的李村,李村大集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拥挤在狭窄河床上的李村大集已经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

在2016年6月28日晚18点的那一刻,李村河床上的李村大集正式“封集”,搬迁到重庆中路上,当然已经属于“退路进室”性质,大集去与青岛第二啤酒公司做邻居了。那个位置的交通很便利,好几条交通线路都路过这里,而且重庆路是进出青岛的交通大动脉之一。

昔日的李村大集所在地
但是,自从李村大集退路进室之后,大集的性质已经变了,变成了一个农贸市场。李村大集实际上已经成为青岛的一个历史名词,成为老青岛人永远的记忆了。那座在李村河道里延续了前后几百年历史的李村大集已经永远消失了,只给青岛的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1956年,李村农民加入高级社

其实,河北村自建村以来就地处李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当年崂山县的政府机关就设在李村,而河北村、河南村、南庄、东北庄、东兴村形成一个镇的时候,名字就叫李村镇,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在李村,这也为李村的崛起预备了条件。
改革开放之前,甚至在那之前,河北村就不是个穷村,在70年代初的时候,就建立了青岛电扇厂、青岛渔具厂、青岛灯具厂、龙海宾馆等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多次在全国评比中获得前五名的良好成绩。

李村河北村90年代盖的老房子
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时期,河北村成立了李沧区河北工商联合公司以及李沧区河北房地产开发公司然后是越发展越大,陆续开发建设了滨河路步行街、古镇路商业街、李村河北商城、河北大酒店(现改为紫晶大酒店)、崂东海珍品良种培育基地等。村集体、个私和民营企业的总经营收入(营业额)近二个亿。1982年,河北村成为崂山县第一个村办劳保退休村庄。
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区人民政府设在李村镇。
1999年12月16日,撤销李村镇,设立李村街道办事处,李村街道辖区:河北村、东北庄村、杨哥庄村、曲哥庄村、东兴村、新村等六个村子。
河北村占天时地利之便,村南的李村大集为村民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像梧桐树招来凤凰栖息般地吸引五湖四海的优秀经商人才,反过来又推动本地的经济再上一层楼。发达昌盛的经济条件又使河北村在青岛开埠之后,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现在,李村已经成为寸土寸金、商机遍地的“旺街”,人流密集,商厦林立,岛城十大商家中的利群、维客、北方国贸、苏宁、五星电器等专卖店都在那里落地生根,这里已经成为青岛的三大商圈之一。
李村的街头,永远是那样人潮汹涌,拥挤,嘈杂,充斥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再加上地铁2、3号线的开通,李村已经真正成为青岛市三大商业圈中人气最旺的一个,直接拉近了李村与青岛市市内各区以及周边地区的距离。

作为青岛市区北大门的李村,青岛的腾飞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繁荣的商业、旺盛的人气、淳朴厚道的民风民情、使得当年亦工亦农的河北村变成了高楼耸立、商贾如云、人流如织的生财宝地,此时的河北村,也就是李村,和周边那些当年的自然村已经没有了界限,全然融为了一体。
李村,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普通村庄,一个依然带着“村”字却已经脱胎换骨成大都市的“村镇”,还仍然延续着几百年来的老名字“李村”,这“土”得掉渣的村名在外地人听来很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青岛当地人尤其是老人们的心中,却像烙印一般的结实,已经没有改变的意义了。
作者 胡宝星
山东省散文家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国学学会常务理事企业家国学院副院长、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李沧区分会会长
乡土文学代表作:《青岛板桥坊的悠悠岁月》《青岛沧口街的变迁》《青岛人挖蛤蜊的往事回忆》《青岛够级半个世纪的兴衰》《命运多舛的沧口大庙》《沧口大庙一代奇人匡老道》《沧口海水浴场的往事回忆》《两兄弟的不同命运》等。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