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两个宠儿。
一个坐落在市北区的新疆路上,一个坐落在市南区繁华的中山路闹市区,这两座商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中期在我们青岛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两个意义特别的商店在我国商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那个年代里简直就是一个购物天堂,只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与它无缘。
由于当年国家对外采取的特殊政策,虽说当时对内供应的商品市场物资和商品相对匮乏,但在对外供应方面为了彰显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繁荣,各种商品和生活必需品在这里是应有尽有且琳琅满目,不仅如此,价格还十分的优惠,这使得那些持有外汇兑券和侨汇的朋友深深的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位于新疆路12号的青岛友谊商店为青岛外轮供应公司下属,专门供应外宾和外国海员的商店,购物使用外汇券。
虽说后来因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和商品市场过渡转型期间,却是一个让人眼球出血的的地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冰箱是绝对的紧缺产品,在友谊商店里却一字排开。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年友谊商店里的装修很讲究。(魏善章摄)
在友谊商店最为红火的年代里,中山路上又开设了一家跟友谊商店相同性质的商店,名字叫侨汇商店。位于中山路54号的青岛侨汇商店同为青岛外轮供应公司所下属,是后来随着海外华人,台湾同胞回大陆的人多了起来而设立的,购物使用侨汇卷,它原址上后来竖起了西部商圈最大的百货商店——百盛。
市民在侨汇商店里围观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魏善章摄)
在当年贵州茅台还是部队军级单位领导宴请宾客时才允许有一瓶的情况下,在友谊商店和侨汇商店里只需要十二元外汇兑换券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一些高档的家电商品在内贸市场需要有相应的票证找人托关系才能得到,在那里你只要手持外汇兑换券和侨汇券,你可以随心所欲的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到后来随着个私经济的出现和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商品流通市场的渐渐丰富,友谊商店和侨汇商店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渐渐的淡忘,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侨汇商店在拆迁前的景象以及友谊商店在清盘时处理商品时的情形,因为那时收藏热在国内还没形成气候,许多当时在国内小有名气的画家的画作只需很低廉的价格就可以出让。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使我们摆脱了依靠票证度日的岁月,友谊商店和侨汇商店夕日的灿烂和耀眼也一去不复返了,它成了我们记忆力里的尘封往事,同时它也见证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商品供应的特殊里程。
侨汇商店随着青岛外轮供应公司的破产而倒闭,又随着中山路百盛商厦的建成已成历史,友谊商店倒闭后长期闲置后,随着海员俱乐部在新疆路高架快速路工程的建设中而消失。
上世纪80年代的友谊商店(逄淑才收藏)
由于工作单位的东移,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到西边走走看看了,也不知如今它们发展变化的如何,但我衷心的希望它们会变的更好更美丽。
我们常说:付出是为了更好的回报,我衷心的希望存在的比失去的更美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不因失去而遗憾,同时希望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使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没有遗憾。
本文由网友“xiantingxinbu”2006年11月9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本公众号重新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