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岛的不断发展建设,沧口路已经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记忆的街景再也看不到了,它们在我们脑中的影像也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你是否还记得这些老地方?这些老照片中的某一张,是否能够勾起你最难忘的回忆......
据民国十七年《胶澳志》第六卷“新旧路名对照表”记载:德占时期称沧口街。《胶澳商埠警察厅布告》第16号记载:1923年4月17日改称为沧口路,沿用至今。
沧口路是一条典型的老城区道路,路面窄,行道树也不是很整齐,路两侧是两至三层的居民楼。长约400米,西接中山路,东连李村路,沿途与李村路、易州路、济宁路、芝罘路、潍县路等相交。
沧口路的历史很丰富,沧口路上曾有一家影剧院,原在沧口路22号,是天津一个资本家开办的,与其在天津的影剧院同名,也叫"上平安"。以后改叫国泰电影院,也演过京剧,表演艺术家董芷苓曾在这里演出过。解放后叫大众影剧院、金光剧场,后拆除建为住宅楼。
沧口路是地方戏有“胶东之花”美誉的茂腔戏的发祥地。茂腔戏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难以统一认识,初期流传于高密、胶县等地。叫法上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肘鼓子、周姑子、冒轴棍、本肘鼓……,都是民间口语的记录。青岛建市后茂肘鼓进入青岛演出,据说最早在戏院演出是在沧口路上的宝兴里。
1948,茂肘鼓演员曾金凤、宿艳琴、李玉香、李兰香等均在青岛“盘凳子”,即露天演出,宿艳琴、曾金凤的天星班,开始时在聊城路郑国戏院附近。
1950年青岛市文联安排专人将茂腔艺人组织成了以宿艳琴、曾金凤为主的金光茂腔剧团和李玉香、李兰香为主的光明茂腔剧团,这时这种剧种正式叫做了“茂腔”。光明茂腔剧团在上海路原民言报礼堂演出,金光茂腔剧团在沧口路上原上平安影剧院演出,改叫金光剧场。以后茂腔曾晋京演出,中央领导人观看了茂腔,接见了演职人员。从宝兴里到金光剧场,茂腔完成了由农村小戏成为“茂腔”剧种的大发展。茂腔最盛时流行于山东、辽宁、苏北等地,有十几个专业剧团,现已列入我国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
1958年,金光茂腔剧团下放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现名青岛市茂腔剧团),原址作为青岛市京剧团排演场,后拆除建为住宅楼。
20世纪40年代,《学生周刊》杂志社、《文艺月刊》杂志社、《青岛晚报》社都曾在沧口路上。在近中山路一段,有一家书店叫“青年文艺杂志社”。当时,青岛有几十家书店,有的经营古籍,有的经营通俗作品,有的是国民党官方书店如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惟独这家书店专营新文学图书、杂志。当时,上海是出版中心,上海的进步文艺书刊很快就可以在这里买到,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读者。
沧口路是老青岛一条非常有特色的老路。沧口路值得留恋的是磐沿在这条路上的几条小路和大台阶,时隔多年,那些街景仍然存于老青岛的记忆中。
从沧口路通向市场三路的大窑沟台阶有三个大台阶,其中有两个大台阶是露天的,而位于易州路头上的大台阶却是从一栋三层居民楼的下方穿过,这种建在房子里的石阶路,是青岛一怪。当年它与波螺油子、观海二路,被称为岛城的“马路三怪”,在其他城市也很少见。一条快速路毁了“两怪”,仅剩终点又回到起点的观海二路了......
沧口路与市场三路之间的大楼梯,那个算命和看相的聚集地,这是岛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或许再过去多少年,仍然会在老青岛的茶余饭后中成为话题。
沧口路,这条老青岛熟知的老街,印证了城市发展的足迹。老城更新,城市需要发展,但我们应当记住它们曾经的模样。
-END-
内容综合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胡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