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一栋7层高的楼房在青岛市南区西广场落成。这是当年青岛的一件大事。9月27日举行楼房落成剪彩仪式,时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兼市长张敬焘亲临现场。乔迁新居的群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敲锣打鼓搬入新居。顺应民愿,有关部门将这片新家园取名“幸福楼”。此后,“幸福楼”另外6个楼座陆续建成,形成青岛首个居民高楼群小区。
曾经的“幸福楼”(张岩摄影)
2008年7月,为建设胶州湾海底隧道和青岛东西快速路,这片楼房被拆除。
“幸福楼”虽已不复存在,但它与楼房建设倡导者张敬焘的名字却深深铭记在青岛市民心中,写在美丽青岛的历史上。
1963年,我国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国民经济处于调整和恢复中。
在四川路一带有一片低矮、拥挤、杂乱的棚户区。这就是当时青岛有名的西广场,居住着近万人。西广场的前身是一片被称为“下马虎窝”的贫民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青岛的德国人开始筑铁路、建码头,即墨、平度、胶州、日照等地农民纷纷到青岛出卖劳力。他们在四川路东北段海滩上搭起窝棚、毡房居住,被称为“下马虎窝”。后来,贫民区发展到四川路西南段和团岛一带,窝棚、毡房逐渐被简陋木板房取代。农民劳工家属们靠捡卖煤炭、劈柴、废纸、碎铁等贴补生计,域内形成一处“破烂市”。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给这片贫民区取名西广场(意西部广场)。1940年代初,一场大火烧掉了贫民区。之后又逐步恢复起来,“破烂市”渐移至四川路、东平路、嘉祥路一带。解放初期西广场虽整修过,但基本面貌未变。居民们多在工厂、码头、商店、手工业合作社工作,也有拉板车、摆小摊的个体劳动者等。房屋多为木板、油毡结构,建筑密集,约有三分之一濒临倒塌。这么多人杂居一起,仅有两处大公厕和一个公共自来水龙头,入厕、接水都要排队。棚户区地势低洼,污水横流、脏乱不堪,下大雨房屋经常被淹,成为青岛有名的脏乱差和水火灾事故频发区域。当时曾流传这样的民谣:
“西广场,真奇巧,吃水要排队,屙屎要挨号”。
“幸福楼”建设工地
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的居民们。(张秉山拍摄于1964年)
为尽快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张敬焘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研究,决心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迅速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拆除西广场的棚户房,由政府筹资,先开建第一座7层高的居民住宅楼。 受自然灾害和严重经济困难影响,当时青岛市政府财力十分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张敬焘指示有关部门和单位克服困难,组织协调多方面力量推进拆迁改造工作。明确筹资工作由市财政局负责,楼房设计由建设局负责,施工建设由房管局工程处负责等。他号召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人员“勒紧腰带”,带头勤俭节约、压缩行政和公共事业开支,把节省出来的资金用于棚户区改造。在他的领导、带动下,有关领导和部门、单位迅速行动,许多人自觉让出住房安置拆迁户,动迁和施工建设等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要改善西广场全部居民居住条件的要求,设计人员对楼房进行精心设计。那时青岛的居民住宅楼大多为二三层,最高的也只有5层。而这片楼房设计为7层。根据地势的自然落差,1至4号楼从四川路上建一座桥直通楼房的3层,桥下为两层,桥上5层。 动迁改造启动后,广大干部群众想方设法帮助政府和施工单位分忧解难。那时棚户区改造既没有拆迁费也没有动迁房,大多数拆迁居民靠自主求亲告友解决临时居住问题,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搬迁完毕。为早日住进新楼房,许多居民主动与机关干部、有关人员一起参加义务劳动,承担起挖填土方、清除建筑垃圾等工作,为楼房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由于处处精打细算,大大降低了楼房成本,据工程设计人员回忆,第一座“幸福楼”平均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只有45元钱。
迁入“幸福楼”庆祝大会
1965年9月,首批居民搬入了新房。(张秉山摄影)
1965年9月,当时被誉为“岛城居民住宅第一高楼”的“幸福楼”4号楼落成。这座建筑总面积为5700平方米的住宅楼搬入280户居民。在周边成片“趴趴屋”的簇拥下,它显得高大而壮观。举行剪彩仪式时,除回迁居民外,很多其他市民也兴高采烈地参加。其中,有些家住水清沟、板桥坊一带的市民,不顾路途遥远,也特地赶到现场一睹“岛城居民住宅第一高楼”的风采。的确,当时青岛的居民住宅楼很少,能住进这样的新楼房是令人羡慕的!乔迁新居时,居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自发燃放起喜庆的鞭炮。《青岛日报》等媒体对居民喜迁“幸福楼”的消息争相宣传报道。人们为之奔走相告,这里迅即成为青岛一个“景观”,市民们纷纷前往参观,有些人还在楼前摄影留念。
“幸福楼”4号楼落成后,至1966年11月,2、3号楼相继竣工。
之后,1、5、6、7号楼也分别于1967、1968年建成。至此,西广场改造全部完成。7个楼座共住进1500多户居民,他们中不仅有回迁的居民,也有一些从外区域搬入的住房困难户。
居民们从破陋的棚户房搬入敞亮的新楼房,心情格外舒畅。
白天,每层楼的阳台走廊上都有许多晒太阳、看光景的人。7楼阳台上人最多,许多人把那里当成了“观景台”。夏季凉爽的夜晚,常有浪漫的青年男女倚着门边或扶靠着走廊护墙,仰望夜空,赏月观星。楼上有些西北向的房子,因窗户直面胶州湾而成为“海景房”。居民在家中就可以远眺青岛前海风光或鸟瞰后海的夕阳晚霞、波光船影。
当然,用现在眼光看,那时的住房改善只能算低水平的。“幸福楼”是“筒子楼”结构,每层都有一条长阳台走廊。楼内门牌不分楼层,从1楼一直排到7楼。1至4号楼为联体建筑,楼中面积最大的户型为23平方米,另外还有18平方米、10平方米的不等。5至7号楼是单体建筑,面积最小的户型为16平方米。楼房各层建有公厕,多家共用。尽管这样,从棚户房迁入新居的居民们还是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幸福。
伴随时光流逝,几十年后,“幸福楼”日渐衰旧。2008年7月,为建设胶州湾海底隧道接线工程和青岛东西快速路,有着43年楼龄的“幸福楼”被推倒,居民们被重新安置住进更为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房。乔迁“幸福楼”那些美好岁月,连同居民们甜美的笑容,已化作永恒而美好的记忆。其中,让大家特感珍惜的,是那份对楼房建设倡导者张敬焘的深切感激与缅怀之情。
拆迁前的“幸福楼”(张岩摄影)
张敬焘于1969年底离开青岛。1980年代初期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时,有一次他与工作人员一起到青岛检查工作。在人民会堂附近停车时,因时值盛夏旅游旺季难以找到车位,司机便将车停在停车场入口处路旁等待。此时,一位车场管理人员走过来要求车辆离开。虽经工作人员再三解释,管理人员还是执意让车离开。无奈,工作人员脱口说出“这可是张省长的车啊!”得知是张敬焘的用车,那位管理人员立刻满面笑容地说:“张省长的车可以停!”他还兴奋地告诉工作人员,张敬焘曾经在青岛当过市委书记兼市长,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家住的房子就是那时张书记想方设法给盖的。
2001年夏季张敬焘来青岛时,为表达对他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幸福楼”的一些老住户们特地前往拜访他,并邀请他去做客,与他一起合影留念。
本文编辑源自丁广斌《张敬焘与青岛的“幸福楼”建设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给我好看
你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