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1月22日讯(记者 潘松君 通讯员 孙科强)“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这句话用来形容国正娟这个刚强坚毅的女人最合适不过了,生活给了她许多的坎坷,都被她踏实的双脚一一跋涉,生活道路上的荆棘,也都被她勤劳的双手尽数抹平。
国正娟的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她天生残疾又驼背,看上去十分矮小孱弱,而丈夫任学良也同样身有残疾,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家三口住在大泽山镇任王庄村,靠务农维持生计。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懂农业种植技术,全家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局促,维持生活已经十分困难。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没有一点希望。自家与同村乡亲们生活条件的差距、朋友亲戚投来的同情的目光都犹如石锤一般敲打在国正娟的心上,她想用自己的双臂分担起生活的重担,但是空有一腔蛮劲的她,苦无用武之地。
上天总是会特别眷顾那些踏实勤劳的人,2013年伊始,国家开始精准扶贫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国正娟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借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最终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自国正娟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进行帮扶以后,帮扶干部经常到家里走访,给国正娟一家人加油打气,和他们夫妻交心谈心,为一家人如何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任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刚响应大泽山镇政府“党支部+互联网+基地+品牌+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主动联系贫困户。本来眼睫毛包装盒子工厂工作人员可以顺便包装,王刚考虑到本户贫困户的情况,特地拿出本道工序,定期送到其家中,让他们做点这样轻的活,可以稍微有一点补贴收入。
眼睫毛加工生产在当地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国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民主动与市场接轨,纷纷放下锄头拿起线,从事眼睫毛的加工生产。大泽山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很早就成立了眼睫毛生产协会,在资金、技术、信息和购销等方面给生产加工户以重点扶持,并安排专人抓落实,28个村级协会直接参与管理、服务,使眼睫毛加工业迅速成为一个特色产业集群。
经过了解,眼睫毛加工虽然技术含量不大,但是需要心细的工人,国正娟本人也有意愿从事这一行业,大泽山镇农民绿色创业园为贫困户量身推出了一种全新定制的帮扶方式。“为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大泽山镇创新‘党支部+互联网+基地+品牌+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以‘党旗领航,众创扶贫’为抓手,打造精准扶贫基地——大泽山镇农民绿色创业园。”有劳动能力的,创业园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想创业的,创业园安排专人技术指导;无劳动能力的,联系爱心企业帮扶;像国正娟这样行动不便的,以“送苗到家、送半成品到家”的形式,加工完再统一回收,实现助力脱贫的目标。
勤劳的国正娟没有等、没有靠,积极响应了国家出台的扶贫政策,闲不住的她打算把眼睫毛加工事业做大,并带动身边的农村妇女,用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一大早,国正娟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折叠印有“睫毛”字样的包装盒。“叠一个2分钱,一天能叠五六百个,赚十来块,可以帮孩儿他爸添补些家用。”国正娟说道,“孩儿他爸身体条件也不好,偶尔也能去工地打打小零工,儿子刚刚初中毕业,现被平度技工学校录取,准备去学汽修专业。”说到这时国正娟的脸上洋溢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神情。因为这三口自家的不服输,这个不幸的家庭,正在一天天中走向正轨,发生着蜕变。
脱贫是紧迫任务,致富才是长期目标。国正娟自强不息,勤劳脱贫的事例给全村的懒汉们树立了榜样,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国正娟一家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叩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幸福生活不是靠埋怨得来的,它需要的是踏实的步伐和勤劳的双手,村民们纷纷效仿。