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是农业农村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是农业农村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青岛市农机中心立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聚焦工作重点,将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作为推进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胶州是青岛市马铃薯主产区,年总产量40万吨以上,是产值10亿元级的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产区胶西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 2019年,市农机中心在胶州马铃薯产区开展“三区”同建,创建绿色高质高效攻关区1000亩、示范区1万亩、辐射区10万亩,以示范区创建为支点,用绿色技术创新为杠杆,撬动全市马铃薯特色产业新发展。
解决品种结构单一问题
胶州马铃薯出口量占到青岛市出口总量的80%,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现马铃薯全年供应,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攻关区更加注重绿色技术引领,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试验与协同攻关。在胶西镇核心示范区,试验示范了早春设施栽培、春季平膜覆盖、秋季简化栽培等多种马铃薯新型种植模式,集成了以“新品种+黑白标准地膜+中拱棚+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无人机绿色防控+科学收获储藏+地膜回收”的一整套新技术模式,试验效果突出,技术引领作用大。 市农机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示范种植的新型加工型品种麦肯1号,具有产量高、薯形整齐的特点,适合大型机械作业,亩产超过4000公斤,减少了产品分级作业,劳动成本大大降低,成为继鲜食品种荷兰15之后又一个主导新品种,有效解决了长期种植品种结构单一问题。针对水肥精准使用问题,攻关区试验示范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针对植保作业费工费力问题,示范展示了规模化植保无人机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模式;为对比不同地膜对防草效果、地温变化、促进薯块膨大效果等影响,筛选出了黑白相间地膜覆盖技术,且通过改进收获机械,集成了“机械收获+地膜回收”同步进行作业模式,实现了地膜全回收、零污染;为适应不同茬口并保持马铃薯持续供应,集成示范了“马铃薯—玉米”、“马铃薯—大葱”、“马铃薯—大白菜”等新型轮作制度,引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增肥提高马铃薯商品性
在万亩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中,市农机中心引导50多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创建,通过新型有机肥、标准厚度黑白地膜、可降解地膜等应用补助,引导农户普遍采用新型种植技术,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马铃薯的商品性、节水栽培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规范使用地膜减少了面源污染等,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19年,示范区亩产达3622公斤,较全市春马铃薯平均单产增产462公斤,增产幅度达14.6%。马铃薯商品性有所提升,一级薯增加幅度约12%。 据介绍,通过示范区辐射区带动,整个马铃薯产业大面积采用示范区内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20万亩次,引导农民转变常规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种子、水资源的使用,提高水、肥、药利用效率,增加种植效益。今年,首次在马铃薯示范区开展了3.2万亩次植保无人机病害统防统治作业,有效地控制了气传性病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市农机中心还联合山东省马铃薯产业体系、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科院等相关专家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并在不同生产环节及时组织种植大户进行观摩培训,借助媒体宣传报道等形式,搞好种植技术服务、推广。
呈现专业化全产业链
为了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胶州市利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创建区”经营模式,发展订单种植6万亩,每年30万吨的产量,有近一半出口,出口量约占青岛马铃薯出口总量的80%。通过高质高效创建,今年收集展示马铃薯新品种28个,改变相对单一的荷兰系列鲜食型品种种植,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马铃薯种植户收入稳定;第二年试验种植的100亩加工型品种麦肯1号,与美国蓝维斯顿集团和加拿大麦肯集团签订订单种植,平均亩收益比传统荷兰系列品种高出近1000元,对发展订单种植,推动马铃薯加工产业升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胶州马铃薯产业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实现产量、质量、效益协同共进。“2019年,央视《第一时间》《财经新闻》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宣传推广青岛经验。”工作人员介绍,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不仅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了青岛乡村科技振兴样板,为各地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探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