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号 > 正文

消失的童年记忆,难忘的“钢铃车”

2020-02-01 11:17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分享到:

现在的80后估计很少有见过钢铃车的,这车是老青岛一代人难忘的记忆。它可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因为它是用木板加轴承做成的,很多地方就叫“轴承木板车”,也有叫滑板车的,我们称轴承叫做“钢铃”,所以一直叫钢铃车,这也是那个时代很高级的自制玩具了。

那年代,马路上的汽车很少,还记得大大小小的钢铃车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构成了一道老青岛独特的风景线。

钢铃车是一种自制的运输工具,就是用四个碗口大小的中间带轮珠的轮子,上面钉上自制的木板,前面有个小绳子拉着,车子有一米见方,矮矮的,紧贴地面。那时常见人们用这种车去买煤,买柴火或者运送大件的物品。放上货物人在前面拉着,轮子摩擦地面吱吱响,轮子里面的钢珠转动铃铃响,因此人们就称它为钢铃车。

缘于青岛独特的“上坡下崖”的地理条件,“钢铃车”更是大小孩子们最爱的游戏。孩子坐在上面,到一个下坡从高到低往下滑,快的获胜。当时青岛的几大坡,大连路,江苏路,松江路的“U型路”都是最好玩的地方。

钢铃车,哗啦啦,咱青岛港上独一家, 
手当舵,脚当闸,下坡赛过那吧嗒吧。

普通钢铃车,轴承、重力作动力,脚做闸;升级版钢铃车,别上个棍子,为自带手闸。 

轴承,我们叫钢铃,钢铃车必不可少的材料,但没有点关系是搞不到的。

此处说的是普通钢铃车。 

孩子坐在钢铃车车面,靠重力下滑。钢铃车讲究快,窍门“别”,即在行进中挡住别人,左右自如。如若左右拐,需用手扶地导向,配合脚触地转向,到目的地,脚踩住地面停止,先到者为胜。 

当时台东的“礼拜集”,是“高手”切磋之地。逢集,市南、市北等各区的孩子抱着自己做的钢铃车来此“会一会”,看看谁的车好。 

但是也有漏洞。游戏惯性太大,脚做闸,“费鞋”。 

那时候孩子们都穿白胶鞋或是黄胶鞋,仔细着穿,一双鞋能穿好几个月。有时候补上几个补丁还能再穿些日子。但是钢铃车游戏模式一开,在大下坡上你追我赶、你挡我绕,一个月的功夫,一双鞋就“底透”了。在那个物资还不丰富的年代,孩子们常常是玩的时候爽翻天,回家后挨爹妈一顿打。 

计划经济年代,居家过日子离不开的物品,买粮、买煤、购买冬储大白菜等,钢铃车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多人都会用自制的钢铃车往家拉,或是邻里家互相借着用,那些没有钢铃车的人,看着钢铃车在路上颠簸着前行,听着钢铃车发出的那刺耳的响声,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

现在经常坐车,钢铃车的车辙已深深印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灵深处。那拉车与坐车的兴奋,回忆起来至今还那样鲜明。
留恋那逝去的虽清苦却快活的童年,耳边依旧响着那“沙沙”的“钢铃车”声……
本文部分编辑参考自青岛日报张晋《消失的青岛老游戏》等文章,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给我好看

你就好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