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也适用于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当前,山东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重大挑战,对山东而言,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过发展方式关、过经济结构关、过增长动力关“三关”。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牵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作为传统重工业大省,山东的化工、钢铁以及煤炭等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过“重”的产业结构,不仅让山东的能耗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也使得山东在新一轮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中负担尤重。让人振奋的是,山东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而设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省份。面对新的重大机遇,如何在这场除旧布新的改革中重新塑造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此,山东各地聚焦实体经济,在比学赶超中真干、苦干、实干,推动综合试验区建设“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这不仅彰显了齐鲁大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心和信心,也让山东各地涌现了出了众多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使新旧动能转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聚力“十强”产业培育,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对于山东而言,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中之重是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把培育壮大“十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改造提升化工等五大传统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山东正在进行的一场“双向发力”的生动实践。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这场生动实践也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谱写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鲜活样本。从以下几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三次产业结构由6.7∶45.3∶48.0调整为6.5∶44.0∶49.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43.9%……短短一年,山东的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加快成长,增加值分别增长5.5%、6.7%和6.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6%,“十强产业”优势产业集群,正在齐鲁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锤炼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带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向创新要动力,近年来山东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创新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制度创新方面,山东加快推进思想再解放、体制机制再变革、领导方式再创新、工作能力再提升、工作作风再转变。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山东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建立评价机制倒逼营商环境改善,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作为“双招双引”的合作重点,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和隐形冠军企业,密集出台多项人才政策……山东以新一轮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山东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过发展方式关、过经济结构关、过增长动力关“三关”,高质量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宽。(文/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