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上新的岗位,感觉活不累,适应挺快的。老板和同事对我们都很热情。我觉得即墨的收入比我们那高很多,而且环境比我们那也好。”在青岛德泰线业有限公司,来自对口协作扶贫县贵州紫云的新员工舒显斌说。
2月26日下午4时,一架自贵州安顺起飞的包机,稳稳降落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包机里面24名紫云县的务工人员,被我区青岛德泰线业有限公司一下子“包圆”了,而这24名务工人员,是区人社局通过“点对点”模式,招聘的2020年第一批来自对口协作地区的员工。“受疫情影响,公司正缺人,这一批工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的人手不足问题。人社局真是企业的‘及时雨’!”德泰线业负责人邢德茂很兴奋。
疫情期间的劳务输入,防范措施必不可少,而这一切,早有当地政府和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在了前面,“所有来即人员,在出发前均提前隔离,并进行了严格的医学体检,由当地政府出具健康证明。可以说,到企业后无需隔离,可直接上岗。”青岛澳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文砍显得很自信。
为实现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也为解决受疫情影响企业缺工现象,即墨区人社局再出新招,将企业复工与对口扶贫工作同时开展,双管齐下,通过在两地设立的劳务协作工作站,主动对接我区企业和贵州当地,采取“点对点”的模式,将紫云县作为劳动力输出点,即墨区接受企业作为劳动力输入点,大力引进对口协作地区劳动力来即就业。
“我区在贵州紫云县、甘肃文县分别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对当地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由劳务工作站进行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派遣,直接输送到我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实现就业和脱贫的‘双赢’。”区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刘文谦介绍。
据悉,目前我区已对接好紫云县约150人的劳动力,计划分批次来即安置就业。第一批24人目前已走上工作岗位,其他批次的劳动者将根据输出点求职劳动力和我区市场需求情况及时配置到位。“点对点”的新模式,达成了两地的劳务输出输入。通过外出务工,促进贫困地区群众通过劳务协作增加收入,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